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不寐之思路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29 15:3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不寐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亦多样。中医临床中以针灸、推拿、药物治疗为主,但大多都为单一方法治疗,而中医序贯疗法治疗 不寐是采用中医一体化治疗,即在寻找并消除病因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针灸、中医药辩证论治,三位一体的方案来治疗不寐。本文旨在探 索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不寐的理论依据、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推广临床。
关键词:不寐;中医序贯疗法;中医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王冰月,周晓卿.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不寐之思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58-259.

Thoughts on Sequenti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nsomnia

WANG Bing-yue1, ZHOU Xiao-qing2*

(l.Grade 2016 Master of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2.Depar^ment o^fEncephalopathy, Zhengzhou Hospit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Henan)

ABSTRACT: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s of insomnia are complex and varied.Acupuncture, massage and drug treatment are the main methods in TCM clinic, but most of them are treated by single method.Sequential Therapy of TCM for Insomnia is the Integrated Therapy of TCM.That is to say, on the basis of finding and eliminating the causes of insomnia, we adopt the Trinity scheme of acupoint massa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insomni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scientificalness and operability of sequential therapy of TCM for insomnia, to standardize and standardize it, so as to promot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Insomnia; TCM sequential therapy; TCM treatment
 
0引言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 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酐,时寐时 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 活、学习和健康⑴。西医学称之为失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失眠率高达10%-20%,涉及范围较广⑵。且随着生活节奏 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医疗成本 增加。长期失眠可导致身心疾病如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 压,内分泌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甚至增加死亡几率及癌症的发 生,其给患者和家属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医学认为,不寐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 失调,亦可因素体阴虚,房劳过度,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主 要病机是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不安,神不守 舍。而从西医学来说,则包括年龄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药物因素,家族遗传以及内外部环境刺激等多方面因 素构成。失眠的因素复杂多样,西医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有苯 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色素类药物及抗抑郁类 药物等,其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长期服用,效果欠佳。 目前中医治疗不寐,方法多样,以针灸、推拿、药物治疗为主,但 多采用单一治疗方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不寐是从中医一体化诊疗模式出发,通过 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思想指导,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治疗不寐的方案,即在寻找并消除导致 不寐的病因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针灸和中医药辩证论治结 合,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探索中医序贯疗法治疗不 寐的理论依据、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推 广临床。
\

 
1寻找并消除病因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失调, 久病或年迈体虚均可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发为不寐,故在其治 疗之前应消除其病因,进行睡眠健康教育。《素问•逆调论》记载 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谓饮食失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 胃受损,胃失和降,均可致不寐。《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 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可见劳逸失调,情志失常亦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为不寐病证。《黄帝内经》中提出“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节饮食,畅情 志,劳逸结合之重要性,同时要规律生活,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 起床的习惯,故治疗不寐首先应寻找并消除其病因。

2中医治疗

2.1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经络穴位做规范且有 节律的按摩,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研究表明,失眠生 理机制主要为躯体、情绪和认知性的过度唤醒导致大脑皮质的 过度唤醒现象⑶,穴位按摩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体表触觉 压力感受器,产生不同的电位转换,作用于中枢系统,抑制大脑 皮质,调节使消除紧张焦虑,产生镇静作用⑷。本方案首先是指 导患者通过穴位按摩印堂穴、内关穴、安眠穴等穴位以达到宁心 安神之作用。每次每穴1-2分钟,早晚各一次,按压时指腹用力, 以患者局部感觉酸、麻、重、胀为度。其中印堂穴能够推动头部 气血运行,使得心肾通调,髓海充盈,恢复元神功能,还可以沟通 十二经脉之气,使得阴平阳秘,气机畅达。安眠穴为治疗失眠的 验穴,可安通心神,镇静安眠。内关穴系手厥阴心包经所属,又 为心经别络,主治神志病,可调整脏腑功能,安神定志。实施穴 位按摩手法,可以使失眠得以缓解,是辅助治疗不寐的一种安全 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2.2针灸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使机体 回归“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针 灸治疗不寐效果显著,能很好的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方案是通过电针风池穴,针刺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 穴位来治疗不寐之证。彭冬青[5]认为,阳气盛满,阳跷脉盛,阴阳 失交是失眠的根本原因,故取阳跷脉连通脑的主穴风池穴,加电 针微刺激,使阴阳相交,卫气入于阴则阴跷盛,司正常休眠目闭而 欲睡。针刺穴位中,百会为诸阳之会,属于督脉,督脉“总督诸阳 入属于脑”,可调补中气,健脑安神,善治神志诸病。安眠穴是经 外奇穴,位于耳后翳风与风池穴之间中点,能够沟通阴跷、阳跷脉 经气运行,具有宁心安神、镇静催眠之效[6]。内关、神门、三阴交 亦是治疗不寐之要穴,付春爱[7]等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失眠 中认为,内关为厥阴心包络穴,属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有养心 安神、疏通气血之功,能安神定志治疗心神疾病,而神门为心经 原穴,可镇静安神,与内关联用,原络配穴,可调心之气血,血气 充盛则神有所依,三阴交系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具有补肝肾、健心脾之功效。诸穴合用,可达阴阳相合、心神相安之功。

2.3中医药辩证论治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脏腑功能失调。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 其病性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 安所致;虚症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 起心神失宁所致。对于实证治当清肝泻火,清化痰热,佐以宁心 安神之法,虚证治当补益心脾,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益气镇惊, 佐以养心安神之法。而本方案注重从肝论治。从脏腑阴阳论, 寐本阴,肝为阴脏,因肝之失调所致失眠须治肝,即补阴,心为阳 脏,治肝补心,阳中求阴,泉源不竭,故肝心同治⑻。而证型以肝 火扰心,肝郁血虚居多。其中肝火扰心证,因肝为刚脏,内寄相 火,其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现在人们的社 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内外相和,升发太过,肝火上炎,或 为肝气疏泄不及,郁久化火,扰动心神发为不寐。而肝郁血虚证, 在《灵枢》中早有记载:“肝藏血,血舍魂”及“随神往来者谓之 魂”,明确指出肝所藏之血为魂之所居,且魂与神二者有密切联 系。心主神明藏神,肝藏血舍魂,魂随神往,昼随神游于目而动, 夜魂归于肝而静,心境平和,神魂安宁而能寐⑼。若思虑过度,暗 耗阴血,或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生成不足,导致 肝血不足,使肝藏血功能失常,魂不归肝,则出现不寐。对于以 上两种证型的治疗,肝火扰心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郁血虚证 多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

       不寐之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亦多样,但大多都以单一方 法治疗为主,而本方案是采用中医一体化治疗方法,在消除病因 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针灸、中医药辩证论治,三位一体的序 贯疗法来治疗不寐。其中穴位按摩是方便、有效且绿色环保的 一种辅助治疗不寐的方法,而针灸治疗临床中多以病取穴,故加 用中医药辩证论治,使二者相辅相成。且有研究表明,连续长时 间的针刺会使针刺效应降低,而针药联合治疗失眠,较单一方法 治疗失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既能提高近期疗效,亦能提高远期 疗效,且副作用不明显,临床切实可行[10]o通过采用中医序贯疗 法治疗不寐,使不寐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节约成本,提高患者 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此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 值得深入研究使其规范标准化,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金实,李明富,等.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7 :146-147.
[2] Jihui Zhang.失眠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挑战[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一届 青年学术论坛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睡眠研究会,2013.
[3] 陈贵海.失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志,2017,45(8):1-6,125.
[4] 曲润波,马淑丽,杨莉霞.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J].山西 中医学院学报,2019,20(1):73-75.
[5] 彭冬青,董玉喜,王秋红.电针风池穴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 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2(6):1492-1493.
[6] 杜小娜,熊佐玲.安眠穴施用傍针刺法治疗失眠症36例J].中国中医 药科技,2014,21(2):228.
[7] 付春爱,钱成霞,高莉.“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失眠(不寐)89例临床观 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11):46-48.
[8] 达婷,刘智美,丁欢阳,等.刘国安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失眠验案举隅J]. 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84-85.
[9] 张兰坤,过伟峰,盛蕾,等.基于肝藏血舍魂理论探讨从肝论治失眠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519-4521.
[10] 赵小明,张健,张琪.针药联合对虚劳失眠大鼠血象及下丘脑递质的 影响 J].中成药,2013,35(10):2262-22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