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1 11:11: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 [ 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平衡电解质、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 集及心肌细胞代谢改善等)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 ] 与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 每组 100 例, 所有患 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 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比于治疗前,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一氧化氮( NO ) 水平均升高, 且试验组高 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 T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三酰甘油( TG )、内皮素- 1 ( ET- 1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 水平及 Crouse 斑块积分、 Gensini 冠脉狭窄程度评分均降低,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 均减小, 均试验组小于 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相比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调节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等方 面作用更显著,且临床疗效更高。

  关键词: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血脂,血管内皮功能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心脏病被称为冠 心病,多是由于胆固醇及其他沉积物所组成的斑块积聚动 脉壁所致,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且会 在活动后加重,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目前,对于冠心病 多以药物与手术,并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行治疗。阿托 伐他汀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降脂类药物之一,其作 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通 过抑制患者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调节血脂指标水平,遏 制斑块的发展,但其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 [1] 。瑞舒伐 他汀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降脂药物,其通过抑制胆固醇合 成限速酶 HMG-CoA,且抑酶活性更强,具有亲水性,能 够选择性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且不会损害患者肝功能, 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2]。 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 血脂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 )] 与血 管内皮功能指标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 - 1 ( ET- 1)、一氧化氮(NO)]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冠心病患者分 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67 例,女性 33 例;年龄 47~79 岁,平均(66.37±9.52)岁; 病程 2~10 年,平均(4.75±2.03)年。试验组患者中男性69 例,女性 31 例;年龄 49~82 岁,平均(66.85±9.76 )岁;病程 1~9 年,平均(4.83±1.97)年。对比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 入标准:符合《内科学》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冠状 动脉造影确诊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 [4] 心功 能分级Ⅱ ~ Ⅲ级;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且活动后加重 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 对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过敏者;肿瘤、血液病、免疫 病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金湖县人民医院医学 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平衡 电解质、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心肌细胞代谢改善 等)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 宁波美诺华天康药业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13622.规格: 10 mg/ 片 ] 治疗, 20 mg/ 次,1 次 /d [5]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080670.规格: 10 mg/ 片 ] 治疗,10 mg/ 次,1 次 /d。 两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幅度≥2 级,临床症状(胸痛、胸闷等) 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频率降低幅度 ≥ 85% 为显效; 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 1 级,临床症状(胸痛、胸闷等) 明显改善,症状发作次数、频率降低幅度在 50%~84% 为 有效;NYHA 心功能分级无改善,临床症状(胸痛、胸 闷等)加重,发作次数、频率降低幅度 <49% 甚至增加 为无效 ] [3] 。临床总有效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经 3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进行检测。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使用彩色多普 勒超声检查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度(IMT),IMT>1.2 mm 定义为斑块形成,并计算 Crouse 斑块积分 [ 即计算各个斑块的长度,分别统计各个孤立的 动脉硬化斑块的长度,相加得出该动脉的斑块积分 ];使 用 Gensini 评分 [6] 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判定,总分为 1~32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液采集、血清制备方法同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硝 酸还原酶法检测 vWF、ET- 1、NO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趋势检验;计量资料(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脂、血管 内皮功能指标)均经 K- 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 后两组患者血清 HDL-C 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 组;血清 TC、LDL-C、TG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IMT 均减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 Crouse 斑块积分、Gensini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ET- 1、vWF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 于对照组;血清 NO 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早期 生活中并无明显症状,或存在有轻微的心前不适及乏力等,故易被忽视以致于错过最佳的控制时期,导致病情随着冠 脉中斑块积聚、冠脉进一步狭窄而加重。阿托伐他汀属于 他汀类药物,经细胞色素 P450CYP3A 内酯化后所形成的 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体循环中 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 并直接抑制肝脏和血管壁的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胆固 醇水平,稳定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可减轻由 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但 长期服用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肌肉损伤、头晕、头 痛及味觉障碍等),影响治疗效果 [7]。

\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氨基嘧啶衍生物,可减少肝细胞合 成及胆固醇储存,从而减缓血管中脂肪沉积物堆积过程, 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目的 [8] ;瑞舒伐他汀还可对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转移和分裂情况进行控制,促进细胞凋 亡,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速度,同时能够降低胆固醇 合成速度,减少胆固醇含量,且在肝表面发挥靶向作用, 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目增加,促进其分解与吸 收,调节血脂水平 [9- 10]。瑞舒伐他汀通过改变血小板表面胆 固醇的性质,使得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更容易分散, 聚集更困难,从而使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概率变小。本研究 中,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血 清 HDL-C 升高,血清 TC、TG、LDL-C 水平及 Crouse 斑 块积分、 Gensini 评分均降低, IMT 减小, 表明相比于阿托 伐他汀,冠心病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能有效调节其 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疗效显著。

  ET-1 是血管收缩的最强物质,其水平升高代表冠心病 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NO 能够舒张人体内血管平滑肌, 并 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小板附着能力,其水平降低代表冠 心病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vWF 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 用,其水平升高代表冠心病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11- 12] 。本 研究中,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 ET-1、vWF 水平均降低,血清 NO 水平升高,表明冠心病患者经瑞舒 伐他汀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病情恢 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瑞舒伐他汀通过下调白细胞分化 性抗原,能够对白细胞分化性抗原及其配体两者之间的比 例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抗炎作用;同时瑞舒伐他汀在内源 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中具有促进作用,利于血管舒张 因子的合成,并抑制自由基的释放、ET-1 的合成及血管收 缩,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13] 。瑞舒伐他汀还可通过减少 单核细胞吞噬胆固醇后形成的泡沫细胞,分散血管内皮细 胞周围的泡沫细胞,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层中的粥样斑 块;同时还可减少炎性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因 子对斑块的聚集 [14]。

  综上,相比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调节冠心病 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更显著,且临床疗效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玲 , 罗晓丽 , 王红勇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病杂志 , 2016. 14(12): 1384- 1386.

  [2] 张艳辉 , 邢佳侬 , 戚秀娟 , 等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脂的影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2): 154- 157.

  [3] 邓少雄 , 陈幼芳 , 林荣 , 等 . 内科学 [M]. 西安 :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15: 163- 185.

  [4] 李琦 , 刘克强 , 齐新 , 等 . 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 NYHA 心功能分级和血清NT-proBNP 及HRV 各项指标的关系 [J]. 中西医结合心 脑血管病杂志 , 2018. 16(4): 2058-2060.

  [5] 吴娟 , 程丑夫 . 降脂消斑片辅助西医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冠脉斑块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8. 25(3): 25-29.

  [6] 吴芸 , 周淑妮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Gensini 评分、炎症因子的关系 [J]. 四川中医, 2021. 39(10): 63-66.

  [7] LUO P, WANG L X, ZHU H H, et al. Impa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with ezetimib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cta Cardiol Sin, 2016. 32(5): 578-585.

  [8] 梁宇 , 谈继玉 , 姜明燕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J]. 中国药师 , 2016. 19(3): 521-523.

  [9] 岳豪祥 , 钱丽华 , 王文欣 , 等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凝血、血液流变学、血脂、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安徽医药 , 2016. 20(4): 772-775.

  [10] 高卫华 , 蔡琴 , 牟建军 , 等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 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硬化程度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5. 15(32): 6283-6285.

  [11] 黄海涛 , 刘宏军 , 陈茂华 , 等 .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冠心 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17. 25(12): 34-37.

  [12] 叶蕾 , 闻莉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8. 22(1): 18-20.

  [13] 张浩 , 施巍 , 李泽浦 , 等 .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 , 2016. 20(17): 15- 17. 24.

  [14] 杨丽 , 郭炜炜 , 李新春 , 等 .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 病人血脂、hs-CRP、TNF-α 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 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7. 15(12): 1488- 14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3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