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在2017年12月,其均接受康复治疗,例数为100例,根据其康复的效果分组,即康复良好组(n=50)与康复无效组(n=50),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康复优良组患者的年龄<60岁、无骨折、无软组织损伤、关节固定合理、康复活动合理等的几率明显高于康复无效组(P<0.05)。结论对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临床应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干预,以此对其康复的效果作保证。
关键词:骨与关节损伤;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董亚莉.骨与关节损伤康复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510引言
骨与关节损伤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主要是在四肢、脊柱等中发生,其主要的损伤类型为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患者可出现疼痛、局部活动受限等表现,严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
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其需要较长时间康复,针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患者,其应实施相应的康复干预。本文主要对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作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其均接受康复治疗,例数为100例,根据其康复的效果分组,即康复良好组(n=50)与康复无效组(n=50),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00例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其年龄在16-82岁,平均(46.52±12.58)岁,其病程范围为5-14 h,平均(46.17±10.26)h。所有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在其治疗后,通过关节活动功能量表评价其康复的效果。
1.2方法。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为:
①保守治疗,西乐葆口服用药,每次剂量为2 g,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用药,每次剂量为0.628 g,每天治疗3次,连续实施12周的治疗;
②关节腔内对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2 mL,连续实施5周的治疗;
③关节镜手术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100 mL普鲁卡因(0.5%)+30 mg麻黄碱,实施关节腔内注射,以此对滑膜出血控制,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关节囊扩张,合理选择关节腔入路,将关节镜置入,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手术治疗;
④康复治疗和训练,手术或损伤后4周-6周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根究其具体的关节受损情况,给予被动运动、按摩、外固定等康复干预;手术或损伤后的1个月-3个月为其实施中期康复训练,此时为患者实施关节活动训练以及患肢主动训练;康复晚期,患者的骨折已经基本处于愈合的状态,此时实施康复锻炼,主要是促进其肌肉力量的增加,防止其痉挛的情况,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
1.3观察指标。对2组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骨折情况(有、无)、软组织损伤(有、无)、关节固定(合理、不合理)、康复活动(合理、不合理)。
1.4数据分析。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康复优良组患者的年龄<60岁、无骨折、无软组织损伤、关节固定合理、康复活动合理等的几率明显高于康复无效组
(P<0.05)。
3讨论
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其康复的效果与其骨折损伤程度、骨折类型等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为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其患肢解剖学特点、病情等,为其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以及治疗方案。本研究显示,康复优良组患者的年龄<60岁、无骨折、无软组织损伤、关节固定合理、康复活动合理等的几率明显高于康复无效组。
结果表明,年龄<60岁、无骨折、无软组织损伤、关节固定合理、康复活动合理对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包括肉芽修复、形成骨痂、塑形这三个阶段,在3个月-5个月左右,在此过程中,其骨折部位需要活动限制,经研究显示,运动、感染、营养状况、年龄等与其骨折愈合时间和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为其实施康复治疗[2]。
关节损伤包括关节内骨折、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囊损伤等,关节面若不平整,则会持续磨损其关节软骨,其关节韧带受到损伤,对其关节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滑膜损伤对会关节炎诱发,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3]。
软组织损伤康复情况与其固定器的具体使用情况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若其外固定器不当使用,则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在早期接受运动治疗,可对关节粘连和痉挛预防,将肌肉收缩力和萎缩所致的损失减少,从而为其恢复训练奠定基础。但是若患者过早接受运动训练,也会影响其康复的效果。
因此,临床应加强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康复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根据其分析的结果,尽量以合理的治疗、康复方案为其实施干预,提高其康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治疗以及功能锻炼干预,以此对康复的效果保证,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吴维国,黄斌,罗靖致,等.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53-56.
[2]刘克敏,刘四海,闵红巍,等.创伤后关节僵直康复治疗的长期性及其影响因素[C]//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2014:361-362.
[23徐云钦,李强,申屠刚,等.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4):19-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