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关节疾病发病率进一步增加,髋关节 (hip joint) 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属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杆臼关节。股骨关节面占头面积的 2/3,嵌入髋臼内。臼的月状面围绕髋臼窝,窝内充填脂肪;髋臼唇附着于臼缘增加臼的深度。髋臼横韧带封闭髋臼切迹,神经血管经过韧带下出入关节。髋臼凹陷与股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间隙为髋关节间隙,正常成人此间隙宽为4~5mm。间隙的上半较窄,显示两相对骨性关节面的距离。下半较宽,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窝底之间的距离。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颈下缘与闭孔上缘虽不相连,但共同形成一比较自然的弧形曲线,称为耻颈曲线 (Shent-on 曲线 )。关节囊一般坚厚,而其后下方较薄弱;在髋骨附于髋臼周缘及横韧带;在股骨,前方附于转子间线,上方与下方附于大小转子附近,在后方附着于离转子间嵴约 1cm 处。因为其特殊的解剖结构,髋关节疾病是骨科的一类常见病 , 髋关节疾病主要包括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炎、创伤性髋关节炎、扁平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等等。面对髋关节疾病, 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常规手术,关节镜治疗,几种治疗方法各有千秋,笔者将对各种方法作综述,并着重对髋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作综述。
关键词:髋关节镜;髋关节疾病
本文引用格式:陈晓伟 , 王跃文 . 髋关节镜技术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2):143-144.
1保守治疗
髋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其相关的疾病较为常见、而且是多发病,当髋关节发生病变时,病情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产生残疾。目前早期和中期尚且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关节置换成为晚期治疗的常见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身体因素,年龄偏大,经济条件不允许,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找到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人的膝关节腔内有一些关节液,正常情况下只有 3-5 毫升的量,但作用可不小。它与我们的关节软骨共同构成了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摩擦损耗的膝关节。而玻璃酸就是正常的关节滑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一些分子单元聚集起来形成的聚合体,这个聚合体多的时候可有 25000 个单元。它主要由滑膜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合成,同时又帮助软骨应对磨损,相辅相成配合默契。玻璃酸钠 (Sodium Hyaluronate) 又名透明质酸钠,是由 N- 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而在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软骨已自顾不暇,自然也就很难保证玻璃酸的产量和质量了, 因此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摩擦损耗就大了,疼痛也纷至沓来, 此时体外补充玻璃酸为缓解摩擦减轻疼痛提供了可能。
玻璃酸钠的作用往往被形象的称之为汽车的润滑油,但细思之,还是有不太恰当的地方。事实上,玻璃酸钠打到关节腔以后,在体内的存留时间短则几小时最长不超过几天, 但它的作用却是可以持续几个月的,因为玻璃酸钠起到的不单纯是机械的润滑作用,还包括抑制一些关节退变酶和炎症反应,刺激软骨细胞代谢和软骨基质的合成由于膝关节是身体主要的负重关节,故有报道称有效率达到 70.2%[1],经对症治疗后的疼痛评估明显好转,这足以证明注射玻璃酸钠有一定效果,而且从影像学上分析后,髋关节未加重,可见玻璃酸钠的使用在临床上治疗髋关节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玻璃酸钠在治疗髋关节疾病是一种尚未普及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很多,首先要明确诊断,明确的确有使用玻璃酸钠的适应症,其次应当掌握髋关节解剖,和病理变化;再次要经过训练,熟练穿刺技术,避免感染的发生,注射后注意卧床休息, 减少疼痛。
2手术治疗
面对保守治疗无法解决的髋关节疾病,手术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说。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等有很高的的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结构组成进一步严峻,随着而来的是髋关节疾病的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迅速崛起,包括 THA 各种手术的开展,微创小切口 THA 在骨科临床开始普遍使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优势。前外侧入路手术后切口恢复慢,副作用多,是从以前的手术改良而来,通过对髋关节周分离肌间隙,肌肉组织,可直达髋关节进行手术,使得机体的受到最小的伤害,且不损伤坐骨神经和股神经为损伤同时辅助以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2]。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不断发展,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指出,用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较少。且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有研究显示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切口的长度、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段中,对照组的患者的 Harris 评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 [3]。
在进行髋关节置手术中,不断的加强手术操作和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面,这样能够提高其早期的手术疗效并且能够,有助于快速的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 [4]。
3髋关节镜
无论传统的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无论哪种方式,均有约 33% 的患者发生骨不连,16% 的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超过 30% 的患者在术后年内因内固定失败而需再次手术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髋关节镜应运而生。髋关节镜作为内镜技术的一种,对多种髋关节疾病都能够游刃有余,特别是对于一些保守治疗不理想又不想手术治疗的患者疾病来说,更为突出,并且损伤较小,且感染率极低,对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代关节镜的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Kenji Takagi 教授的学生 Masaki Watanabe 设计了针对关节的内镜系统,Watanabe 由此被誉为“现代关节镜之父”而对髋关节镜的发展早 20 世纪 30 年代, 髋关节镜检查术就已经开始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人们的认识不足,内镜的精密度不够等原因,因此并没有获得很快的发展,它的迅速崛起来自 20 世纪的后二十年,这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加深,由此髋关节镜成为内镜治疗关节疾病的一员。由于髋关节镜有着天然的优势,损伤小,恢复快,但对于髋关节镜的使用也是一定适应症,退变, 创伤引起的盂唇撕裂的处理、股骨髋臼的撞击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损伤、软骨炎、韧带损伤、弹响髋,关节囊损伤,复杂局部疼痛综合征 ( 反射性交感性萎缩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关节病、不明原因的髋关节疼痛,正是由于髋关节镜的器械限制和其一些较为复杂的髋关节疾病时,髋关节镜尤为不适合比如髋关节缺血性坏死,应力性骨折,髋关节融合等问题,关节镜贤弟显得力不从心,可以定义其为禁忌症 [5]。有报道称髋关节镜随访 3 年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术前,疼痛缓解率为 83.3%,关节活动改善率 85.1%,且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4 发展及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髋关节镜的应用也在进一步扩大。髋关节镜下能够对一些未被认识的髋关节的治疗 [6]。目前髋关节镜主要应用于股骨髋臼的撞击症,盂唇撕裂的处理、软组织的活检,韧带拉伤,肿瘤等,但仍然由于认知的不足,导致相应的适应症的范围较少 [7],只有耐心地详细的术前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和症状体征一致,再加上熟练的髋关节镜技术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效果,这些都缺一不可。当然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必不可少 [8]。有报道称研髋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不能因为其创伤小就忽视其康复训练,早期的肌肉主动被动训练,防止肌肉的萎缩,中后期髋膝关节的活动,包括适当行走训练,预防关节强制 [9-10]。
目前国内髋关节镜技术尚未普及,其原因有:(1)髋关节镜的手术器械需要特殊的配置;(2)对其适应症掌握还不够明确,包括对髋关节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关节镜的应用认知;髋关节镜技术的学习曲线较长,难以迅速掌握,国内已有学者开始髋关节镜手术,但是仍然会面对很多挑战。但笔者相信,髋关节镜会迅速崛起,髋关节镜技术必将在未来走向成熟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卫衡 , 于海洋 , 邹海鹏 , 等 . 玻璃酸钠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25(04):322-323.
[2]尹书东 , 唐本夫 , 尹新生 . 微创手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髋关节疾病 55 例临床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7):83-85.
[3]念吉文 . 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研讨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6(04):135-136.
[4]范小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观察[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25(12):1215-1216.
[5]骆立荣. 全髋置换治疗老年人髋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11(02):123-124.
[6]朱明 , 赵世新 . 关节镜手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J]. 中外医疗 ,2018,37(09):27-29.
[7]Jonathan D. Bartlett,John E. Lawrence,Vikas Khanduja. What Is the Risk Posed to the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During the Use of the Anterior Portal of Supine Hip Arthroscopy an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Anterior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and Related Surgery,2018,34(6).
[8]Bajwa A S,Villar R N. Arthroscopy of the hip in patients following joint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BRITISH VOLUME,2011,93(7).
[9]Bartlett Jonathan D,Lawrence John E,Khanduja Vikas. What Is the Risk Posed to the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During the Use of the Anterior Portal of Supine Hip Arthroscopy an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Anterior Approach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Arthroscopy :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2018.
[10]Danielle Lovett-Carter,Amritpal S. Jawanda,Ailish Hannigan. Meta- Analysis of the Surgical and Rehabilitative Outcomes of Hip Arthroscopy in Athletes With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J].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2018.
《髋关节镜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31/2018103104561349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