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 )分级、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癌患者不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 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发现的 100 例乳腺包 块患者( 100 个包块)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且进行 BI-RADS 分级,所选患者临床病历完整,且穿刺活 检或术后病理已证实包块性质。统计乳腺包块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比较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 分析良恶性乳腺包块与超 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结果 100 例乳腺包块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33 例为良性病变, 67 例为恶性病变; 100 例乳腺包块患者经 BI-RADS 分级结果显示 3 级、 4 a 级、 4 b 级、 4 c 级、 5 级分别为 30 、27 、10 、9 、24 例; 100 例乳腺包块患者经 BI-RADS 分级结果显 示,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90.91% ,对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95.71% ;恶性包块中边界不清、直 径 ≥ 2 cm、钙化、血流Ⅱ级或Ⅲ级、纵横比 ≥ 1、后方回声逐渐衰减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包块(均 P<0.05 )。 结论 临床上应用超声 BI-RADS 分级并结合声像图表现能够提高乳腺包块的定性诊断,更为准确地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进而可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提 供一定参考,减少超声医师的主观判断,增加医师客观判断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乳腺癌 ;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超声 ; 病理分型
Relationship research among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ultrasound BI-RADS grading and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UO Ruifang1, WANG Fu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Huhhot First Hospital,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31, China; 2. Department of Function, Huhhot the third Hospital, Huhhot, Inner Mongolia 01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ltrasound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grading,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and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pla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es (100 masses) found du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Huhhot First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BI-RADS grading was performed,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complete and the breast masses nature were confirmed by puncture biopsy or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breast masses were counted; the result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breast mass were compared; the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mas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es showed that, 33 cases were benign lesions and 67 cases were malignant lesions; the BI-RADS grading results of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es showed that, 30, 27, 10, 9, and 24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grade 3, grade 4 a, grade 4 b, grade 4 c, and grade 5,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BI-RADS grading of 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es showed that,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benign breast lesions was 90.91%,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was 95.71%; the proportions of unclear boundary, diameter ≥ 2 cm, calcification, with Ⅱ or Ⅲ blood flow grade, aspect ratio ≥ 1 and backward echo attenuation in malignant mass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benign masses (all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BI-RADS clas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can improve 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breast masses, analyze the nature of the malignant breast masses more accurately, which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treatment scheme, reduce the subjective judgment of ultrasound doctors, increase objective basis ofjudgment, help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
Keywords: Breast cance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出乳房肿 块、疼痛、乳头血性溢液等症状,且在确诊时患者病情多 已发展至晚期,进而出现癌细胞远处转移的现象,导致全 身的多器官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 此,临床对于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彩 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其具有无 创、方便、可重复检查等特点,临床医师可从病灶大小、 形态、边缘、包膜等方面对乳腺占位病变进行描述,直观 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性质及内部回声,从而观察肿块 的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师对于肿块边缘及包膜的 判定易受图像和临床经验的影响 [1-2]。乳腺影像报告和数 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可为乳腺癌病变的规范化与 标准化提供参考,对乳腺癌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 指导价值 [3-4]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 BI-RADS 分 级、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癌患者不同的病理分型之间的关 系,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现将研 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00 例乳腺包块患者 ( 100 个包块)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 22~74 岁,平均 ( 54.94±6.63 )岁;病程 3 个月 ~3 年,平均( 1.56±0.22 ) 年。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且进行 BI-RADS 分级,所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且穿刺活 检或术后病理已证实包块性质。纳入标准:符合《实用乳 腺病学》 [5]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临床触诊发现乳腺肿块 并疑似乳腺癌病变者;经常规超声提示有乳腺实质性占位 病变者等。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有抗肿瘤治 疗史者;有胸部手术史者等。本研究经呼和浩特市第一医 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有 限公司,型号:EPIQ5)进行乳腺检查,首先,患者保持平 卧位,将双臂上举后充分暴露患者的胸部及腋下部位,探 头频率设定为 4~13 MHz,乳腺各象限部位进行探查并对 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边界、有无包膜等进行记 录,同时需对病变周围和内部血流情况,病变内部和后方 回声,有无钙化及腋窝有无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检测。
1.3 BI-RADS 的分级标准 ①不确定乳腺疾病,同时需 联合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即为 0级;②经由超声检查并无明显的结构性紊乱,且未出现可疑性病 变,无恶性病变可能性即为 1 级;③经由超声检查显示单 纯的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腺假体植入等良性病变,无 恶性病变可能性即为 2级;④超声检查显示实性椭圆形纤 维腺瘤,边界清晰,纵横比 <1,多发性复杂囊肿、瘤样 增生结节,恶性的可能性 <2% 即为 3 级;⑤经检查显示 不符合全部超声图像的纤维瘤与其他良性病变,可疑恶 性,恶性风险为 2%~94% 即为 4 级,其中 4 a 级恶性风险 为 2%~10%;4 b 级恶性风险为 >10%~50%;4 c 级恶性风 险为 >50%~94%,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恶性风险≥95% 即为 5 级 [6]。
1.4 观察指标 ①乳腺包块患者病理分型检查结果,包 括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乳 腺增生结节、纤维腺瘤、其他。②比较乳腺包块患者 BI-RADS 分级与病理分型结果。诊断符合率 = 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 / 检出总例数 ×100%。③分析良恶性乳腺包块 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主要涉及肿块边界、直径、钙 化情况、血流信号、纵横比、后方回声等方面,其中血流 信号 0级:彩色多普勒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彩色 多普勒肿块内见 1~2 个点状血流信号; Ⅱ级:彩色多普勒 肿块内见几条血管或 3~4个点状血流信号; Ⅲ级:彩色多 普勒肿块内结节丰富,见 4 条以上的小血管 [7] 。④分析乳 腺包块典型病例的超声影像学图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表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100 例乳腺包块患者中共检出 100 个病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显示,其中 33 例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增生结节 17 例, 纤维腺瘤 9 例,其他 7例; 67 例为恶性病变,包括 49 例 浸润性导管癌,12 例导管原位癌,6 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2.2 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100 例乳 腺包块患者经 BI-RADS 分级结果显示 3 级、4 a 级、4 b 级、4 c 级、5 级分别 30、27、10、9、24 例;经 BI-RADS 分级结 果显示,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为 90.91%,对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95.71%,4 a 级中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4 b 级中浸润 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导管原位癌; 4 c 级中浸 润性微乳头状癌; 3 级中乳腺增生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见表 1。
2.3 乳腺包块良、恶性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关系比较 恶 性包块中边界不清、直径≥ 2 cm 、钙化、血流Ⅱ级或Ⅲ 级、纵横比≥ 1、后方回声逐渐衰减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 性包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4 乳腺肿块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 患者 1 ,女性,40 岁,病理浸润性导管癌,现病史:本次体检无不适,例 行年度体检,乳腺筛查过程中发现右乳 10 点位距乳头25 mm 处见大小约 13.9 mm×9.7 mm×8.4 mm 回声极低结 节,纵横比 >1,结节周见毛刺样图像改变,与周围组织 分解欠清。彩色多普勒显像:其内及边缘见血流信号, 血流阻力指数: 0.7 ;超声提示:右乳 10 点位实性结节 BI-RADS 4 c 类,见图 1。患者 2,女性,64 岁,乳腺增生 结节,检查所见:双侧乳腺外形、轮廓基本正常,乳腺腺 体回声均匀,腺体导管不扩张,右乳内上象限可见大小约4.9 mm×3.6 mm 的低回声结节。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 巴结回声。超声提示:右乳实性结节 BI-RADS 3 级,见 图 2。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于 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增殖失 控,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浸润性癌、乳头状癌 等,多数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 康。因此,临床对乳腺癌及早发现、诊断及治疗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 准,通过病理检查一方面能够明确疾病的类型,另一方面可对其临床分期情况提供指导,进而能够为患者判断并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病理检查环节较多,且具有创 伤性 [8-9]。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检查等特点,经由 超声检查能够对肿瘤的大小、位置等进行准确诊断;同时 采用该检查方法能够显示出具体的形态学表现,包括形态 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发生微小型钙化、低回声病变等;另外呈恶性生长的肿瘤组织经由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较为丰 富的血流状况 [10- 12] 。但临床上仅依据超声检查易出现漏诊 或误诊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部分临床医师进行超声检查 的熟练程度或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其检查结果容易受到 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在此基础上采用BI-RADS 系统进行分 级筛选,此操作主要根据超声图像中肿块的形态、边缘、 内部回声、纵横比、后方回声等进行 BI-RADS 分级定性, 可使乳腺肿块的分级标准化、规范化,从而降低诊断的主 观性;同时通过观察肿块内血流情况,可有效提高诊断准 确率。相较于单独超声检查,通过 BI-RADS 的不同分级 情况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估,利 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恢复 [13- 15] 。本研究结果 显示,超声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90.91%,对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 95.71%,表明 超声乳腺 BI-RADS 分级诊断可明显提高乳腺结节的定性 诊断,较为准确地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与病理诊断 符合率较高。
通过超声声像图显示出的不同征象能够反映乳腺癌患 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其中良性病变边界清晰、包膜完整、 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呈膨胀性压迫;而恶性包块由于生长 速度快,其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边界不清,呈蟹脚或毛 刺状;钙化病灶主要是由于恶性包块易发生组织溶解及局 部性坏死进而导致部分钙盐的沉积;肿瘤细胞在增生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使超声声能衰减,其组织内变性 坏死程度越高,则钙化越严重,出现的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的情况越明显;此外,恶性包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 营养供给,肿瘤细胞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刺激 生成大量新生血管,因此恶性包块中血流Ⅱ级或Ⅲ级的占 比高于良性包块;恶性包块多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可 沿着组织间隙延伸于各个方向,从而使原有组织被破坏, 使纵横比增大 [16- 18] 。结合不同病灶的声像图特征能够辅助 发现恶性病灶的特点及变化情况,减少超声医师的主观性 判断,提升整体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等现象的 发生,并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疗提供指导 [19-20] 。本研究结 果显示, 恶性肿块在边界不清、直径≥ 2 cm、钙化、血流Ⅱ级或Ⅲ级、纵横比≥1、后方回声衰减方面的患者占比 均高于良性包块,表明乳腺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可以指导 BI-RADS 分级对病灶的具体分级, 进而提高乳腺癌的诊断 准确率。
综上,临床上应用超声 BI-RADS 分级并结合声像图 表现能够提高乳腺结节的定性诊断,较为准确地分析乳腺 肿块的恶性特征,进而可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 参考,减少超声医师的主观判断,增加医师客观判断的依 据,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高军喜 , 王颖鑫 , 王雅婷 , 等 . 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18, 34(6): 488-491.
[2] 徐园园 , 鲁鹏聪 . 乳腺X 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7, 27(3): 563-565.
[3] 倪暾 , 王玲 , 詹小林 , 等 . 乳腺癌超声 BI-RADS 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2019, 35(5): 518-521.
[4] 杨永雁 , 阎辉 . 乳腺癌超声 BI-RADS 分类的临床价值及误诊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17, 46(8): 886-888.
[5] 雷秋模 . 实用乳腺病学 [M]. 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2: 1-2. [6] 张志斌 , 吴晓 . 超声 BI-RADS 分级标准在乳腺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J].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15, 38(4): 316-318.
[7] 郑超, 苏娟, 盛杰鑫, 等 . 乳腺癌患者病灶血流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表观弥散系数与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J]. 陕西医学杂 志 , 2021, 50(12): 1521- 1524.
[8] 李佳伟 , 时兆婷 , 侯英敏 , 等 . 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基础 [J]. 中国癌症杂志 , 2019,29(1): 37-44.
[9] 肖永波 , 张晓 , 黄小杏 . 组织学病理学和分子分类对乳腺癌的病理诊断价值 [J]. 实用癌症杂志 , 2015, 30(3): 341-344.
[10] 詹韵韵 , 彭梅 , 姜凡 .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学基础 对照分析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20, 36(4): 369-373.
[11] 严丽霞 , 黄备建 , 刘利民 , 等 . 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及乳腺专用伽玛显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J]. 中华超 声影像学杂志 , 2018, 27(4): 223-327.
[12] 俞秋雨 , 方开峰 , 王燕 , 等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弹性成像 与 X 线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J]. 实用放射学杂志 , 2020,36(10):1663- 1665.
[13] 刘迎春, 陈林, 庞芸, 等.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冠状面特征联合超声 BI-RADS 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0, 31(11): 788-792.
[14] 何颖韬 , 周海萍 , 谢丽丹 , 等 . 乳腺癌超声 BI-RADS 分级与病理 分型及免疫组化的比较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18, 56(2): 96- 99, 169.
[15] 谷云芝 , 左莉莉 , 王文娟 , 等 . BI-RADS 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 应用 [J]. 山东医药 , 2015, 55(27): 54-55.
[16] 季宇 , 李丽 , 候小霞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诊 断和乳腺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17, 46(12): 1702- 1703.
[17] 王蓓 , 周娜 .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对判断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 移的临床价值 [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2017, 38(10): 655-659.
[18] 李秀英 . 超声弹性诊断在 82 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 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2018, 22(3): 66-68.
[19] 焦玲玲 , 桂琳 , 孔祥海 .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免疫组化关系的研究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 2019, 38(4): 369- 372.
[20] 邓丽丽 , 胡谢 , 王依宁 , 等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 查在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8, 22(12): 2133-2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