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老年 OSAHS 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但由于患者及部分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诊断率偏低, 目前有相关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吸烟史与 OSAHS 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现尝试分析 HbA1c、吸烟史与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评估两者对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于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科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老年患者 102 例,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24 小时动态心电 图监测,并完善 HbA1c、空腹血糖等指标测定。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 )及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 OSAHS 合并房性 心律失常组 30 例和单纯 OSAHS 组 48 例。分析两组患者 HbA1c、吸烟史情况, 分别绘制 HbA1c、吸烟史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 曲线, 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 AUC )及最佳截断值;利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建模, 用保存的概率作为单独变量绘制 ROC 曲线, 分析两者联合预 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结果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组的年龄、空腹血糖、 HbA1c、左房前后径显著高于单纯 OSAHS 组(P<0.05 );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有关(P<0.05 ) ;空腹血糖与 HbA1c 呈正相关。吸烟史 与房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均呈正相关(P<0.05 )。 ROC 曲线显示, 联合诊断因子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 AUC 为 0.806,敏感度为 86.7%、特异度为 66.8% 。结论 HbA1c 和吸烟史对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对血糖控制不理 想且合并吸烟史的老年 OSAHS 患者进行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尽早发现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给予尽早干预治疗,从 而降低合并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糖化血红蛋白
The value of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smoking in predicting essenti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with atrial arrhythmia in elderly patients
GUO Na, YAN Xinxin, LI Xiangnan, YI Zhong
(Department of Geriatric, 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he incidence of OSAHS with atrial arrhythmia is high in elderly patient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screening in the elderly general outpatient and lack of clinical understanding by patients and some medical staff, the diagnosis rate is still insufficient. Releva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OSAHS with atrial arrhythm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and smoking. Now, we attempt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HbA1c and smoking for OSAHS with atrial arrhythmia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102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AHS treated at the Geriatrics Department of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the enrolled patients were calculated by polysomnography 24 hours Holter Monitor monitoring, HbA1c,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other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and the results of Holter Monitor, 3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SAHS with atrial arrhythmia group, and 4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SAHS group. The levels of HbA1c and smoking histo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of screening OSAH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arrhythmia were determined by HbA1c and smoking. And the diagnosis value of area under AUC and different cut-off value were calcula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ROC curve with the saved probability as a separate variable to analyze the AUC of the two combined diagnosis of OSAHS and atrial arrhythmia. Results The age, fasting blood glucose, HbA1c and 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the OSAHS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arrhythm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SAHS group (P<0.05). The history of smoking,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elated to the OSAHS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arrhythmia group (P<0.05).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HbA1c. Smoking histor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trial arrhythmi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P<0.05). The AUC of ROC curve for the combined factor diagnosis of OSAHS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arrhythmia was 0.806. The sensitivity was 86.7%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66.8%. Conclusion HbA1c and smoking history have a certain predictive value for OSAHS with atrial arrhythmia in elder patients,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Geriatrics clinic. The 24-hour Holter ECG is performed in elder patients with OSAHS who have poor blood glucose and smoking history, in order to intervene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reduce risk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Keyword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trial arrhythmia; Atrial fibrillation; Glycated hemoglobin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上出现气道反 复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 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 群的患病率为 2%~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升高趋 势,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 OSAHS 逐渐被认识并研究 [1]。 OSAHS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与心肌梗死、心 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密切相关,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率,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研究发现老年 OSAHS 患者 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升高 [2] ,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以房性 心率失常多见, OSAHS 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生心房颤 动 [3-5]。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 导致社会 及经济负担明显增大 [6] 。但目前由于我国不同地域医疗条 件的差异、患者及部分医护人员对疾病认识不足,尤其在 老年科普通门诊接诊患者时,由于问诊时间有限、老年患 者依从性差及随诊困难, 很难通过筛查的方式广泛开展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老年 OSAHS 患者是否合并心 律失常,往往导致漏诊现象。本研究试图分析糖化血红蛋 白、吸烟史与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估两 者对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使条件受限 地区能尽早筛查出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人群,并 尽早干预,从而降低房性心律失常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的 发生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 月 于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科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征的老年患者 102 例,年龄大于 60 岁并进行多导睡 眠监测(PSG)最终确诊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的患者 78 例,其中房性心律失常组 30 例,对照组 48 例。 OSAHS 诊断标准:根据 2011 年 OSAHS 诊断指南 [7] ,根 据病史、体征及多导睡眠监测仪(德国 SOMNO,国械 注进 20182212039,型号:SOMNO medics)监测结果,临 床有典型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日间嗜睡,Epworth 嗜睡量表评分 ≥ 9 分等症状,查体可见上气道任何部 位的狭窄及阻塞,呼吸暂停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 indes,AHI ) ≥ 5 次 /h;或对于日间嗜睡不明显(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评分 <9 分)者,AHI ≥ 10 次 /h,或 ≥ 5 次 /h,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 疾病、糖尿病和失眠等 1 项或 1 项以上 OSAHS 合并症。 排除标准:①中枢性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征;②合并严重感染、肿瘤、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疾病;③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④原发性鼾症、肥胖低通 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由心房引起的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房性心律失常包括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8]。 进行 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筛选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房性早搏大于 500 次 /24 h、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房性 心律失常组。通过电子病历 HIS 系统,收集所有患者一 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体质量 / 身高 2 )、高血压 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患者完善 睡眠监测前后 2 d 内抽取静脉血送检,包括血脂、空腹血 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本研究经航天中心医院医 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多导睡眠监测 所有患者均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 (德国 SOMNO,国械注进 20182212039,型号:SOMNO medics)进行整夜睡眠监测,检查当天禁饮酒、服用安 眠药、镇静药。监测时间为 22: 00 至次日 06: 00, 监 测时间 ≥ 7 h,监测每小时 AHI、睡眠效率、平均呼吸暂 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血氧低于 90% 时间百分比、夜间平均心率等参数,结果由有经验 的呼吸内科医师进行分析并出具报告,按 AHI 程度分为 轻度( AHI 5~15 次 /h)、中度( AHI 15~30 次 /h)、重度 ( AHI>30 次 /h)。
1.2.2 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 所有患者采用 24 h 动态心 电图监测,由心电图专科医师安装动态心电图电极片:充 分向患者解释具体操作过程,选择卧位,暴露心前区,正 确连接仪器和患者,记录患者 12 导联动态心电图 24 h, 记录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不受限制,维持患者一般日常 活动,即时记录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将患者书面描述的 速度设为 25 mm/s,心电图基线稳定,图像清晰,人工对 干扰伪差审核并排除干扰,全面分析获得的心电图像 [9]。
1.2.3 分组 将 78 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的老年患者按是否有房性心律失常,分为 OSAHS 合并房 性心律失常组和单纯 OSAHS 组,比较两组间患者一般资 料、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合并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资料准确录入 Excel 表中进 行管理。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 态分布的连续性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 检 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采 用 Pearson 相关分析,绘制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线性 曲线,并分析吸烟史与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的关系,最 终选定糖化血红蛋白及吸烟史作为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 心律失常的指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 算 ROC 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利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建模,用保存的概率作为单独变量绘制 ROC 曲 线,分析两者联合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价 值。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OSAHS 合并房 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38%( 30/78),其中以房性早搏最 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见图 1。
2.2 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 失常组中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左房前后径 显著高于对照组,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吸 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两组患者间性别、BMI、AHI、最低血氧饱和 度、嗜睡量表评分(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低密 度脂蛋白、糖尿病史、OSAHS 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1、表 2。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 蛋白呈线性关系,见图 2,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提示( r 值 =0.583,P<0.01 )两者呈正相关。吸烟史与房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 3。
2.3 糖化血红蛋白和吸烟史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 失常的 ROC 曲线 糖化血红蛋白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 AUC 为 0.704 ( 95% 置信区间: 0.577~0.831, P=0 .003 ),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73 .7%、70 .8%,糖化 血红蛋白对于诊断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是有诊断 效率的。吸烟史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 AUC 为 0.710 ( 95% 置信区间: 0.591~0.830,P=0.002),敏感 度、特异度分别为 73 .3%、68 .7%,吸烟史对于诊断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也是有诊断效率的。计算糖化 血红蛋白和吸烟史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联合诊断因子,联 合诊断因子 = 吸烟史 + 糖化血红蛋白 ×0.535/1.919,联合 诊断因子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 AUC 为 0.806 ( 95% 置信区间: 0.707~0.904,P=0.000),敏感度、特异 度分别为 86.7%、66.8%, 联合诊断的诊断效率最高, 见表 4、图 3。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房颤发病率及致残率明显升高, 90% 以上的房颤患者为 65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10] ,我国学者周 星佑等人的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对房颤的知晓率低、认 识不足 [11] 。国内多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OSAHS 在老 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12- 16] ,且 OSAHS 是心房颤动的独立 危险因素 [17], 可导致夜间间歇性缺氧及睡眠结构破坏, 加 重或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 [18]。国外多项研究也证实: 通过 持续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 治疗可降低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 [19],并能降低房颤射频消 融后的复发 [20]。国内学者赵兴胜等人 [21] 的研究表明, 老年 OSAHS 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 OSAHS 组( 71.8%对 53.3%, P<0.01 ) ,其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房性心 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房扑,过去 人们认为房性早搏是良性的,临床意义不大,但人们逐渐 认识到频繁的房性早搏可能是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发 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本研究关注于房性心律失常, 希望更早发现房颤或房颤前期。
OSAHS 与房性心律失常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如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6,22-25]。 本研究发现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与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有关,但并未发现性别、BMI、ESS、 低密度脂蛋白有相关性,考虑可能与本研究人群年龄均大 于 60 岁, 且部分研究对象合并营养不良、认知功能障碍有 关,因此在涉及营养状态及主观评估指标时与既往研究不 一致。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 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高于单纯 SAS 组, 血糖控制水平尤其 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多种心律失常症状相关,其机制可 能为高血糖导致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及自主 神经功能损伤, 引起心率变异 [26]。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患者是否曾经有糖尿病史与 OSAHS 患者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无关,但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 白水平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且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 蛋白之间呈线性相关。考虑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三个 月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本研究中选择糖化血红蛋白预测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 ROC 曲线, 其敏感度和特异 度分别为 73.7%、70.8% ,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吸烟是中国老年男性的主要死因之一,一项前瞻性研 究发现:吸烟可增加老年人群总死亡率及与烟草相关疾病 的死亡率 [27]。吸烟对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影响较大, 但 有 Meta 分析也发现吸烟与房颤的发生相关, 具有吸烟史的 人群与未吸烟人群相比, 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了 9%[28]。烟 草中的有害成分尼古丁可增加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促进 心房纤维化、直接阻断内在的 K+ 通道等, 这可能是烟草诱 发心律失常的机制。本研究同样发现吸烟史与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均呈正相关。以 吸烟史预测老年 OSAHS 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 ROC 曲线下 面积为 0.710, 敏感度 73.3%, 特异度 68.7%, 具有一定的 预测价值。
4 结论
本研究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和吸烟史 均是老年 OSAHS 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通 过回归建模,测定两者的联合诊断因子,绘制联合诊断因 子预测的 ROC 曲线,联合诊断因子最佳截断值为 0.533,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6.7%、66.8%,优于单指标预测价值。因此,我们建议在老年科门诊,对血糖控制不理想且 合并吸烟史的老年 OSAHS 患者常规进行 24h 动态心电图 筛查,以尽早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尤其心房颤动, 并尽早给予干预治疗,可能是一种更安全和无创伤的预防 和治疗房颤的方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少,需 大样本资料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MOULA A I, PARRINI I, TETTA C, 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nd atrial fibrillation[J]. J Clin Med, 2022, 11(5): 1242.
[2] 杨景宁 , 肖玉梅 , 徐国帆 , 等 .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02, 21(15):333-335.
[3] GAMI A S, PRESSMAN G, CAPLES S M, et al. Assoc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 Circulation, 2004, 110(4):364-367.
[4] HUANG B, LIU H, SCHERLAG B J, et al .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Neural mechanisms and emerging therapies[J].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21, 31(2): 127- 132.
[5] PERGER E, PENGO M F, LOMBARDI C. Hypertens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s it a menopause issue[J]. Maturitas, 2019, 124: 32-34.
[6] SHAMLOO A S, DAGRES N, ARYA A,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view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J]. Rom J Intern Med, 2019, 57(2): 99- 109.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 (2011 年修订版 )[J]. 中华结核和呼 吸杂志 , 2012, 35(1): 9- 12.
[8] 姚焰 . 2019 EHRA 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管理的专家共识解读 [J]. 中国循环杂志 , 2019, 34(S1): 31-33.
[9] 王斌 , 喻卓 . 诊断学基础 [M]. 昆明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14: 351. [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 )[J]. 中国心血管杂志 , 2019, 24(1): 24-56.
[11] 周星佑 , 于霞 , 孙卫莉 , 等 . 社区老年人对于心房颤动疾病认知的质性研究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22, 36(1): 53-55.
[12] 何权瀛 . 我国睡眠呼吸学科在探索中前行 [J]. 医学研究杂志 ,2014, 43(1): 1-2.
[13] 李默 , 王蕤 , 李华瑞 .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及睡眠监测特点总结 [J]. 贵州医药 , 2022, 46(4): 598-599.
[14] 孙颖 , 王昕 , 杨琼琼 , 等 . 老年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认知度的城乡差异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9, 39(5): 1220- 1222.
[15] 谢香荣 , 李会琳 , 王青 , 等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老年人 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医学 杂志 , 2019, 38(10): 1126- 1130.
[16] 刘聪 , 蒋军广 , 张艳梅 , 等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合征临床及睡眠监测特点分析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7, 37(7):1677- 1679.
[17] TRAAEN G M, AAKERØY L, HUNT T E, 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arrhythmia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leep Apne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1, 204(5): 573-582.
[18] 王维维 , 英俊岐 , 高春燕 , 等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2017, 32(7):730-732.
[19] HOLMQVIST F, GUAN N, ZHU Z, et al. Impac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Results from the Outcomes Registry for Better Informed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BIT-AF)[J]. Am Heart J, 2015, 169(5): 647-654.
[20] PATEL N, DONAHUE C, SHENOY A, 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arrhythmia: A systemic review[J]. Int J Cardiol, 2017, 228: 967-970.
[21] 赵兴胜 , 斯琴高娃 , 王红雨 , 等 . 老年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26(5): 348-350.
[22] PANCHAL G, MAHMOOD M, LIP G. Revisiting the risks of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 narrative review. Part 2[J]. Kardiol Pol, 2019, 77(5): 515-524.
[23] KHALIL M, POWER N, GRAHAM E,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and diabetes outcomes - A systematic review[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0, 161: 108035.
[24] TETTA C, MOULA A I, MATTEUCCI F,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J]. Clin Res Cardiol, 2019, 108(7): 730-740.
[25] JORDAN A S, MCSHARRY D G, MALHOTRA A. Adult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 Lancet, 2014, 383(9918): 736-747.
[26] 葛莎莎 , 程嘉萍 . 2 型糖尿病对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影响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2, 32(2): 154- 156.
[27] 何耀 , 林大庆 , 石丘玲 , 等 . 老年人吸烟及戒烟与相关死亡的前瞻性研究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2(3): 31-34.
[28] AUNE D, SCHLESINGER S, NORAT T, et al. Tobacco smoking and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Eur J Prev Cardiol, 2018, 25(13): 1437-14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