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研究· 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6 13:0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前者应用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后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

分析两组胫骨平台成角等疗效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的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胫骨平台成角为(16.53±3.46)°,股骨胫骨角为(173.18±20.86)°,胫骨关节间隙角为(72.78±5.33)°,VAS为(3.15±0.26)分,Lysholm为(74.13±4.07)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腓骨上端截骨;关节镜;膝骨性关节炎

本文引用格式:刘丽霞,刘军,李博,等.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40,142.

0引言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临床表现出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等症状的骨科疾病,在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中,一半以上患者在X线下可见关节炎征象,且炎症可累及内侧间室,可并发软骨下骨硬化、滑膜炎、关节软骨破溃、关节间隙狭窄、骨赘等情况[1]。笔者将60例KOA患者应用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在改善胫骨平台成角等方面收效甚佳,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遴选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KOA患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组均为60例。治疗组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65.79±7.05)岁。对照组中,3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66.18±6.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术:患者经椎管内麻醉后取仰卧位,于大腿近端捆绑止血带,于膝内侧膝眼处做一长约0.5 cm切口并作为进镜口,将器械置入其中并对关节腔进行探查,分别清理、摘除、修剪增生的滑膜、剥脱的关节软骨、撕裂的半月板,之后将关节游离体、骨赘清理干净,棉垫加压包扎伤口,不置放引流管,缝合切口。

治疗组应用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其中关节镜下清理术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再进行骨上端截骨治疗:于腓骨上端腓骨头下6 cm处确定小腿三头肌和腓骨长肌间隙位置,并做一切口,钝性分离腓骨长肌后方的肌间隙,暴露腓骨,然后用克氏针分别于其上下端钻透一排小孔,将腓骨咬断,截除约2 cm的腓骨,用骨蜡封闭上下两处的断端,冲洗并缝合创口,不置放引流条。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指标如下:(1)比较两组的胫骨平台成角、股骨胫骨角、胫骨关节间隙角等疗效指标;(2)分别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的变化,VAS评分共计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Lysholm满分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两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中的术后并发症以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中的VAS、Lysholm等均以(±s)表示,行t检验,P<0.05时显示组间、组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指标分析

治疗组的胫骨平台成角为(16.53±3.46)°,股骨胫骨角为(173.18±20.86)°,胫骨关节间隙角(72.78±5.33)°,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疼痛、膝关节功能分析

治疗后,两组的 VAS 评分、Lysholm 评分均改善(P<0.05); 并 且 治 疗 组 治 疗 后 的 VAS 为(3.15±0.26 )分,Lysholm 为( 74 . 13 ± 4 . 07 )分,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
 
2.3术后并发症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的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 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566,P<0.05),见表 3。

\
3讨论

KOA的诱因包括过度劳累、外伤、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并与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体重等密切相关,它常累及内侧胫骨关节面,可引起内翻畸形、下肌力线异常等[2]。

该病的治疗目标为减轻患者疼痛,增强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注射透明质酸于关节中、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其中药物治疗和应用透明质酸仅可暂时改善症状,无法抑制病情进展[3-4]。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将病变的半月板、关节软骨、滑膜等清除干净,用人工假体行使关节功能,但操作十分复杂,围术期风险大,治疗费用高,且对患者本身有较高要求,无法用于治疗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5-6]。

本研究分析了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KOA的临床疗效。腓骨截骨术可利用截骨来改善和矫正下肢肌力线,从病灶处将负重关节面转移至健侧,再次分配机械应力,增加膝关节使用寿命[7];膝关节镜清理术属于微创手术,可清理滑膜、增生组织和软骨碎片,并可消除软骨和半月板的病变组织以及滑膜炎症,抑制其神经支配,减小术后疼痛[8];

两者联用,可改善内侧平台张力,改良关节腔环境,减轻关节疼痛,减小膝关节负荷,利于恢复小腿的正常弯曲度和肢体功能[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胫骨平台成角为(16.53±3.46)°,股骨胫骨角为(173.18±20.86)°,胫骨关节间隙角为(72.78±5.33)°,VAS为(3.15±0.26)分,Lysholm为(74.13±4.07)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些结果均证实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的疗效甚佳。综上,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可有效治疗KOA,可改善胫骨平台成角、股骨胫骨角以及胫骨关节间隙角,减小患者疼痛,增强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良友,林志宏.经腓骨上段截骨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639-640.
[2]余斌,陈志军,伍志健,等.腓骨上段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22-23.
[3]程晓琪.腓骨上段截骨均匀沉降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5):32-33.
[4]李学涛,宋宏阁,侯国柱.腓骨上段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36-37.
[5]李广海,肖莉.膝关节镜清理结合胫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内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57-58.
[6]康波,丁韶龙.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腓骨上段部分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4):486.
[7]酒涛.关节镜清理配合腓骨上段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4):45-46.
[8]侯平选,赵斌,贾金领,等.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057,1059.
[9]刘立胜.腓骨上段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力学改变及疗效评价[J].吉林医学,2017,38(11):2080-2081.
[10]熊亮,任慧娟,毛波,等.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5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