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3 15:0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涟水县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24 例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各 62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 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 1 、3 、5 d 疼痛情 况, 术前、术后 3 d 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 术前、术后 1 个月的肺功能指标, 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 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 )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与术后 1 d 比,术后 3 、5 d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用力肺活量( FVC )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 FEV1/FVC) 水平均显著降低, 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与术前比, 两组患者术后 3 d 血清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 球蛋白 M (IgM) 水平均显著降低, 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与术前比, 两组患者术后 3 d 血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磷酸氧化酶 2 ( NOX2 )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4 ( NOX4 )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0.05 )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与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采用单孔胸腔 镜手术治疗肺结节能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有效减少手术引起的疼痛感和氧化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减少对患者肺功能 的损伤。

  关键词: 肺结节,单孔胸腔镜手术,多孔胸腔镜手术,肺功能

  肺结节是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可致患者出现咳 嗽、乏力、发烧及咯血等症状,还可能致患者合并出现肺 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感染等疾病。临床上病情较轻的肺 结节患者多无需治疗可自行痊愈,但症状显著的肺结节患 者需采取激素类药物或手术治疗 [1] 。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 小、肺功能损伤小及切口美观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肺结 节的有效治疗手段,传统的胸腔镜手术为多孔操作,虽然 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胸手术,但因手术时需切开多个操 作孔和经多个肋间隙进入胸腔,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 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 [2] 。单孔胸腔镜手术未作副操作 孔,且不需要撑开肋骨,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减轻 对肺结节患者神经及胸壁背侧肌的损伤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现 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涟水县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24 例肺结节患者分为 两组,各 6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2 例,女性 30 例; 年龄 45~76 岁,平均(60.67±7.59 )岁;结节部位:右 叶 38 例,左叶 24 例;病理类型:良性 22 例,恶性 40 例;肺结节直径 1.00~2.40 cm ,平均( 1.78±0.27 ) cm 。试 验组患者中男性 37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5~75 岁,平 均( 59.89±7.36 )岁;结节部位:右叶 34 例,左叶 28 例;病理类型:良性 25 例,恶性 37 例;肺结节直径1.00~2.40 cm ,平均( 1.73±0.32 ) cm 。两组患者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符合《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 中的相 关标准者;临床有气促、胸痛、胸闷等症状者;依从性良 好,具备手术适应证者等。排除标准:伴有重要脏器功能 障碍者;有胸部手术史者;合并胸腔积液者等。本研究经 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侧卧位,全身麻醉,双腔 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多孔胸腔镜手 术治疗,以腋前线第四、五肋间作 2 cm 切口作主操作孔, 并选取腋后线、肩胛下线间第七、八肋间作一 1.5 cm 切 口为副操作孔,将胸腔镜从副操作孔置入,观察胸腔内结 构,探查病变部位,包括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由主操 作孔置入腔镜器械,选择性地行胸膜粘连分离,采用解剖 性肺段切除法,使用钉高 2.5 mm 的白色钉仓处理肺段动、 静脉,支气管使用钉高 3.5 mm 蓝色钉仓进行处理。闭合 靶段支气管后,对整个患肺进行低潮气量、低压力膨肺, 以确定切除平面,使用蓝钉仓切开后完整切除靶肺段,如 为恶性肿瘤者,取其病灶周围淋巴结,行快速冷冻病理检 查,对恶性肿瘤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冲洗胸腔后止 血,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并缝合切口。试验组患者行单操作 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仅作主操作孔进行观察胸腔内情况并 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切除具体操作方法同对照组。两 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引流 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于术后 1、3、5 d,使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5] 评估患者疼痛 情况,分值范围为 0~10 分,患者疼痛感与评分呈正相 关。③于术前、术后 1 个月,使用肺功能测试仪(北京 蝶禾谊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型号:Pivot Flow 300)检测 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计算第 1 秒用力呼气容 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 1/FVC )比值。④采集两 组患者术前、术后 3 d 的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转速 3 500 r/min,时间 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 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 M (IgM) 水平;并于术前、术后 3 d,采用 Westernblot 法检测血清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2 ( NOX2)与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4 ( NOX4)的 表达情况,以 β -actin 为内参照物,以其蛋白光密度值与 β-actin 条带光密度值的比值,作为其蛋白相对表达量。⑤ 统计并比较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肺不张、出血、肺部感染 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K-S 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两组患者手术时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与术后 1 d 比,术后 3、5 d 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两组患 者术后 1 个月 FEV1、FVC、MVV 水平及 FEV1/FVC 比值均 显著降低,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与 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3 d 血清 IgA、IgM 水平均显著降 低,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 3 d 血清 NOX2、NOX4 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 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分别为 2 例、3 例、1例,总发生 率为 9.68% ( 6/62 );试验组患者中发生肺不张 1 例、肺 部感染 1 例,总发生率为 3 .23% ( 2/62),两组患者术后 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03 , P>0.05 )。

  3 讨论

  肺结节为肺部的圆形、类圆形的结节, 影像学表现为密 度增高的阴影, 常侵犯肺门及淋巴结等, 且极易侵犯胸部。传统开胸手术的视野清晰, 且操作简单, 但手术对机体所产 生的创伤大, 术后易出现瘢痕, 并且术后疼痛明显;而多孔 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 且在获取组织病理时, 对胸壁 肌肉活动影响较小, 准确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判断, 从而 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6]。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术中只作主操作孔,能够减少术中 损伤,进一步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同时,因单 孔胸腔镜手术未作副操作孔,可减少对神经和胸壁背侧肌 的损伤,与多孔胸腔镜比较更具微创性,因此,单孔胸腔 镜手术患者所需恢复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 [7] 。本研究 中,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术后引 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 单孔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且安全性良 好。本研究还发现, 试验组患者术后 1、3、5 d 的 VAS 评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 胸腔镜手术所引起的术后疼痛感较轻。原因可能为,与多 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未作副操作孔,患者 术中出血量更少,氧化应激损伤更轻,疼痛感更弱;且单 孔胸腔镜手术不撑开肋骨,对患者造成的神经损伤更轻, 故术后神经痛风险更小 [8]。

\

 

  肺结节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时,部分肺组织 会被切除,其肺功能将受到影响,并造成呼气功能障碍。 FEV1 、FVC、MVV、FEV1/FVC 为评估肺功能的重要指 标,FEV1 水平降低表明机体通气功能存在障碍, 可与 FVC 水平结合来判断患者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的情况 [9] 。肺段 切除术操作的位置靠近肺门,在切除肺结节的同时会一并切除健康的肺组织,且肺结节患者年龄一般较大,心肺功 能储备较差,术后恢复影响较大,但单操作孔相对影响较 小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术前比, 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 FEV1 、FVC、MVV 水平及 FEV1/FVC 比值均显著降低, 但是试验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多孔胸腔镜手 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肺功能的损 伤。机体受到刺激后,会形成 IgA、IgM 等免疫球蛋白, 阻止细胞与病原体的结合 [11]。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病变 肺叶周围血管和肋间神经的损伤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从而抑制免疫细胞释放内啡肽,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对 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12] 。本研究中,术后 3 d 两组患 者血清 IgA、IgM 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但试验组较对 照组高,提示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可 有效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此外,手术创伤会导致 肺结节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机体内会过多 的产生活性氮和活性氧等高活性分子,NOX2、NOX4 为 常用氧化应激指标,两者水平升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加 重 [13]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 3 d 血 清 NOX2、NOX4 水平均显著降低,提示单孔胸腔镜手术 治疗肺结节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手术创 伤是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异常的主要原因,单孔胸腔镜手术 减少了对机体的损伤,对肺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 此可有效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14]。

  综上,与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采用单孔胸腔镜 手术治疗肺结节能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有效减少手术引 起的疼痛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减少对患者肺功 能的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赖海银 , 陈梦君 , 马骏 . 胸腔镜对周围肺结节诊断和恶性肺结节手术切除的价值 [J]. 实用癌症杂志 , 2016. 31(12): 1983- 1986.

  [2] 陈巍 , 李文涛 , 杨泽山 , 等 .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浙江医学 , 2016. 38(15): 1277- 1279.

  [3] 陆荣国 , 郑明峰 . 单操作孔与传统多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老年孤立肺结节的疗效比较 [J]. 河北医学 , 2019. 25(12): 1989- 1993.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 . 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15.38(4): 249-254.

  [5]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2): 273.

  [6] 黄国刚 , 沈学远 . 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疗效比较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16. 16(9): 1056- 1063.

  [7] 王柏霖 , 林吉兴 , 申磊磊 , 等 . 硬化剂定位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肺部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 39(5): 419-421.

  [8] 骆峰 , 王明松 , 陆善伟 , 等 . 单操作孔胸腔镜对高龄孤立性肺结节的疗效及对其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8. 24(23): 2090-2093.

  [9] 许博 , 陈献国 , 王叶萍 , 等 . 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多发结节切除手术 40 例病例研究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20. 18(11): 1842- 1844. 1965.

  [10] 朱金美 , 汪涛 .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疗效 [J]. 安徽 医学 , 2021. 42(7): 740-743.

  [11] 周胜年 , 马冬春 , 陈兵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小结节的恶性危 险因素分析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9.16(13): 91-94.

  [12] 廖明 , 何哲 , 徐恩五 , 等 . 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前定位技术的应用 价值 : 基于 54 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观察 [J]. 南方医科大学学 报 , 2020. 40(5): 718-722.

  [13] 张蔚曦 , 邹孔军 , 夏礼 .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高龄肺结节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22. 13(8): 1-4.

  [14] 陈宇 , 宁光耀 , 夏万里 , 等 . 单孔胸腔镜在治疗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8. 23(11): 2038-20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0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