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功能指标 [ 心率( HR ) 、左室 射血分数( LVEF )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 ] 水平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患者( 20 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患者( 20 例)采用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1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P-R 间期、 Q-T 间期时间,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 HR 、LVEF 、LVEDD 、LVESD 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 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 P-R 间期、 Q-T 间期均显著长于治疗前,且 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 SBP 、DBP 、HR 、LVEDD 、LVESD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VEF 水平显著高 于治疗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 P<0.05 )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经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可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与心功能, 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有效促 进患者康复,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心脏病,心律失常,胺碘酮,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体内脂 质代谢出现异常,沉着在动脉内壁上,形成粥样脂类物 质,逐渐堆积形成斑块,斑块渐渐增多会造成动脉腔狭 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引发心律失常。冠心病 快速型心律失常为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心脏病 患者出现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和生活质量。利多卡因既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又是抗心 律失常药物,其可抑制钠通道,缩短动作电位时间,降 低心率,促进患者康复 [1-2]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其可对患者心脏钾、钙、钠离子通道进行抑制,减慢浦肯 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同时,其可改善窦房结自律性,通过 改变复极过程,延长用药者的动作电位时间,有效治疗心 律失常 [3]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冠 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功能指标 [ 心率(HR)、左室 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 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治疗前后 心电图指标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 失常患者 4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 例)中男、女患 者分别为 12、8 例;年龄 40~70 岁,平均(58.52±4.16 )岁;心室颤动 10 例,心室扑动 4 例,心动过速 3 例,单 纯室性期前收缩 2 例,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1 例。研究组 ( 20 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4、6 例;年龄 42~69 岁,平 均(59.05±5.17 )岁;心室颤动 10 例,心室扑动 6 例, 心动过速 2 例,单纯室性期前收缩 1 例,频发多源室性 早搏 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心血管内科 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者;经心 电图检查确诊为快速性心律失常者;患者有明显的胸闷、 气短症状;近期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其 他原因诱发的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 亢进者;易过敏体质等。高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已经审核批准此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晓后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急诊入院后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措施, 包括心电监护、吸氧、电击除颤等,同时给予调节血脂、 抗血栓、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治疗 [5] 。在上述治疗同时,对 照组患者实施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浦津林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41022244.规格: 5 mL ∶0.1 g)治疗, 取 20 mL 葡萄糖注射液溶于 50 mg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中,静脉注射, 1 次 /d。研究组患者实施盐酸胺碘酮注射 液(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5108.规格: 2 mL ∶ 150 mg)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 150 mg 盐 酸胺碘酮注射液,溶于 2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 脉注射,根据患者情况若效果不佳,每隔 30 min 追加 1 次 150 mg 胺碘酮,每天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1 200 mg。两 组患者均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参照《临床心血管 疾病诊疗学》[6] 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 临床症状消失,经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减少 90% 以上评 为显效;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改善,经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 减少 50%~89%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 比较无明显变化评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心电图指标与血压。治疗前后采用心电图机(上海光电 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ECG-2150)测定患者 P-R 间期、Q-T 间期、HR,采用血压计(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 份有限公司,型号:台式 YE680A)测定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水平。③心功能。LVEF、LVEDD、LVESD 水平,采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贝尔斯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LS-X3)检测。④不良反应。治 疗期间统计患者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发 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使 用 S-W 法检验计量资料(P-R 间期、Q-T 间期、SBP、DBP,HR、LVEDD、LVESD 水平)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证实 均服从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 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 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与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P-R 间期、Q-T 间期均显著长于治疗前,而 SBP、DBP 均显 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 P-R 间期、Q-T 间期较对照组显 著延长,SBP、DBP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HR、LVEDD、LVESD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 LVEF 水 平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 HR、LVEDD、LVESD 水平较 对照组显著降低,LVEF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 应(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冠心病指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甚至完全堵塞,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功能障碍,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心慌乏力等, 通常是 因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引 起,一旦室颤,会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利多卡因是目前 治疗各种心脏病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其可 抑制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通过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来 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临床目前该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但器质性 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欠佳,且易出现胃肠不适等 不良反应 [7]。
胺碘酮具有非竞争性的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能阻 断钠、钾、钙通道,减慢传导速度,还可以减慢室性心律 和房室旁路的传导,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维持有效 的心输出量,且胺碘酮可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改善心房 颤动与心室颤动, 从而降低心脏负荷 [8-9]。心电图可反映心 肌电生理活动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 P-R 间期代表心 房到心室的传导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 P-R 间期缩短就代表 心房到心室的兴奋传导速度较快,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 Q-T 间期是心室肌激动和恢复的时间,是心室肌电稳定性 的一个重要指标, 心室复极延迟会导致 Q-T 间期延长, 增 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10]。患者口服胺碘酮后, 可减慢心 肌传导纤维的电位传导速度,而电信号折返的激动现象逐 渐消失,改变了窦房结的自律性,且对动作电位峰值、静 息膜电位无明显影响 [11-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 治疗后 P-R 间期、 Q-T 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 SBP、 DBP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 高,表明与利多卡因比,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 可改善患者心电图指标,扩张冠状动脉周围血管,降低血 压水平,疗效显著。
胺碘酮的负性肌力较小,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 血,使心速、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减慢,进而改善心功能[13- 14]。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R、LVEDD、LVESD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LVE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眩晕、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总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胺碘酮治疗冠 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良好。
综上,经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可改善 患者心电图指标与心功能,升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促进 患者康复, 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量太少,且未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后期可增加样本量后进 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栩 .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8. 18(1):96-98.
[2] SEO J, SPALLA I, PORTEIRO VAZQUEZ D M, et al. Rhythm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lidocaine administration in four dog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J]. J Vet Emerg Crit Care, 2022. 32(1): 106- 112.
[3] 王胜利 . 院前急救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效果及安全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20. 20(24): 4126-4128.
[4] 崔莹 . 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M]. 南昌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 40-79.
[5] 阮英政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J]. 吉林医学 , 2021. 42(11): 2686-2688.
[6] 杨国良 . 临床心血管疾病诊疗学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 91- 110.
[7] 朱怀清 .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J]. 甘肃科技 , 2018. 34(10): 93-94.
[8] 何小君 , 罗贵全 . 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17. 25(9): 137- 139.
[9] LUO T, CHEN X, WANG D.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on the treatment of tachy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m J Transl Res, 2021. 13(5): 4987-4994.
[10] 靳飞鹏 , 高振华 , 孟银苔 , 等 . 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室性心律失 常患者心电变化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18. 18(10): 139- 140.
[11] ROBINSON D, HAND G, AUSMAN J, et al. Brugada pattern exposed with administration of amiodarone during emergent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 Am J Emerg Med, 2019. 37(2): 376.
[12] 王景晶 .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机制及急诊急救应用价值 : 评《抗心 律失常药物临床指南》 [J]. 中国医学装备 , 2020. 17(8): 220-221.
[13] 李敏 , 李虎 , 陈海为 , 等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对血 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8. 18(1): 130- 134.
[14] MCBRIDE M E, MARINO B S, WEBSTER G, et al. Amiodarone versus lidocaine for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 due to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 systematic review[J]. 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7. 18(2): 183- 1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