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整体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0:45: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整体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其肾功能指标、血压及电解质水平的 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10 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 86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 [ 在常 规治疗(抗感染、抗炎、静脉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功能等)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 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 灌流),各 43 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周, 并在治疗期间进行整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压水平、电解质指 标, 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 BUN )、 β2  微球蛋白(β2-MG )、钾离子( K+  )、 氯离子(Cl-  ) 及尿红细胞沉降率( ESR )、尿蛋白(Upro)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钠离子( Na+  ) 水平显著升 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均 P<0.0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经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 疗,并进行整体干预后,利于改善机体肾功能,调节电解质平衡,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整体干预;  肾功能;  电解质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系统性肾脏 疾病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肾实质损害,致肾脏 不能正常排泄体内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和酸碱平衡、分泌 和调节各种激素代谢等,从而出现全身多系统受累,而尿 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在临床治疗中通常 给予患者补钙、预防感染、补充营养等常规治疗,同时给 予血液净化治疗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可通过半透膜的扩 散、渗透原理将机体内的免疫复合物、代谢废物等有害物 质进行有效清除,但是对肾功能的保护效果较差 [1] 。血液 灌流主要通过吸附剂装置将血液中的致病物质随着体外循 环而进行清除,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与单独血液透 析治疗相比,两者相结合可提高对小分子代谢废物的清除 效果,纠正机体电解质失衡现象 [2] 。整体干预主要通过护 理程序系统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精神、心理等进行 全方面的干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确保患者具有良好心 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灌流、血 液透析联合整体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治 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10 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 86 例慢性肾功能 衰竭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5 例, 女性 18 例; 年龄 23~77 岁,平 均( 60.45±4.28 )岁;血液透析时间 5~71 个月,平均  ( 23.36±10.27)个月;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 7 例,慢性 肾小球肾炎 11 例,多囊肾 9 例,糖尿病肾病 12 例,其他   4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7 例,女性 16 例;年龄 22~76  岁,平均(60.57±4.22 )岁;血液透析时间 6~70 个月, 平均( 23.24±10.31 )个月;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 8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12 例,多囊肾 9 例,糖尿病肾病 11 例, 其他 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诊疗指南  (第 3 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 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 敏试验结果显示阳性者; ≥ 4 个月的透析者等。排除标准: 存在输血史者;伴有严重营养不良者;伴有结节性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 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抗感染、抗炎、静脉营养 支持、保护脏器功能等)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血液透 析治疗,应用血液透析机(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53101583,型号:SWS-6000A ), 表面积 1.8 m2 ;血流量保持在 200~260 mL/min,4 h/ 次,3 次 / 周;并在透析期间给予患者达肝素钠注射液(常州 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53300,规 格: 2 500 IU/ 剂)进行血管通路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一次性使用血液灌 流器(重庆希尔康血液净化器材研发有限公司,国械注 准 20213100498,型号:SR200)搭建临时血管通路,在透 析器之前与灌流器串联,避免因透析器脱水导致灌流器 凝血情况的发生,先进行透析与灌流 2 h,透析液流量为500 mL,并将血流量调节为 200~260 mL/min,待灌流器 吸附饱和后取下,继续血液透析 2 h,1 次 / 周;另外2 次 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透析期间给予患者达肝素钠注射 液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周。

  1.2.2    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整体干预,主 要措施有①健康宣教护理:对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与血 液灌流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现身说教、口头讲解及开展健 康宣教讲座等方法,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 解和指导。②心理疏导干预:患者受到病痛折磨、长期血 液透析及血液灌流带来的经济负担等,极易出现抑郁、烦 躁、焦虑等消极心理,因此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可采取讨论式、启发式及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对患者的心 理状态进行了解,并给予相应的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 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③家庭支持与饮食护 理:对患者家属给予适当的指导,为患者营造有效的家庭 支持氛围,尽可能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帮助。指导患者摄入 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保证饮食均衡合理;并根据患者的 自身情况严格控制摄入的液体量,避免摄入过量导致高血 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确保饮食中磷 钙比值的合理,避免肾性骨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采集两组患者尿 液标本(采集 24 h 尿液,混合均匀后,取其中 5 mL)、空 腹静脉血 5 mL,血样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收 集血清,并检测尿红细胞沉降率(ESR)、尿蛋白(Upro)、 血清尿素氮(BUN )[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 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380 )]、β2 微球蛋白  ( β 2 -MG)(放射免疫法)水平。②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采用血压计(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YE8900A)检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③治疗前后 电解质指标,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①,采用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钾离子(K+  )、钠离子(Na+  )、氯离子 ( Cl-  )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感染、尿 毒症脑病、皮肤瘙痒、心脏病变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感染尿毒症脑病皮肤瘙痒心脏病变等并发症 发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行χ2 检验;本研究计量资料 ( ESR、Upro、BUN、β2-MG、收缩压、舒张压、K+、Cl-、Na+  ) 均经 K-S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行 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尿 ESR、Upro 及血清 BUN、β2 -MG 水平均显著降 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电解质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血清 K+、Cl-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 对照组;血清 Na+ 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见表 4。

\
\
\
\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肾功能代偿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尿毒症是该 病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恶心、呕吐、 夜尿增多、腰酸、机体内环境失衡、代谢废物潴留等,可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血液透析在临床治疗中 应用较广,常作为代替肾移植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滤过 膜的弥散功能将机体的有害物质进行溶质清除,对蛋白结 合力高、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较好,但长期进行血液透 析的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贫血,且感染丙型肝炎和乙型 肝炎的风险较大 [5]。

\

  ESR、BUN、β2-MG、Upro 等作为常见的肾功能指标, 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与滤过负荷的状况,在评估患者 肾功能改善情况中意义重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 的肾脏不仅出现了排毒的障碍,也会出现排水的障碍,水 分不能排泄出去,储存在身体内,血容量就增加,进而导 致患者血压升高 [6]。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 ESR、BUN、 β2-MG、Upro 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治 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提示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经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 疗,并进行整体干预后, 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 同时可对血 压水平进行调节,安全性较高。究其原因,血液透析的弥 散作用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血液灌流通过活性炭吸附 剂的吸附作用将机体内的代谢产物或毒物进行有效清除, 促进肾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利于水分的排出,降低血压 水平 [7-8]。整体干预通过对患者讲解疾病情况与治疗过程中 可能出现问题的,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并开展健康宣讲活 动与心理疏导,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 治疗,提升整体效果 [9]。

  相关研究显示,体内长期积存大量分子毒性物质会使细胞膜特异性发生改变,导致 K+ 、Na+ 泵的功能下降,升 高体内 K+ 、Cl-  等水平,降低 Na+ 水平,引起水与电解质 紊乱, 进而出现虚弱无力、高 K+ 血症、心衰、肺水肿等症 状 [10]。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原理将血液与透析液中的物质 进行交换,排出血液中的电解质与代谢废物,从而对代谢 产物进行清除,并对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起到 维持的作用;血液灌流主要利用灌流器中大孔高分子聚合 物的吸附剂吸附机体内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素,且具有吸 附容量大、速率快等特点,可吸附常规血液透析无法清除 的大、中分子毒素,净化血液,联合血液透析,可实现优 势互补,有效清除大量分子毒性物质,且不会排出机体需 要的物质(电解质、水分、磷酸盐等) ,从而纠正钙磷代 谢与机体电解质失衡情况 [11- 12] 。整体干预通过对患者的心 理状态、饮食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 状况,树立信心;同时通过严格控制液体量、营养成分的 摄入, 可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3]。本研究中, 相较 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K+ 、Cl- 水平均显著降 低, Na+ 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整 体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可有效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经血液灌流、血液 透析联合治疗,并进行整体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机体肾功 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赖玮婧 , 王少清 , 江玉波 , 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水平及其对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 [J]. 成都医学院学报 , 2021, 16(6): 738-742, 746.

  [2]   李玉金 , 祁德贤 , 张晓丽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炎症因子、血清成纤维细胞因子-23 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 张功能的影响 [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2019, 25(3): 237-239, 252.

  [3]   冯小丽 .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J]. 河南医学研究 , 2016, 25(12): 2289-2290.

  [4]    徐钢 . 肾脏病诊疗指南 [M]. 3 版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13: 216-220.

  [5]    卿山林 , 尧鹏 , 田中 , 等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 CTGF、BMP-7 水平的影响 [J]. 川 北医学院学报 , 2021, 36(2): 201-204.

  [6]   宋培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 T 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19, 25(8): 1253- 1257.

  [7]   刘博 , 王亚丽 , 柳冰 .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 , 2020, 19(21): 2319-2322.

  [8]   李丽 , 李德天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皮肤瘙痒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5, 19(23): 92-93.

  [9]   刘会文 . 整体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透析与人工器官 , 2021, 32(1): 75-77.

  [10] 刘伟 , 王俭勤 , 王文革 , 等 . 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 理状态及电解质的影响 [J]. 中国血液净化 , 2016, 15(9): 459-461.

  [11] 孙桂芳 , 张宝霞 , 姚晓哲 , 等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 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7, 17(18): 3553- 3556.

  [12] 蔡文利 , 苗书斋 , 王沛育 , 等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改善尿毒 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J]. 中华医学杂志 , 2015, 95(17): 1319- 1322.

  [13]  杨小英 , 陈文静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 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22, 7(1): 58-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1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