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并配合针对性护理的疗效。方法对收治住院的12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 者采用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外敷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 显著的改善,McGill量表显示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中医疗效评定显示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显效55.83%,有效36.67%,无效7.50%; 同时,通过针对性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患者角色得到淡化,更加有利于患 者的康复,使患者能够正常参加日常的学习工作。结论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显 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颈椎牵引;三色散;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刘宝华.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313-314.
0引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 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 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 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⑴。其主要表现症状为颈 部、肩部疼痛,头枕部或上肢痉挛,严重者可导致四肢瘫痪等⑵。 颈椎病的护理关系到疾病治疗的预后,正确的认识和实施护理 干预对颈椎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颈椎病的治 疗护理过程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本文 采用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⑶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并配合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来自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住我科的 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3例,占69.17%,女性患者37例,占 30.83%,年龄范围25-74岁,平均年龄54.3±11.6岁,病程3-12 年。患者均经CT或MRI诊断确诊,并且中医诊断分型为气滞血 瘀型,符合纳入标准,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⑷:通过X射线诊断,颈 椎曲度有所变化、形成颈椎骨赘,钩椎关节出现骨质增生,椎间 隙变狭窄。中医诊断标准⑸:患者偶然出现肢体麻木、脉弦或涩 等症状;出现颈部疼痛,兼有上肢、肩背部刺痛,局部位置疼痛较 为剧烈,颈部后仰时则疼痛加剧。
1.1.2纳入标准
①年龄18至75周岁;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 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沪
5]关于气滞血瘀型的分型标准;④不存在严 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性病变;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哺乳妊娠期的妇女;③凝血功能低 下者;④存在严重肝肾功能紊乱及精神病患者;⑤对药物过敏者; ⑥依从性较差患者。
1.2方法
1.2.1颈椎牵引治疗
牵引仪采用日本产PH-T5021型坐位牵引仪。牵引前评估 患者的病情、疼痛评分、年龄、体重、病变节段、X线检查等,选 择合适的牵引角度、重量、方式、时间,做好治疗前的各项器械准 备工作,同时做好解释,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配合治疗。一般 病变位于颈上段(颈2-3)时牵引角度为后伸5
。-10
。,中段(颈 4-5)时为0
。,下段(颈5-6)时为前屈5
。-10
。,(颈6-7)时为前 屈15
。。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5,但要注意身体差异及 颈肌发育程度不同,牵引力因人而异,从小重量开始,逐渐加大 重量,直到患者感到症状减轻或感舒适为止。牵引方式一般选 用间歇牵引I,因间歇牵引除有持续牵引的作用,更有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和改善血液循环,牵引时间为20分钟。
1.2.2三色散外敷治疗[6]
三色散敷药由我院制剂部提供,该药物研成粉按比例混合均 匀并用饴糖调和成糊状。主要由蔓荆子、秦艽、羌活、川芎、木瓜、 紫荆皮、丹参、片姜黄、天花粉、川牛膝、当归、赤芍、白芷、人参、 黄芪等药物组成,将药剂研磨成粉按比例并用饴糖调和成糊状, 然后采用30cm方形大小的双层棉纸对疼痛处进行敷贴,敷贴时 间10-12h,每天更换,1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效果。
1.3护理方法
1.3.1日常生活指导
①选择合适的枕头,睡眠时枕头高度为10-15cm,颈部应在 枕头上而不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侧卧者,枕头与肩同高, 忌高枕或不用枕头。②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躺着看书,避 免颈部剧烈运动以及长时间伏案工作。③注意颈部保暖,夏季 避免风扇空调直吹颈部。④预防感冒,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⑤指导患者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
1.3.2牵引治疗护理
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头晕、心慌、 恶心等不适,立即停止牵引I,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可用棉垫 或小毛巾保护牵引中受压部位的皮肤,以缓解压力和不适。牵 引完毕,慢慢解除颈椎牵引带,嘱患者静坐观察1-2分钟。
1.3.3三色散外敷护理
讲解敷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询问患者是否对药物过 敏,敷药前先复温,并清洁敷贴部位;敷药后,用纱布或者绷带妥 善固定,在不能脱落的情况下,注重患者的舒适度。
1.3.4心理护理
颈椎病患者病程长,易反复,甚者日常生活受限制,患者容 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经常深入病房,耐心向患者解释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可消除其紧张、焦虑等心理。主动 告知各项检查、治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等,从而使病人把护士视 为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主动倾诉自己的苦恼,情绪得以宣泄。让 已康复者现身说教,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可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运用暗示、转 移、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如阅读报纸杂志、听音乐等,帮助患者学 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 稳、准、轻、快的操作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带给患者心 理上的安慰。
1.4疗效评定标准
简化McGill疼痛问卷:①疼痛分级指数(PRI),分无、轻、中、 重四个等级,实行3分制,并计算出PRI情绪分、PRI感觉分、 PRI总分;②目测模拟疼痛评定法(VAS),从0-10表示无痛至 剧痛,患者依据痛感选择相应指数;③现有疼痛强度(PPI),分为 6个等级,实行5分制,依次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疼痛。
疗效评定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颈椎病的疗效 评定标准。显效:颈椎病临床症状消失,无颈部及肢体功能障碍, 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有效:颈椎病临床症状减轻或部分好转,颈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颈部疼痛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或严重。总 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医学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 %) 来表示,治疗前后差异对比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cGill各项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户<0.05 )。
中医诊断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显效 55.83%,有效 36.67%,无效 7.50%。
3讨论
颈椎病属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大小便功能障 碍,甚至引发高位截瘫[7]o中医认为颈椎病属“痹症”范畴,一般 因为风寒湿邪侵袭从而产生气血不和,经络不畅,迁延难却[8]0 西医临床表明颈椎病一般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 等一些退行性病变或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肌肉、脊髓而产生的一 系列症状W0】。颈椎病为老年常见病,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 加快,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呈升高趋势,并且患者逐渐年轻化。气 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颈肩局部固定性疼痛,合并 上肢麻木,舌质暗紫,脉涩[11-^其治疗方法通常采用颈椎牵引 疗法,该方法能够缓解充血和水肿,扩大椎间盘及椎间孔,能够 缓冲椎间盘对周围组织的压力,从多环节、多途径、多水平治疗 颈椎病,效果显著[13]o三色散为中药敷贴,具有活血化瘀、行气 消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等功能。三色散中药敷贴 能够渗透皮肤直接使药物作用于病变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加 强炎症物质的分解及排泄,从而使得症状得到缓解。三色散膏 中的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黄苗、人参等具有补气 的作用。颈椎病的护理关系到疾病治疗的预后,正确的认识和 实施护理干预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联合三色散外敷疗法,而护士根据患者 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社会阅历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 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康复的 信心,对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综上所述,120例气 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施以三色散外敷并 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治疗后McGill量表各项指数均显著降 低(P<0.05),且中医诊断评定临床总有效率达92.5%,临床疗效 果显著。该方案简洁便利,效果好,安全可靠且无毒副作用,值 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肖雷.颈椎病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26-28.
[2] 苏赐明,雷龙鸣.推拿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皿按摩与康复医 学,2013,4(11):242-243.
[3] 范竞王培民马勇.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9):541—543.
[4] 吴少桢.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1999:697-69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2:2.
[6] 刘宝华,万兴,三色散联合四指推法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观察[)].中 国中医急症杂志,2017,1,(26):152-155.
卩]程道忠.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75-76.
[8] 卢志明,唐占英,叶秀兰,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传统手法治疗研究 进展UL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61-64.
[9] 彭苑妮,胡杏平.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0,19(35):4617-4618.
[10] 陈昌乐,牛小梅,张章,等.推拿配合角度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77例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235-1238.
[11] 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 志,2014,35(1):62-64.
[12] 张明才,石印玉,王翔,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 例对照研究[)].中国骨伤,2010,23(10):746-749.
[13] 鲁光钱,黄建华,陈圣华,等.中药颈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8,20(2):16-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