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固胎方治疗血栓前状态引发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14:54: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固胎方对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孕酮( P )水平的 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100 例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 和治疗组, 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保胎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加用地屈孕酮片, 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及注射用绒促性素) 的基础上予以 常规西医抗凝治疗(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保胎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固胎方治疗,两组患者均 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 β-HCG 、P 水平。 结果 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腰膝酸软、下腹坠痛、屡孕屡堕、头晕耳鸣、 面色晦暗、夜尿频多、畏寒肢冷) 评分、纤维蛋白原( FIB )、 D- 二聚体( D-D )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 凝血酶原时间( PT ) 、凝血酶时间( TT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均显著延长,且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抗凝血 酶Ⅲ( AT- Ⅲ) 及血清 β-HCG 、P 水平均显著升高, 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固胎方对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发性流 产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凝血功能,并可显著提高血清 β-HCG 和 P 水平,达到较好的保胎效果。

  关键词: 固胎方,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凝血功能,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

  血栓前状态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 位,血栓前状态易在小动静脉中形成微血栓,改变子宫胎 盘部位的血流状态,导致胚胎供血不足,胚胎缺血、缺 氧,最终因胚胎发育不良而流产。目前临床主要以西医抗 凝治疗为主,多采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对症处理,取 得一定疗效,但西医治疗无法完全改善患者的病理生理 状态,疗效有限 [1] 。中医学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滑胎”, 肾虚是其主要病因,因为肾主生殖,肾对维系胚胎的生长 至关重要;另外,脾虚也可以导致复发性流产,因为脾主 运化,是气血的主要来源,脾气不足,血不能营养胎儿, 气不能维系胎儿,所以也容易引起流产。固胎方中含有菟 丝子、党参等多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固肾安胎的功 效,能够通过降低血黏度,改善胎盘微循环等环节促进胚 胎发育,发挥保胎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2] 。基于此,本研 究旨在探讨固胎方治疗血栓前状态引发复发性流产的临床 疗效,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100 例血栓前状态引发的 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50 例。对照组 患者年龄 23~35 岁,平均( 28.43±4.13 )岁;流产次数 3~6 次,平均( 4.54±0.65 )次。治疗组患者年龄 24~36 岁,平均( 29.45 ±4.54 )岁;流产次数 3~6 次,平均 ( 4.64±0.78)次。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等一般资料相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 符合《妇产科学(第 8 版)》[3] 中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发 性流产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妇科学》 [4] 中“滑胎”的诊断 标准者;有 3 次及以上的流产史者;近 2 个月未使用抗 凝或促纤溶药物者等。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和肝功能障碍 者;合并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异常者;夫妇一方或双方外周 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者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且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保胎治疗:根 据患者孕酮( P )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 加用地屈孕酮片( Abbott Biologicals B .V. ,注册证号 HJ20170221.规格: 10 mg/ 片) 10 mg/ 次,2~3 次 /d,口服,肌注黄体酮注射液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42021920.规格: 1 mL ∶20 mg],20~40 mg/ 次, 1 次 /d ,以及注射用绒促性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 H20033378 ,规格: 2 000 U/ 支),2 000 U/ 次, 1 次 /2 d。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保胎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司 匹林片(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4021567. 规格: 0.5 g/ 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ASPEN Notre Dame de Bondeville,注册证号 H20181136 ,规格:0.4 mL ∶4 100 AXaIU/ 支)抗凝治疗。用法:阿司匹林片 口服,0.5 g/ 次,1 次 /d;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腹部皮下注 射,0.4 mL/ 次,1 次 /d。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保胎治疗的基 础上辨证使用固胎方:菟丝子 20 g,党参、白术各 15 g, 茯苓、当归、白芍、丹参各 10 g,甘草 5 g,三七 3 g。反 复阴道少量出血者,加用苎麻根 15 g ,情绪焦虑紧张加 香附 10 g,下腹坠胀隐痛加黄芪 15 g,白芍加至 20 g。加 水煎至 200 mL,分早晚 2 次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 8 周, 并随访至妊娠结束。

  1.3 观察指标 ①保胎成功率。治疗后未出现胚胎停育 或流产,B 超检查显示胚胎发育基本与孕周相符,胎儿健 康发育,顺利出生为保胎成功。②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 后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 [4] 中的相关内容 制定。对每一症状给予无、轻、中、重分级量化评分,主 症分别评为 0、2、4、6 分,次症则分别为 0、1、2、3 分。主症 有:腰膝酸软、下腹坠痛、屡孕屡堕;次症有:头晕耳 鸣、面色晦暗、夜尿频多、畏寒肢冷。③凝血指标。治 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约 5 mL,放入含有抗凝剂试 管中,分离(离心转速 3 000 r/min,时间 10 min)血浆, 使用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型号:XL32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 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抗凝血酶Ⅲ( AT- Ⅲ)、D- 二聚体(D-D)水平。④ 血清孕酮(P)和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分离(离心转速 3 500 r/min,10 min)血清,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P 和 β-HCG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本研究计数资料以 [ 例(%)]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 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 40 例,保胎成功率为 80.00% ( 40/50),治疗组患者保胎成功45 例,保胎成功率为 90.00% ( 45/50),治疗组保胎成功率 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1. P>0.05 )。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PT、TT、APTT 均显著延长,且治疗组显著长于 对照组;血浆 FIB、D-D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 低于对照组;血浆 AT- Ⅲ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4 两组患者血清 β-HCG、P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β-HCG、P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

 

  3 讨论

  血液高凝状态的血栓前状态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采用抗凝疗法。阿 司匹林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环氧酶的抑制剂,可通过抑 制环氧酶的活性,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 A2 的合成而发挥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够缓解血管痉挛、降低子宫 动脉阻力、改善胎盘血液供应。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应用广 泛的抗凝剂,具有抗凝、促纤溶、保护磷脂及促进滋养细 胞增殖分化的多重作用,但是西医治疗难免会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且无法完全改善患者的疾病病理 生理状态 [5]。

\

 
  中医学认为,肾虚血瘀为血栓前状态引发复发性流产 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证,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肾气亏损则系胎无力,胎元不固,血瘀则有碍新血养胎, 冲任脉络不充,胎元不能顺利于胞宫着床,并有碍肾中精 气化生,导致流产的发生 [6] 。故针对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 发性流产,国内中医多采用补肾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清代 著名医家叶天士《女科证治》云: “妇人有孕,全赖血以 养之,气以护之”。本研究从“气为血之帅”着眼,补气 活血安胎,采用固胎方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加减治疗血栓 前状态引发的复发性流产。

  正常人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是保持平衡的,当孕妇体 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失调,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合成加 速,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则引起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 血栓前状态 [7-8]。固胎方中菟丝子可发挥固精安胎、平补肝 肾的功效;党参补血益气;白术补气安胎、养胎固元;茯 苓可补脾肺之气,改善气血不足;甘草、当归均具有健脾 养血、缓急止痛等功效;白芍养血柔肝;三七和丹参可养 血活血,诸药共奏活血化瘀、固肾安胎之效 [9] 。反复阴道 少量出血者加用苎麻根可清热利尿、安胎止血;情绪焦虑 紧张者加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功效;下腹坠胀 隐痛加黄芪可发挥补气养血之功,使正气旺盛,具有理血 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参素和丹 参酮还能够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转化为裂解 产物,使得血栓溶解,有效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三七中 的三七皂苷、三七素等可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小板 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时阻止血栓形成,两者可改善 胎盘血供,从而维持胚胎发育 [10- 11]。本研究中,相较于对 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 而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固胎方 能够改善血栓前状态引发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达 到西药的保胎效果。

  当受精卵完成着床过程后, β-HCG 将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开始逐渐分泌,月经黄体在 β-HCG 的作 用下继续发育而成为妊娠黄体, 并促进 P 分泌以维持正常 的妊娠过程;P 可促进胚胎植入和发育,通过促进子宫内 膜的增厚, 当孕妇黄体功能不足引起 P 分泌不足, 使血清 P 浓度水平过低,则导致妊娠蜕膜样反应不良,从而对受 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产生影响, 最终造成自然流产 [12] 。现代 药理学研究证实,菟丝子黄酮提取物具有类雌激素活性, 能增进卵泡发育、排卵,促进黄体生成,并能提高子宫内 膜容受性和改善子宫内环境 [13] ;白术的醇提取物可有效松 弛子宫平滑肌,增加子宫血流量,改善胎盘微循环状态,有利于促黄体发育,维持妊娠 [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 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 β-HCG、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固胎方治疗血栓前状态引发复发性流产能够改善患者 β-HCG 和 P 水平,发挥保胎效果。

  综上,固胎方对血栓前状态引发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具 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凝血功 能, 并提高 β-HCG 和 P 水平, 达到西药的保胎效果, 可推 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高睿 , 秦朗 , 陈晗笑 .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 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 和妇产科 , 2021. 13(5): 74-80.

  [2] 周芳 , 陈雀奎 , 周薇 , 等 . 固肾安胎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脾两虚型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及相关免疫性研究 [J]. 四川中医 ,2017. 35(1): 115- 118.

  [3] 谢幸, 苟文丽 . 妇产科学 [M]. 8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7-51.

  [4] 谈勇 . 中医妇科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 166.

  [5] 张高 , 程玲慧 .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可有效治疗复发性流产 [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7. 36(4): 1348- 1354.

  [6] 解丽菲 , 欧飞微 , 陈叶洁 , 等 .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J]. 河南中医 , 2020. 40(4): 629-632.

  [7] FARD Y Z, KOOSHKAKI O, TAMMANDANI D K,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677T polymorphism of the MTHFR gene an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in recurrent fetal miscarriage[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9. 45(8): 1442- 1447.

  [8] 宋金龙 , 陈萍萍 , 王鹏鲲 , 等 .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分析及其与 MTHFR 基因C677T 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 医药导报 , 2020. 17(31): 16-20.

  [9] 冯艳霞 , 刘筱茂 , 任郭英 , 等 . 养血活血安胎法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J]. 血栓与止血学 , 2021. 27(3): 395- 396.

  [10] 孙宁远 , 朱雪林 , 陈君 . 丹参化学成分抗纤维化药理作用及机制 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0. 26(22): 201-208.

  [11] 武琦 , 林娟 , 刘耀晨 , 等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七传统功效作用 机制研究 [J]. 中草药 , 2020. 51(14): 3717-3727.

  [12] 高宝侠 , 谢琪 , 崔绪琴 , 等 . 血清 hCG、孕酮水平与复发性早期 妊娠流产相关性探讨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2018. 26(9): 807- 810.

  [13] 刘倩 , 田元春 , 宾彬 , 等 . 菟丝子黄酮对生殖系统的保护作用研 究进展 [J]. 中医药导报 , 2020. 26(12): 148- 151. 156.

  [14] 左军 , 张金龙 , 胡晓阳 . 白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 23(10): 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8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