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基于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在肿瘤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T 细胞亚群指标(CD4+ 、CD8+ 、CD4+/CD8+ )水平 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24、 48 h, 观察组 CD4+ 、CD4+/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可降低肿瘤全麻 手术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失效与效果分析,护理,肿瘤,全身麻醉,T 细胞亚群,心率,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ilur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 nursing in tumor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ZHANG Li, XIE Yan, XUE Shuangjing
(Yellow River Sanmenxia Hospital, Sanmenxia 472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failur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based nursing in tumor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00 tumor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ie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failur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T cell subsets (CD4+, CD8+, CD4+/CD8+)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surgery, the level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surgery,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4 and 48 h after the surgery, the levels of CD4+ and CD4+/CD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D8+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failur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l nursing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umor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T cell subse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Failure and effect analysis; Nursing; Tumor; General anesthesia; T cell subset; Heart rate; Complication
根治性手术可有效清除肿瘤,但受到手术创伤 和麻醉的影响,机体代谢和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 坏, 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带 来一定影响 [1-2]。失效与效果分析是一种用来确定潜 在失效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可通过预测医疗风险事 件,优化护理方案。本文观察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 理在肿瘤全身麻醉(全麻) 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7 年 3 月 至 2020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100 例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进行前瞻 性研究。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全麻手 术指征。排除标准:心、肺、肝、肾功能异常;伴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 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 对照组: 男 36 例, 女 14 例; 年龄 36~64 岁, 平均 (45 .36±6.21) 岁。 观 察 组: 男 34 例, 女 16 例;年 龄 33~65 岁, 平 均(45.26±5.46) 岁。 两 组 一 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营造良好的病 房环境,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 注意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维护置管状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失效与效果分析 模式护理。(1) 组建护理小组。组员包括护士长及 5~6 名责任护士,护士长以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组 织小组成员进行潜在失效问题分析培训,评价可能 存在的失效模式,并改进护理流程及环节,制订持 续质量改进方案, 每次培训 20~60 min, 2~3 次 / 周。 (2)潜在失效评估及失效原因分析。探讨影响肿 瘤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患 者情绪差、麻醉耐受力弱,主要是因为护理过程中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不足,护理措施落实 较差;②患者苏醒时间长,主要是因为服用精神抑 制类药物、手术指征检查不到位;③苏醒期躁动, 主要是因为患者术后存在对手术情况未知的焦虑心 理。(3)找出潜在原因并制订改进方案。对护士 值班交接制度、护理消毒操作、转运、麻醉流程、 麻醉苏醒期躁动护理等进行完善,并制订持续质量 改进措施。①术前护理。对手术方式、麻醉方法、 手术医生等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及时疏 导患者对手术未知的恐惧;患者转运过程中提前准 备抢救药品及监护仪器等。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 手术室后,护士与手术医师交接患者情况,适时采 取吸氧、心电监护等措施,对患者生命体征等相关 指标进行 48 h 密切监测。注意监测患者体温,借 助棉被、水暖毯等保温工具对非手术部位进行保暖; 消毒皮肤时手法轻柔、迅速;对患者下肢给予血液 循环泵、加压带、胶套等,以维持患者下肢血液正 常流通。③麻醉后评估。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部 偏向一侧, 6 h 后可改为半卧半坐位,采用专业的 评分系统对麻醉后苏醒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 意识、呼吸、肌力等,对于情况不良者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寻求最佳处理方案。④合理应用药物。 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术中或术后给予镇痛、镇 静药物,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应激反应发生风 险。⑤苏醒后心理护理。患者麻醉苏醒后,及时对 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 项,缓解其对手术情况的担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舒张压、 收缩压、心率。(2)比较两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 包括 CD4+、CD8+、CD4+/CD8+,于术后 3 h、术后 24 h、 术后 48 h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离心取上清,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术前,两组 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术后, 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 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术后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 术后 3 h, 两组 CD4+ 、CD8+ 及 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24、48 h, 观察组 CD4+ 、CD4+/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两组 CD8+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6.00%,低于对照组的 24.0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肿瘤切除手术通常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多采 用全身麻醉 [3-5] 。但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需 快速与手术室护理对接, 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护理难度比较大 [6-7]。
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可有效预测患者手术 苏醒及恢复期间的风险,充分做好应对不良事件的 准备,以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舒张压、收缩压 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失效与效果分析 模式护理对麻醉过程中潜在问题进行评估及失效原 因分析,可调整护理麻醉流程,优化麻醉结构,并 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人文关怀,予以安抚患者的情 绪,从而稳定了生命体征 [8-10]。
已知手术创伤、麻醉均可对机体带来一系列 的应激反应 [11-12] ,因此术中采取合理高效的麻醉 方式和术后麻醉期的护理等都是极为重要的 [13-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 24、48 h,观察组 CD4+、 CD4+/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失效与效果分析 模式护理可改善肿瘤全麻手术患者 T 细胞亚群指标 水平。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可 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有关 [16-18]。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失效与效果 分析模式护理可降低肿瘤全麻术患者舒张压、收缩 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 T 细胞亚群指 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静,王晓东 .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预防麻醉后恢复室护理差错中的应用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405-1407.
[2] 杨萍 .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 PACU 护理中的作用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124.
[3] 吕倩茹,曲青,聂玲,等 .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 中的应用效果 [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 2020.9(2):180-181.
[4] 苏惠丽 . 麻醉后恢复室实施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J]. 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539-1540.
[5] 李月,司珈阁 . 麻醉科护理管理模式探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2):222-224.
[6] 陈娟丽,胡玉琴,周燕,等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麻醉期体位护理模式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 护理杂志,2020.26(35):4977-4980.
[7] 王文丽 .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179.
[8] 庞树英, 谭卫仙, 刘杏仙, 等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减少胸外科手术患者意外脱管的效果 [J]. 广东医学, 2015. 36(13):2119-2121.
[9] 朱育青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24-126.
[10] 赖春晓,侯霞,潘玉凤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J]. 国际护理学杂 志,2012.31(6):983-986.
[11] 王怡苹, 秦侃, 刘芳, 陈思远, 范鲁雁 .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浓度≥ 20%) 管理策略研究 [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8.20(5):340-345.
[12] 吴泽慧 .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17.
[13] 刘胤 .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对手术麻醉患者并发症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J]. 医药前沿,2019.9(16):165-166.
[14] 聂彬,杨明华,林钦 . 两种麻醉和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T 淋巴细胞免疫和应激反 应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12):1728-1729.
[15] 宋晓阳,何爱萍,韩彬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J]. 陕西医学杂 志,2018.47(5):619-622.
[16] 冯桂莲,叶建芳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骨科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 管 中 的应用 [J]. 护 理 实践 与研究,2019.16(18):102-104.
[17] 许秋月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皮肤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7):61-63.
[18] 刘云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手术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