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患者关节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 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茂名市电白区中医院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1 月期间 进行诊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102 例分为对照组( 51 例)与研究组( 51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 7 d 为 1 个疗程, 均治疗 4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 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评分、简 明健康状况量表( SF-36 ) 评分, 以及凝血功能指标( PT 、APTT 、TT ) 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4. 12%,高 于对照组的 74.51% ;治疗后两组患者 HSS 评分、 SF-36 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而 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 HSS 评分、 SF-36 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PT 、APTT 、TT 均长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提高患者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关节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 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发病缓慢,多见于老年肥胖患 者,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续为持续性,劳累时 与夜间加重,上下楼梯疼痛明显,由于患者关节疼痛和活 动能力的下降,患处关节周围的肌肉产生萎缩,并且病情 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目前临床治疗原则以控制病变, 缓解症状为主,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其通过抑 制环氧化酶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抗 炎的作用 [1-2] 。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痹证”“痿 证”范畴,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酸痛,寒气至,名曰 骨痹,治疗应以活血通络、温阳散寒为主 [3] 。常规针刺疗 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产生的疼痛,但其疗效有 限 [4] 。温针灸疗法是一种在针刺基础上增加艾条和局部加 热的中医疗法,可达到舒筋活络,散寒除湿、活络止痛的 功效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患者 关节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并分析患者治疗前 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茂名市电白区中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进行诊疗的膝骨性关节 炎患者 102 例分为对照组( 51 例)与研究组( 51 例)。对 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7、24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 69.21±3.62 )岁;病程 7 个月 ~2 年,平均( 1.58±0.16 )年;发病部位:双侧 8 例,左侧 21 例,右侧 22 例。研究 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6、25 例;年龄 58~78 岁,平均 ( 68.39±3.61 )岁;病程 7 个月 ~2 年,平均( 1.59±0.13 ) 年;发病部位:双侧 9 例,左侧 23 例,右侧 19 例。两组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 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膝骨性关节炎》 [6] 和《中医骨 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7] 中的诊断标准 符合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 者;近 2 个月内未接受非甾体类药物治疗者;膝关节有不 同程度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痛而无脓者;关节活动时 有摩擦音等。排除标准:存在造血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 病者;膝关节存在明显外翻者;对研究中所涉及药物过敏 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已批准此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清淡饮食、避风寒,口服 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00656,规格: 0.1 g/ 粒)治疗,0.1 g/ 次,1 次 /d。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如下:取肾 俞穴、血海穴、曲泉穴、梁丘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 内膝眼穴、犊鼻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进行局部消 毒,然后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将 1.5 寸( 1 寸 =3.33 cm ) 的 30 号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充分得气后留针 20 min ,1 次 /d。给予研究组患者温针灸疗法,方法如下:取穴 同对照组,使用震颤法慢慢地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 min,将艾绒搓成团,在留针期间捻裹在针柄,并将其 点燃,悬灸 10 min,1 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 4 个疗程,1 个疗程为 7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 疗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临床表现消失,上 下楼梯无疼痛或不适感,且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定为显效; 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临床表现改善,上下楼梯 仍有疼痛感,膝关节功能改善评定为有效;患者膝关节疼 痛、肿胀、僵硬等临床表现未消失,无法上下楼梯,关节 功能未改善甚至加重评定为无效 [7] 。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 率 + 有效率。②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 [8] 、视觉 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 [9] 。治疗前后采用 HSS 评分评 估患者关节功能、活动度、稳定、屈曲畸形等情况,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关节功能恢复越好。VAS 评分总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强。③凝血功能指 标水平。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2 mL), 抗 凝后离心转速设置为 3 000 r/min,时间设置为 10 min,取 血浆,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型号:B410)检测患者 PT、APTT、TT 水平。④生活质 量。治疗前后应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 [10] 对两组 患者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进行评 分,每项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使用 S-W 法检验计量资料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 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HSS、VAS 评分,PT、 APTT、TT,SF-36 中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评分)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 效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HSS、VAS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HS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而 VAS 评分降低,研究组患者 HSS 评分较对照组升高,而 VA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PT、APTT、TT 较治疗前均延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延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情感 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 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的炎症疾 病,关节软骨较为脆弱, 故炎症起初发生于关节软骨部位, 后期延伸至软骨下骨板、滑膜等关节周围组织,影响患者 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止疼消炎药为主,严 重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苯乙酸类非甾体 消炎镇痛药,其可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释放与合成,进 而达到镇痛效果,但单纯西药镇痛治疗治标不治本,且病 情易发生反复 [11]。
中医认为,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风寒、 湿热、劳损、外伤等致病因素引发,导致气血亏虚、营卫 不和、肝肾亏虚、脾胃虚损所致,出现膝关节的肿痛、屈伸不利、肿大、僵硬等症状 [12]。通过针灸可舒筋活络, 改 善血液循环,关节活动组织与周围软组织得以修复,不仅 可以消除肿胀,还可减轻患者疼痛。针灸肾俞穴、内膝眼 穴具有改善腰膝酸软的作用;针灸血海穴具有消肿散瘀、 清热利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针灸曲泉穴可舒筋活络、滋 养肝肾,起到祛风、散寒、除湿的功效;针灸梁丘穴、阴 陵泉穴、犊鼻穴、足三里穴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功 效;针灸三阴交穴可健脾益血;针灸阳陵泉穴可舒筋活络, 行气活血, 治疗半身不遂、腰腿痛、下肢酸痛麻凉 [13] 。温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不但能够温通经络,达到活血化瘀 的功效,还可使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沿针身持续传导入 体内,针刺联合温热效应可促进膝关节毛细血管扩张与血 液循环,降低针刺穴位周围的神经兴奋,改善组织营养代 谢,达到缓解肌肉痉挛、镇痛、消炎的作用 [14] 。本研究 中,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HSS 评分、临床总 有效率均升高, 而 VAS 评分降低, 表明采用温针灸治疗膝 骨性关节炎可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且疗效 显著。
热敏刺激起到了温阳补虚、活血行气的效果,进一步 改善了局部微循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胀,血液 通常为高凝状态,导致机体血液呈黏稠状态,而温针灸可 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原因在于,针刺能够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有效降低血液黏度,促进小血管扩 张,改善血液循环,为软骨细胞修复提供营养供应;同时 艾灸的热力可促进患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改善机体凝血 功能 [15] 。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PT、APTT、TT 均长于对照组,同时 SF-36 中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 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膝骨性关节 炎采用温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提高生活 质量。
综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提高患者关节 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血液黏稠 度,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臣 , 郑联合 , 张弘韬 , 等 . 双氯芬酸钠、奥美拉唑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 30(10): 81-84.
[2] HUANG H T, LUO M H, LIANG H D, et al . Meta-analysis comparing celecoxib with diclofenac sodium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 Pain Med, 2021, 22(2): 352-362.
[3] 丁心香 , 王爱国 , 信金党 , 等 .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J].山东中医杂志 , 2016, 35(3): 267-269.
[4] 周凤 , 郭怡 . 平衡针膝痛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8, 27(16): 1760- 1762.
[5] 戚耀 , 苏同生 , 杨改琴 .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J]. 陕西中医 , 2016, 37(4): 490-491.
[6] 梁克玉 , 石晓兵 , 王望才 , 等 . 膝骨性关节炎 [M]. 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 30.
[7] 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膝痹病 ( 膝骨关节炎 )[J]. 康复学报 , 2019, 29(3): 1-7.
[8] 宋立生 . 标准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复合松解对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间隙、 HSS 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J]. 河北医药 ,2018, 40(6): 823-827.
[9]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10] 张磊 , 徐德忠 , 黄久仪 , 等 . SF-36 量表中文版的应用及分级截断点选择的研究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4, 25(1): 69-73.
[11] 朱在波 , 毕巧莲 , 董兵 . 双氯芬酸钠联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WOMAC 评分、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 响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21, 41(7): 1604- 1609.
[12] 刘文成 , 黄相杰 .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J]. 中国中 医骨伤科杂志 , 2016, 24(12): 79-82.
[13] 王洪涛 , 石坚 , 刘行高 . 活血寄生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膝骨性关 节炎临床疗效的探讨 [J]. 中国医药导刊 , 2016, 18(4): 389-390.
[14] WEI Y, YUAN N R, DING J R, et al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arm needle acupuncture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edicine, 2020, 99(50):e23596.
[15] 刘爱娟 , 张李漫 , 任亚平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膝 关节微循环、关节功能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 2019, 40(4): 522- 5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