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60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30例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给予基础护理,给予B组30例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伴鼾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伴鼾症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在术后麻醉复苏期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全身麻醉;手术治疗;伴鼾症;术后麻醉复苏;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周艳,赵京亚.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96+298.
0引言
鼾症主要是指阻塞性睡眠呼吸通气暂停综合征,一般发生于颈部粗短、体型肥胖的人群中,属于一种慢性、渐进性甚至致死性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1]。
临床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处理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护理手段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护理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伴鼾症患者60例进行了对比护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60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3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41.23±3.69)岁。B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1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41.26±3.73)岁。分组结果满足组间基础数据差异不大的要求(P>0.05),分组结果具备对比价值。
1.2方法
1.2.1给予A组30例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给予基础护理,给予患者常规的体位护理,针对术后体温异常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体温监测及保暖护理措施,促进患者预后。
1.2.2给予B组30例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①针对性预防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在麻醉复苏期间针对患者呼吸频率、幅度、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及不同时间段的记录,护理过程中应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处理,当患者指标变化水平趋于稳定状态后可时候死拔管操作,拔管前需要对口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清洁,减少误吸导致的呼吸抑制现象;
患者术后经常出现喉头水肿及喉痉挛现象,护理人员应在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针对喉痉挛患者清除咽喉部异物后给予加压给氧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患者由于肌肉松弛,舌根极易出现后坠儿阻塞呼吸道的现象出现,护理人员应在患者麻醉复苏期间将患者下颌托起,放入口咽导气管,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头部处于合适体体位。
②循环系统的针对性预防护理:术后麻醉复苏期间为了减少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及波动幅度,给予相应的止痛、降低颅内压、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方面的处理,针对血压异常升高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且持续性监测患者血压变化;
手术操作后还应注意患者低血压的发生,通过实施相应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措施,给予患者血容量补充及吸氧等处理,必要时给予患者升压药进行预防处理,减轻低血压的危害程度;
手术后少数全身麻醉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律失常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心律失常出现的原因并监测患者心率、心电图等动态变化,遵医嘱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进行输注治疗,减少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现象出现。
1.3疗效判定。对比两组伴鼾症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行为、护理沟通、护理态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6.23±3.45)分,B组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13±2.62)分,两组相比:t=7.46,P=0.00;两组伴鼾症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术后麻醉恢复期属于手术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发生变化的较为关键及高风险的时间段,主要是由于手术应激反应、麻醉药物、手术损伤、原有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极易发生并发症现象的出现[2]。
因此针对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实施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有效护理措施尤为重要,通过针对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护理操作,严密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等护理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预防性护理的B组伴鼾症手术患者在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A组伴鼾症手术患者,说明预防性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实施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在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给予预防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琴,何英榕.循证护理对小儿鼾症全麻手术苏醒期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16-17.
[2]杜程.循证护理在鼾症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4):360-362.
[3]王宏宇,于冬梅,王大明.儿童鼾症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前气道干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3):301-3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