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 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 [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室舒张期内 径(LVEDD)] 水平、6min 步行距离、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和健康行为 [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 Ⅱ (HPLP- Ⅱ)] 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 6 min 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 LVEDD 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健 康责任、人际关系、运动、营养、压力管理和自我实现等 HPLP- Ⅱ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能可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评分, 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 康复训练。
【关键词】 康复训练;认知干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负性情绪;健康行为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WANG Xiaoying
(The 7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Jul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the 6-min walking distance,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he health behavior scor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II (HPLP-II)]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LVEF and the 6-min walking dist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LVED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HPLP-II scores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xercise, nutrition, stress management and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health behavior score,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 levels,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Negative emotion; Health behavior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持续发 展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可引起心肌重构,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1-2] 。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 心功能 [3] 。常规护理忽视了患者的认知干预,使其 不能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降低整体干预效果 [4-5] 。有研究认为,康复训练结合认知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效果 [6]。本文观察认知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在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 ·心血 管分册》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7] ;符合《慢性心力 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8]; 冠心病已得到控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Ⅱ ~ Ⅲ级; 无恶性心律失常。排除标准: 有精神疾病;意识模糊,无法正常交流;合并严重 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通过(批准文号:2022-0819001)。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 32 例, 女 28 例; 年龄 40~76 岁, 平均(58.68±1.25) 岁; 病程 1~11 年, 平均(7.22±0.34) 年;NYHA 心功 能分级:Ⅱ级 35 例,Ⅲ级 25 例。对照组男 31 例, 女 29 例; 年龄 41~77 岁, 平均(58.47±1.23) 岁; 病程 1~12 年, 平均(7.36±0.45) 年;NYHA 心功 能分级:Ⅱ级 34 例,Ⅲ级 2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1)步行 试验。让患者在平直走廊上步行 6 min,记录所走 距离。第 1 周:每天行走首次评估时 6 min 步行距 离; 第 2 周: 行走距离为首次评估时 6 min 步行距 离的 2 倍, 可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行走距离。(2) 打太极拳: 第 1 周 15 min/d, 第 2 周 30 min/d, 可 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3)热身运动。患者训 练开始前、结束后均进行 5 min 热身运动,在训练 过程中,若发生跌倒、呼吸困难等意外情况,立刻 停止训练,并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1) 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利用多媒体 课件、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内容包括冠心病慢性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等,加强患 者对疾病的认知。(2)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述药 物种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 反应等,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通过设置 手机闹铃提醒、手机备忘录、桌面卡片提醒等方式按时用药;对于服用多种药物患者,采用药物提示 卡标注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3)心理指导。指导 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听音乐来调节心情,鼓励患者 进行有氧运动, 如八段锦、打羽毛球等, 30 min/ 次, 5~7 次 / 周。(4)疾病知识指导。采用讲座、一对 一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患者讲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 疾病的影响, 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 遵循低盐、 低脂的饮食原则,戒烟戒酒。(5)同伴教育。邀 请康复效果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患者,讲述 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帮助患者 建立自信心;引导病友之间相互开导、交流,进行 患者之间的疾病相关知识交流;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心电图、血压、血糖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 标水平。于干预前、干预 1 个月后采用心脏彩超(江 苏佳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型号: JH-970C, )检 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2) 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 1 个月后 6 min 步行距离。 6 min 步 行 试 验: 开 始 前 让 患 者 休 息 5~10 min, 然后在平直走廊上行走, 记录患者 6 min 步行距离。 (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于干预前、干 预 1 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 SA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评 估 患 者 焦 虑、 抑 郁 程 度,SAS 包 括 20 个条目,总分 100 分,其中 50 分以下为正 常,50~60 分为轻度焦虑,61~70 分为中度焦虑, 70~100 分为重度焦虑, 得分越高, 焦虑程度越严重; SDS 共包括 20 个条目, 总分 100 分, 53 分为分界值, 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 ≥ 73 分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9-10]。
(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于干预前、干 预 1 周后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 Ⅱ(HPLP- Ⅱ)评估患者健康行为, 包括压力管理、自我实现、 营养、健康责任、人际关系、运动等 6 个维度,共52 个条目,每个条目 1~4 分,得分越高,健康行 为越好 [1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 两组 LVEF 和 LVEDD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 LVEF 水平均高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LVEDD 水平 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6min 步行距离比较 干预 前,两组 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干预后,两组 6 min 步行距离均大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干预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干预后, 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干预前后 HPLP- Ⅱ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运动、营养、压力管 理和自我实现等 HPLP-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两组健康责任、 人际关系、运动、营养、压力管理和自我实现等 HPLP- Ⅱ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多发于中老年人,影响患者的 运动耐量 [12] 。临床常采用有氧运动进行康复训练, 可以提高患者心肺功能,缓解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等状况,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但忽视了患者认知 方面的教育,导致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较 少, 不利于规避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影响训练效果。 已知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患者干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 LVEF 水平 和 HPLP- 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距离 大于对照组,LVEDD 水平、SAS 和 SDS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认知干预中健康教育通过多 媒体课件、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的发生病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等,让患者全 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使患 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14] ,还可减轻由于 对疾病知识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恐惧、抑郁情绪, 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听音乐以 调节心情,显著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用药指导中让 患者通过设置手机闹铃提醒、备忘录、桌面卡片提 醒等方式提示用药,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快疾病 康复速度;多种措施联合,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显著改善心功能 [15-16]。
综上所述,认知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能可提高冠 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改善心功能 指标水平,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康复 训练。
参考文献
[1] 胡大勇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血浆BNP 影响及疗效观察 [J]. 心理医生,2016,22(30):139-140.
[2] 谢静,刘惠珍 .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67-68.
[3] 蒲佳 . 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双足与保健,2017,26(18):83-84.
[4] 胡江乔,李贵华,宋丽芬,等 . 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8):2837-2839.
[5] 何飞, 周新浪, 陈达开, 等 . 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41(1):58-60.
[6] 蔡蕾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 30(11):2103-2105.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 冠心病康 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4):267-275.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1076-1095.
[9] 季燕华 .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4):541-544.
[10] 段泉泉,胜利 .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11] 曹文君,郭颖,平卫伟,等 . HPLP- Ⅱ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3):286-289.
[12] 黎洁雯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1):2540-2541.
[13] 刘漩,龚佳青 . 干预性护理对高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心肌损伤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实用心 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383-385.
[14] 姜玉红, 钱叶红,赵燕,等 .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42(10):1404-1407.
[15] 张迪,武彩绵,王兰,等 .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J]. 贵州医药,2019,43(12):1999-2001.
[16] 周友根,宋平,邓晓剑,等 . 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及运动处方依从性的影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4):369-3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