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应用于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指数、龈沟液白细胞介素 - 1β( 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50 例行牙齿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7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正器治疗, 两组患者均 定期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 6 个月后临床疗效,正畸治疗前与治疗 3 个月后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口腔 健康情况及龈沟液 IL- 1β 、TNF-α 水平。 结果 正畸治疗 6 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正畸治疗前比, 治疗 3 个月 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 OHIP- 14 )各项评分及龈沟液 IL- 1β 、TNF-α 水平均升高, 而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口 腔健康,减少炎症反应的刺激。
关键词: 正畸;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周状况; 炎症因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口腔的保健意 识亦有所增强,对口腔健康与面部的美观重视程度逐渐增 加,进而对于正畸治疗的需求日益广泛。目前临床上正畸 治疗主要应用于面部不协调、牙齿排列不整齐等群体,其 通过给牙齿施加外力,使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牙槽骨 随之改建并固定牙齿,进而维持牙周状况的稳定 [1] 。传统 托槽矫正器治疗牙齿矫正效果虽好,但仍有一些局限性, 在固定弓丝过程中摩擦力较大,另外在患者牙周清洁方面 效果欠佳 [2] 。自锁托槽矫治器主要依赖滑动或转动的托槽 盖、栓盖或弹性夹将弓丝固定于托槽槽沟,与传统技术相 比,其疗程短、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较高,能够减小托 槽和弓丝间的摩擦,而且仅使用细微轻力即可移动牙齿, 能够减轻对牙周软组织的破坏;因为体积小,也便于患者 口腔健康的维护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正 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牙周指数、龈沟液中炎症 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平凉市 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50 例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 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75 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7 例,女性 38例;年龄 18~57 岁,平 均(37.25±8.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39 例,女性 36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37.28±8.34)岁。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符合《口腔医学》 [4] 中的诊断标准 者;无龋齿者;无口腔黏膜病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 恶性肿瘤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自身严重免疫性疾 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口腔检查并宣教口 腔卫生知识,进行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常规治疗,实 施基础治疗 3 个月之后根据复诊情况实施正畸治疗。对照 组患者采用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在患者上下第一磨牙处 粘上颊面管,其余牙齿粘上传统托槽,用镍钛丝固定托 槽,完成之后调整牙弓 [5]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正 器治疗,在患者需要固定的位置进行取样并衡量,使用专 业的模具制造相应的钢丝,在能够着力的位置增加闭合沟 槽,遵循细丝轻力、微小牙移动的原则,确保进行正畸的 钢丝能够在沟槽的内部锁闭,减轻摩擦力。两组患者均定 期(每个月)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口腔科诊疗常规》 [6] 中相关标准判定。正畸治疗 6 个月后,颌关节无压痛,牙 齿排列整齐,牙齿倾斜度 <5°,扭转牙程度 <10°,无错 位,咬合关系良好为显效;治疗 6 个月后,牙齿基本排列 整齐,牙齿倾斜度 <20°,扭转牙程度 <40°,错位 <3 mm, 咬合关系尚可为有效:治疗 6 个月后,牙齿排列不整齐, 牙倾斜、扭转程度大,错位严重,咬合关系无改善为无 效。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②牙周指数。正畸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使用口镜、牙 周探针等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菌斑指数(龈缘区无菌斑 为 0分;视诊无菌斑,探针可在游离龈刮出薄层菌斑为 1 分;龈袋内、游离龈中有中等量沉积物堆积为 2 分;龈 袋内、游离龈有大量沉积物堆积为 3 分)、牙龈指数(牙龈正常为 0 分;轻度炎症,探诊不出血为 1 分;中度炎 症,探诊出血为 2分;红肿溃疡,自动出血为 3 分)、牙 龈沟出血指数(不出血为 1 分;探诊出血、龈外观正常 为 2分;探诊出血、龈外观变红为 3 分;探诊出血、龈外 观溃疡为 4 分)。③口腔健康情况。依据口腔健康影响程 度量表(OHIP- 14 ) [7] 评分对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比较,量表总分为 56 分,分 为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生理障 碍、社交障碍、残障 7 项,每项总分均为 8 分,分数越高 代表口腔质量越差。④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 1 β( IL- 1 β)、 肿瘤坏死因子 - α ( TNF- α )水平。分别于正畸治疗前、治 疗 3 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龈沟液,操作方法:首先去除 收集部位龈上牙石与菌斑,漱口,休息 10 min 后采用棉 卷隔湿试验牙,用气枪轻吹牙龈 1 min,采用无菌滤纸垂 直插入受试牙唇面近中、远中两位点龈沟中,当发现阻力 后停止,置入 30 s 取出,20 min 后在相同点位再次取样。 将全部龈沟液滤纸置于同一微离心管中,用缓冲液洗涤后 进行离心(转速: 3 000 r/min,时间: 10 min),而后得上 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龈沟液 IL- 1 β、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正畸治疗 6 个月后,观察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7.33%,高于对照组的 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比较 与正畸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 均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口腔健康情况比较 与正畸治疗前比,治 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心理不适、 社交障碍、心理障碍、生理障碍、残障评分均升高,而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2.4 两组患者龈沟液 IL-1β、TNF-α 水平比较 与正畸治 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龈沟液 IL- 1 β、TNF- α 水平均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各种在口腔内部或外部佩戴的矫治 器装置对患者的牙齿、面部骨骼及颌面部的肌肉与神经之 间的协调性进行调整, 可达到口颌系统稳定、平衡等目的。 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矫正效果虽好,但操作过程中需通 过弓丝进行固定,固定过程费时,整体矫正时间较长,且 容易造成部分患者口腔软组织的损伤,出现频繁复诊等情 况,患者整体的接受度欠佳,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 [8]。
自锁托槽矫治器是依赖滑动或转动的托槽盖、栓盖 或弹性夹把弓丝固定于托槽槽沟内,操作简单,节省治疗 时间;且自锁托槽的摩擦力极低,治疗过程中牙齿更容 易移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不需要通过结扎钢 丝或橡皮圈进行捆绑,减轻了患者矫正过程中的痛苦 [9] 。 自锁托槽矫治器使用的弓丝较少,利用自带的锁扣结构进 行固定,能够明显减轻摩擦力,患者配合度较高。菌斑是 细菌性生物膜,主要分布在牙冠处和不易清洁的部位,菌 斑靠近牙龈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 产生炎症,对牙周组织造成严重危害 [10] 。使用矫正器一 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容易出现菌斑、出血的情 况,影响治疗效果。相比传统托槽矫正器,自锁托槽体积 很小,有利于减轻患者口腔异物的不适感,并且便于日常 清洁,抑制因为菌斑聚集引发的牙龈病变,减少细菌的大 量滋生,维护患者口腔健康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畸 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 疗 3 个月后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均低 于对照组,提示自锁托槽矫治器应用于正畸治疗中的临床 疗效确切,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口腔 健康。
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造成的牙周组织改变会引起周围 炎症反应,影响口腔健康情况,龈沟液包含牙周组织中多 种生化物质,可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与治疗中骨建设的进度。IL- 1β 会刺激前列腺素 E2 、IL-6 的增殖,介导炎 症反应,龈沟液 IL- 1β 水平越高,表示牙周炎症越严重;TNF-α 是一种重要的炎症诱导因子,主要来自于单核巨噬 细胞, 参与牙周组织病变, 与牙槽骨的吸收关系密切 [12] 。 传统的矫治器患者在佩戴过程中多数可因食物残留引发 牙龈增生或水肿,进而产生明显的疼痛等不适感。自锁托 槽矫治器采用基于金属托槽矫治器不断优化的独特矫正技 术,无需借助结扎丝对托槽进行固定,使用很小的牵引力 就可以完成矫正,可减少对患者口腔内部产生的摩擦,力 道更为轻柔,整体对牙周组织损伤较小,有利于维护患 者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畸治 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口腔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龈沟液 IL- 1β 、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自锁托槽矫治器 在正畸治疗中对患者造成的炎症刺激更小,有利于维持口 腔健康。自锁托槽矫治器能够减轻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化学 与机械性刺激,有效减少细菌侵入牙周组织,抑制金属基 质蛋白酶 3 在牙周成纤维细胞中的分泌与表达,进而减轻 炎症损伤,维持牙周周围组织的有氧代谢,稳定患者的口 腔微生态环境,减轻患者矫正时的痛苦;同时实施过程中 无其他的附件,利于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提升整体的矫正 效率。
综上,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正畸治疗的应用中疗效确切, 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口腔健康,减少 炎症反应的刺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黛 , 龚中坚 , 朱金晓 , 等 . 自锁托槽和隐适美矫治器正畸时患者疼痛感的对比研究 [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0, 39(2): 181- 183.
[2] 谢吉晔 , 李思佳 , 张建丽 , 等 .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青少年患者牙周状况影响的 Meta 分析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 27(3): 138- 145.
[3] 崔占琴 , 李文静 , 刘焕 . 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广泛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 IL- 1β 和 TNF-α 表达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 2016, 38(10): 1445- 1449.
[4] 俞立英 , 朱亚琴 , 邹德荣 , 等 . 口腔医学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4: 337-367.
[5] 孙谋远 , 黄清波 , 王孔槐 , 等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J]. 口腔医学 , 2018, 38(2): 149- 153.
[6] 孙正 . 口腔科诊疗常规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2:323-333.
[7] 贾圆格 , 李磊 , 索南 . 不同矫治器对患者疼痛龈沟液内炎性因子及 OHIP 评分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22, 28(4): 660-665.
[8] 陈婉红 , 苏江凌 , 蔡世雄 . 隐形矫治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成人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实用口腔 医学杂志 , 2017, 33(5): 642-646.
[9] 杨柳青 , 曲晓东 , 覃沅华 . 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7, 23(4): 574- 576.
[10] 许妍 , 熊纪敏 , 庄丽 , 等 .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对牙弓及牙周状 况的影响 [J]. 北京口腔医学 , 2018, 26(2): 77-82.
[11] 郭秀丽 . 自锁托槽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 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7, 21(1): 141- 142, 147.
[12] 彭斌 , 罗耀鹏 , 梁培慧 .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及对龈沟液内 IL- 1β 、TNF-α 水平的影响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 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18, 26(5): 366-369.
[13] 陈月明 , 李业荣 , 招顺秀 , 等 . Smartclip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正畸治疗初戴疼痛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 2018, 29(14): 2047- 20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