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化疗方案(顺铂+吉西他滨)+吉非替尼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RV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DLCO、MVV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气促乏力、骨髓抑制、咳血、腹泻、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同时可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调节,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顺铂,吉西他滨,肿瘤标志物,肺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表现。因此,多数患者往往一经确诊便已发展至癌症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临床中常用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为嘧啶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对多种实体瘤均有治疗效果,但使用时会导致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1];顺铂主要依靠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抑制,但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缺乏辨别能力,所以会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同时造成损伤,致使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患者耐受性下降[2]。因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内容。吉非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竞争性结合,阻断肿瘤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治疗效果显著[3]。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58~76岁,平均(65.24±5.52)岁;TNM分期[4]:Ⅲ、Ⅳ期分别为41、13例。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60~77岁,平均(66.51±5.36)岁;TNM分期:Ⅲ、Ⅳ期分别为39、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5]中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者;符合化疗治疗适应证者;近期未进行其他抗肿瘤治疗者;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无乙醇和药物依赖史者等。排除标准:伴其他肺部疾病(肺栓塞、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者;伴有呼吸衰竭、肝型脑病、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半年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每个疗程的第1~3天使用25 mg/m2顺铂注射液(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3,规格:6 mL∶30 mg)静脉滴注;第1、8天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04,规格:0.2 g/支)静脉滴注,1.0 g/m2,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25 g吉非替尼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65,规格:0.25 g/片]口服治疗,1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疗效。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6]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所有病灶消失,且持续时间≥4周;部分缓解:患者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且持续时间≥4周;稳定:患者的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或增加<20%,无新病灶产生;进展:患者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总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②肿瘤标志物。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以3 5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2000)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③肺功能指标。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Ⅰ)测定患者DLCO、MVV、RV水平。④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气促乏力、骨髓抑制、咳血、腹泻、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减少、气促乏力、骨髓抑制、咳血、腹泻、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本研究计量资料(CA125、SCCA、NSE、MVV、RV、DLCO水平)均经K-S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SCCA、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较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DLCO、MVV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RV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气促乏力、骨髓抑制、咳血、腹泻、吞咽困难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发生在肺泡上皮或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病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治愈率低、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病情进展至晚期阶段时,患者体内肿瘤病灶会出现转移,转移部位主要在脑、肝、骨、肾上腺,死亡率较高。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化疗方案,能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缩小肿瘤体积,控制病情进展,但由于该药物没有特异性,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使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不利于患者远期预后[7-8]。
吉非替尼作为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其阻断癌细胞的扩散情况主要依靠竞争性结合三磷酸腺苷,进而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物学信号的转导,同时可通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自身磷酸化进行抑制,使二聚体生成的效率降低,进而阻断新生肿瘤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的生长方式、转移途径进行破坏,推动肿瘤细胞的凋亡,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具有效果精准的特点,能够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避免对其他正常安全的细胞造成伤害,引起的不良反应少[9-10]。本研究中,相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水平显著降低,临床总控制率、DLCO、MVV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各项(血小板减少、气促乏力、骨髓抑制、咳血、腹泻、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将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究其原因,吉非替尼靶向精准治疗辅助顺铂、吉西他滨全身化疗能够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抑制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肺部损伤,改善肺部微循环,进而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11-12]。
在恶性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会有大量肿瘤标志物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是恶性肿瘤细胞转化过程的特点之一。因此通过评估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估。NSE是烯醇化酶的同工酶,在神经元与神经内分泌起源中浓度较高,其水平升高可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SCCA属于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正常组织和癌变的上皮细胞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水平变化能用于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CA125是一种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的糖蛋白抗原,当体腔上皮出现癌细胞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明显升高,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SCCA、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吉非替尼主要是通过直接杀伤癌细胞阻断细胞周期,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所介导的肿瘤细胞修复作用,可阻碍病灶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患者病情;同时吉非替尼还可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调动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加快细胞凋亡,干扰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提高治疗效果[15-16]。
综上,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助于肺功能的改善,同时可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调节,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兵,薛玉梅,柴爱军,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轻度低蛋白血症患者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21):2563-2565.
[2]FERRY D,BILLINGHAM L,JARRETT H,et al.Carboplatinversus two doses of cis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gemcit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Results from a british thoracic oncology group randomised phaseⅢtrial[J].Eur J Cancer,2017,83(3):302-312.
[3]田春艳,李馥郁,杨晋,等.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4):25-28.
[4]杨龙海,叶波,魏星,等.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修订稿解读[J].中国医刊,2016,51(9):22-25.
[5]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67-78.
[6]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4(2):85-90,111.
[7]赵卫刚,胡世莲,丁西平,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9):1508-1511.
[8]邵乐健,李翠东.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及糖类抗原125变化情况[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4):603-605.
[9]李洋,陈明伟,胡婷华,等.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9):1172-1174.
[10]孙岩萍,牛润桂,刘晓学,等.吉非替尼一线、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同位点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5):315-319.
[11]WANG J,HU P C,WANG Y,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gefitini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ts effect on the EGFR level in peripheral blood[J].J Buon,2017,22(6):1404-1409.
[12]刘园园,张学飞,冯刚玲,等.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Meta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2):121-127.
[13]潘鑫焱,李志民.吉非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2):274-276.
[14]谢占强,程可洛,余丽双,等.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6):889-892.
[15]YOSHIMURA N,KUDOH S,MITSUOKA S,et al.PhaseⅡstudy of a combination regimen of gefitinib and pemetrexed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harboring a sensitive EGFR mutation[J].Lung Cancer,2015,90(1):65-70.
[16]方利洲,刘凌,张剑青,等.吉非替尼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7、MMP-9表达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11):2909-29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