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液体负平衡管理在感染性休克(SS)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60 例 SS 合并 AL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液体 出入平衡或适当正平衡管理,研究组实施液体负平衡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 中心静脉压(CVP) 、平均动脉压(MAP) 、 心脏指数(CI) ] 水平、肺功能指标 [ 氧合指数(PaO2/FiO2 ) 、血管外肺脏水指数(ELWI) ] 水平、症状评分 [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 量表(APACHE Ⅱ)] 及预后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 CVP、C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 MAP 水平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 PaO2/FiO2、ELWI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 APACHE Ⅱ评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 MODS 发生率、28 d 病死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液体负平衡管理应用于 SS 合并 ALI 患者, 可提高其心肺功能水平, 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预后恢复,其效果优于液体出入平衡或适当正平衡管理。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液体负平衡;心功能;肺功能;早期复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negative fluid balance in early resusc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combined with acute lung injury
BAI Yan
(Dadong First Branch of Shenyang First Aid Center, Shenyang 110006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negative fluid balance in early resusc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SS) combined with acute lung injury (ALI).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with SS combined with ALI who wer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luid in and out balance or proper positive balance manage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negative fluid balance management.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 level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cardiac index (CI)],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levels [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LWI)], the symptom scor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 II)] and the prognosis recovery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VP and CI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level of MAP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PaO2/FiO2 and ELWI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PACHE II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the ICU stay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MODS and 28-day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The negative fluid balance manage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SS combined with ALI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promote the prognosis recover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fluid in and out balance or proper positive balance management.
【Key words】 Septic shock; Acute lung injury; Negative fluid balance; Cardiac function; Pulmonary function; Early resuscitation
感染性休克(SS)是指微生物、病菌、毒素侵 袭导致的脓毒症休克, 25% 的 SS 患者并发急性肺损 伤(ALI) ,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1] 。早期目标导向 (EGDT)治疗此病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但过度补给液体会加重患者心肺负担,造成肺间质及肺泡水肿, 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 不利于控制感染 [2]。液体负平 衡管理为新型液体管理模式,可有效稳定机体循环, 减轻炎症反应, 保护肺功能 [3]。本文观察液体负平衡 管理在 SS 合并 ALI 患者早期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 SS 合并 AL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脓毒症 / 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中 SS 相关诊断标准 [4] ;发病时间 <72 h;符合《急性肺损伤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06) 》中 ALI 相关诊断标准 [5]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PACHEⅡ)评分≥ 8 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 合并血液透析史;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液体复苏禁忌证;预计生 存时间 >6 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 龄 24~60 岁,平均(40.28±7.12)岁;病程 1~5 h, 平均(1 .81±0.33) h。研究组: 男 16 例, 女 14 例; 年龄 23~58 岁, 平均(39.43±6.74)岁;病程 1~6 h, 平均(2.72±0.3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 吸,维持机体循环稳定,符合器官灌注指征,入 院 6 h 内给予 EGDT 治疗,复苏目标为平均动脉压 (MAP) ≥ 65 mmHg(1 mmHg=0.133 kPa), 中心静 脉压(CVP)8~12 mmHg, 尿量≥ 0.5 mL/(kg ·h); 入院 6~24 h 给予液体控制性复苏, 使 MAP、CVP 保持在正常目标范围内,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液体出入平衡或适 当正平衡管理, 前 24 h 液体总量为 -100~100 mL, 同时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控制血糖等对症 治疗。
研究组实施液体负平衡管理。前 24 h 液体总 量为 -500~-300 mL,7 d 内总量小于体质量的 5%。 两组均连续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 标水平。采用 PiCCO plus 容量监护仪(浦讯医疗系 统有限公司 PULSION Medical Systems SE, 国械注 进 20153074009)检测 CVP、MAP 及心脏指数(CI) 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 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 )水平, 血管外肺脏水指数(ELWI)水平与心功能检测方 法相同。(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采用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PACHE Ⅱ) 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总分 71 分,分数越高健 康状况越差、病情严重程度越高。(4)比较两组 预后恢复情况,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 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 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CVP、MAP、C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 治疗后, 两组 CVP、CI 水平均低于 治疗前,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两组 MA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PaO2/FiO2、ELW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PaO2/FiO2 、ELWI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 组 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疗后, 两组 APACHE Ⅱ评分均低 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预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 间、ICU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 两组 MODS 发生率、28 d 病死率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SS 是 ICU 常见危重症疾病, ALI 为其常见并 发症,患者临床表现为血流分布异常、动静脉循环 短路、机体循环功能障碍等症状,病情发展可导致 全身感染引起脓毒血症,损害机体多器官甚至导致 器官衰竭 [6] 。已知发病早期机体因释放大量炎性因 子诱发炎症反应, 导致大量血清蛋白进入组织间隙, 从而导致血容量下降,引发微循环障碍 [7] 。液体复 苏可改善机体微循环、脏器血流灌注,减轻机体炎 症反应,降低 MODS 发生风险,但补液过度会导致 液体正平衡,引起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不利于肺功 能恢复,不利于控制感染 [8-9]。
已知液体负平衡管理可抑制血清蛋白外渗,利 于组织间隙液体吸收,还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 应,改善氧合指数,降低肺水肿发生风险,保护 肺功能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 CVP、 C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 MAP 水平低于对照组, PaO2/FiO2、ELWI 水平高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为当液体出入负平衡时,毛细血管内 血清蛋白向外渗出,血管内渗透压增高,血管外压 降低,血管内血清胶体渗透压升高,利于第三间隙 液体回流血管,减轻肺水肿,提高肺顺应性,减小 氧弥散距离,改善心肺功能 [11-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 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 机械 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为液体负平衡管理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患者心肺 功能, 在心肺交互协同作用下, 促进患者早期复苏,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健康 状态和预后情况 [13]。已知早期液体复苏和后期液体 管理能够降低病死率 [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 MODS 发生率、28 d 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且随访时间 较短有关,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延长随访时 间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液体负平衡管理应用于 SS 合并 ALI 患者, 可提高其心肺功能水平, 改善临床症状,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预后恢复,其效果优于液 体出入平衡或适当正平衡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玉丹,梁梅兰,吴美景,等 . 呼吸阶梯化管理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 学,2021,33(3):334-337.
[2] 原娇娇,杨晓玲,袁琪茜,等 . 基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超声引导下液体复苏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复苏效果的系统评价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1):118-120.
[3] 赖隆健,黄楚茹,梁秋波 . 液体负平衡管理对合并急性肺损伤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33):49-51.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 脓毒症专业委员会 . 中国脓毒症 / 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2018)[J] .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9):741-756.
[5]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 急性肺损伤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与治疗指南(2006)[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 430-435.
[6] 白静,戈艳蕾,孙玉伟,等 . 重症超声联合迷你容量负荷对 ICU 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管理的指导意义 [J]. 中国 临床研究,2020,33(7):935-939.
[7] 胡妙仙,林根友,林相彬,等 . 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 患者运用液体负平衡对其早期复苏和预后的影响 [J]. 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1000-1003.
[8] 戴春 . 液体负平衡管理对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肺损伤患者心肺 功能指标转归影响分析 [J]. 陕西医学杂志,2018,47(4): 442-444.
[9] 刘运萍,刘玲,曾裕心 . 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 [J]. 全科护 理,2019,17(33):4182-4184.
[10] 高翔,明自强 . 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液体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1): 33-36.
[11] 马爽,张汝敏,王世富,等 . 用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指导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 学,2017,29(6):486-490.
[12] 朱轶,张忠满,邓晴,等 . 液体负平衡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8):1053-1058.
[13] 辛可可,庞锋,孙俊丽,等 . 适度液体负平衡在脓毒性休 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24(2):148-151.
[14] 李红森,梁秋波 . 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 患者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6):182-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