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对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联合治疗止血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3 10:34: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治疗止血的价值。

方法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止血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本文引用格式:周琴芳.观察对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治疗止血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70+147.

0引言

为了探寻一种更有效的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则旨在对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止血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起止日期是2017年5月-2018年5月,对象纳入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再用单盲法把5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28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为21-38岁,平均(31.19±2.64)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9.05±0.57)周。

观察组中年龄为20-37岁,平均(31.06±2.71)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39.12±0.69)周。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将患者的子宫提出且拉至对侧位置,保证缝扎处充分显露,观察患者子宫峡部两边的子宫动脉搏动情况,将其再下推到膀胱处,用可吸收线1-0将患者的子宫肌层做全层缝合,于血管内侧2 cm位置进针,行由前往后的贯穿缝合,要注意的是缝合时针不能穿透患者的子宫内膜层;随后由血管最外侧阔韧带无血管区域网线穿过后结扎,对侧结扎方法同于上述。

观察组患者接受的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同于对照组,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是把患者的子宫托出腹腔,术者用双手将患者的子宫进行适当的挤压,密切观察患者子宫体的出血状况,用可吸收线1-0给患者进行子宫肌层全层缝合,注意于患者的左侧下端离切缘3 cm位置进针,且于患者同侧的子宫切口上端3 cm位置出针;

轻轻的把缝线拉出再缝合2针即可,随后给患者进行子宫体中部至宫底垂直褥式缝合,缝合处要在肌层深处;行子宫浆肌层缝合,于患者的子宫切口左侧下端离切缘3 cm位置进针,并在同侧切口上端距左侧下端子宫边缘位置出针,再从左往右缝合1针后行对侧浆肌层垂直褥式缝合2针;给子宫加压后拉紧缝线并打结,保证患者的子宫体是纵向压缩状态,未见患者再出现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腹腔。
\
 
1.3止血效果评价标准。本次研究中参照参考文献[1]中的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已消失,阴道流血量≤50 mL/h,呈渐趋停止状,患者的尿量也已恢复正常,子宫收缩状况良好;有效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者部分消失,阴道出血情况显著改善;无效见患者的治疗情况未达到上述显效、有效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由于女性子宫体的血流有90%是来自子宫动脉,故而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后,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减少患者的子宫体血流量,血流速度也会随之减缓,此时的子宫肌层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状态,从而起到促子宫收缩的效果,也因此起到压迫血窦及持续止血的作用。

近年多个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来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不过此术式中使用的缝线容易滑脱,从而导致患者的子宫失去缝线的压迫性,这时便发生再次出血,患者因此出现腹腔中相关脏器病变的几率很大。

徐晓琴等人[2]的研究结果显示,改良B-Lynch缝合术及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的效果显著,患者均在30 min内迅速止血,且都保住了子宫,未见晚期产后出血和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71.43%高,与上述研究结果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治疗止
血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郑少海,张文琴.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术联合子宫B-Lynch缝合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71-172.
[2]徐晓琴,俞小英,何绍民.改良B-Lynch缝合术及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的体会[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09):627-6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