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RI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0 14:04: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 MRI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结果与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 顾性分析蒙自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疑似 80 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 MRI 检 查后行关节镜检查,  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  比较 MRI 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分级情况及阳性检出情况;  并分 析 MRI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 结果   80 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80 个前交叉韧带)经关节镜检查显 示,  诊断出 0 级 18 个,  确诊Ⅰ级 5 个、Ⅱ级 19 个、Ⅲ级 20 个、Ⅳ级 18 个;经 MRI 检查显示,  诊断出 0 级 19 个,  确诊Ⅰ级 3 个、Ⅱ级 18 个、Ⅲ级 21 个、Ⅳ级 19 个;  80 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 160 个半月板)经关节镜检查显示,诊断出 0 级 39 个,确诊Ⅰ级 19 个、Ⅱ级 21 个、Ⅲ级 41 个、Ⅳ级 40 个;经 MRI 检查显示,  诊断出 0 级 39 个,  确诊Ⅰ级 19 个、Ⅱ级 22 个、Ⅲ级 42 个、Ⅳ级 38 个; MRI 和关节镜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MRI 诊断膝关节前交叉 韧带损伤的特异度为 72.22%,  灵敏度为 90.32%,  准确度为 86.25%,  阳性预测值为 91.80%,  阴性预测值为 68.42%;  MRI 诊断膝关节半月 板损伤的特异度为 89.74%,  灵敏度为 96.69%,  准确度为 95.00%,  阳性预测值为 96.69%,  阴性预测值为 89.74% 。结论   MRI 对膝关节前 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膝关节 ;  前交叉韧带损伤 ;  半月板损伤 ;  核磁共振成像 ;  关节镜

  膝关节损伤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前交叉韧带损 伤、半月板损伤最为常见。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 重要的韧带之一,可发挥维持膝关节前向稳定的作用;此 外,其还可限制胫骨前移、内旋、过伸的状态。半月板是 膝关节里的纤维软骨结构,在维系膝关节生物力学中具有 关键作用,发挥保护关节软骨、承担膝关节负荷力、维持 膝关节形态及功能稳定的作用。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半 月板出现损伤时,患者可表现出膝关节处剧烈疼痛、膝关 节活动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不 同类型的膝关节损伤治疗方案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 早期诊断对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作出评估,有 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关节镜检查 可通过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而对损伤情况作出准确诊 断,是临床中诊断膝关节损伤的金标准,但应用关节镜 诊断时,操作步骤繁杂,对医师熟练度要求高,且其属 于有创的检查手段,对患者机体有一定破坏性,因此实 际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 [1]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 MRI 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快 速扫描、无放射性、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等优势,且为 无创检查技术,可在膝关节损伤鉴别诊断中发挥积极的 作用 [2-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 MRI 与关节镜诊断膝 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蒙自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 至 12 月收治的疑似 80 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后行 MRI 检查与关节镜检 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其中男性 53 例, 女性 27 例;年龄 35~68 岁,平均(45.89±5.44 )岁;损 伤类型:扭伤 21 例,交通伤 26 例,运动伤 21 例,明显 外伤 12 例。纳入标准:均为单侧膝关节损伤者;无关节 畸形、骨质损伤或其他部位损伤者;无关节镜、MRI 等相 关检查禁忌证者;检查前未接受其他治疗者等。排除标 准:合并膝关节疾病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折及关节强 直等;存在严重骨质疏松者;关节内有肿瘤样病变者等。 本研究经蒙自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检查与诊断方法

  1.2.1    MRI 检查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医疗 有限公司,型号:MAGNETOM Skyra)检查,患者取仰 卧位,平躺于检查床,患侧膝关节外旋 15°,置于线圈中 心,将膝关节包绕并固定,行矢冠位、冠状位、横轴位扫 描,自旋回波序列 T1 加权像(SE-T1WI)、快速自旋回波 序列 T2 加权像(FSE-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质子密度加 权像(FS-PDWI ),SE-T1WI:重复时间(TR ) 581 ms ,回 波时间(TE ) 20 ms;FSE-T2WI:TR 2 975 ms,TE 100 ms, FS-PDWI:TR 3 317 ms,TE 30 ms ;其他成像参数在每个成像序列里设置相同:层厚 4 mm ,层距 0.8 mm ,视野 150 mm ,矩阵 256×256。在各个图像上,选择显示结构最 佳的层面及序列进行观察。

  1.2.2    前交叉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分级评估标准 参考《骨 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学(第 2 版)》[4]  中的诊断标准进行 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 0 级为韧带正常、形态完整、信 号回声均匀;Ⅰ级为韧带损伤,但边缘清晰、无缺损,韧 带整体呈斜直走行,形态基本完整,以低信号回声为主, 且伴有少量高信号;Ⅱ级为韧带部分撕裂,呈斜直走行, 可见形态缺损,韧带边缘模糊,高信号影,信号欠均匀; Ⅲ级为韧带大部分撕裂,行走失常,弥漫较高信号;Ⅳ级 为韧带完全撕裂,形态扭曲、回声显示团块状高信号影。

  半月板损伤: 0 级为半月板正常,其形态规则、无异常, 回声信号均匀;Ⅰ级为可探及半月板内部有不规则或球状 高信号,且信号边界不清晰;Ⅱ级为可探及半月板内部有 水平样异常高信号,并呈向关节囊边缘延伸的趋势;Ⅲ级 为可探及半月板内部有斜形或不规则线形异常高信号,延 伸至关节面边缘,关节囊边缘不连续;Ⅳ级为半月板变 薄,形态缺损、不规则,关节囊分离。

  1.2.3    关节镜检查  在 MRI 检查后 1 周进行关节镜检查: 患者保持仰卧位,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后,采用骨科关节 镜(杭州南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NYG- 1 ),观察包 括前交叉韧带形态、走形、松弛度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程 度、形态等,参考《关节镜外科学》[5]  中的相关评估标准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 MRI 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前交叉 韧带损伤的分级情况。②比较 MRI 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的分级情况。③比较 MRI 与关节镜检查对膝 关节前交叉韧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阳性检出情况,阳 性检出率 = 阳性例数 / 总例数 ×100%。④以关节镜检查为 金标准,分析 MRI 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中 的诊断效能,其中灵敏度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阴 性)例数 ×100%;准确度 =(真阳性 + 真阴性)例数 / 总例 数 ×100%;特异度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阳性)例 数 ×100%;阴性预测值 = 真阴性例数 /(真阴性 + 假阴性) 例数 ×100%;阳性预测值 = 真阳性例数 /(真阳性 + 假阳 性)例数 ×100%。⑤分析典型病例采用 MRI 诊断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图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 与关节镜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分级情况  80  例疑似患者(80 个前交叉韧带)经关节镜检查显示,0 级18 个,Ⅰ级 5 个、Ⅱ级 19 个、Ⅲ级 20 个、Ⅳ级 18 个; 经 MRI 检查显示,0 级 19 个,Ⅰ级 3 个、Ⅱ级 18 个、Ⅲ级 21 个、Ⅳ级 19 个,见表 1。

  2.2    MRI 与关节镜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分级情况  80 例 疑似患者( 160 个半月板)经关节镜检查显示,0 级 39 个, 确诊Ⅰ级 19 个、Ⅱ级 21 个、Ⅲ级 41 个、Ⅳ级 40个;经 MRI 检查显示,0 级 39 个,确诊Ⅰ级 19 个、Ⅱ级 22 个、Ⅲ级 42 个、Ⅳ级 38 个,见表 2。

  2.3    MRI 与关节镜检查对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阳 性检出情况  MRI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 阳性率分别为 76.25% ( 61/80 )、75.62% ( 121/160 );关节 镜诊断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阳性率分别为 77.50%  ( 62/80 )、75 .62% ( 121/160),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前交叉韧带损伤 = 0.035 ,χ2 膝关节半月板损 伤 = 0.000,均 P>0.05),见表 3。

  2.4    MRI 对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  MRI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特异度为 72 . 22% ,灵敏度为 90 .32%,准确度为 86 .25%,阳性预测值为 91 .80%,阴性预测值为 68 .42% ;MRI 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特异度为 89.74%,灵敏度为 96.69%,准确度为 95.00%,阳性预测 值为 96.69%,阴性预测值为 89.74%,见表 4。

\
\
\
\

  2.5    MRI 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 图片  患者 1,男性,57 岁,右膝关节外伤 10 d 并活动受 限,MRI 检测如图箭头所示,膝关节 FS-PDWI 序列矢状 位、冠状位、横轴位见前交叉韧带松弛、肿胀,上端连 续性中断,信号不均匀增高,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见 图 1-A、图 1-B、图 1-C。患者 2,男性,67 岁,左膝关 节扭伤 20 d,MRI 检测如图箭头所示,膝关节 SE-T1WI、 FSE-T2WI 矢状位、FS-PDWI 冠状位示内侧半月板后角 见条状高信号影,边缘达关节面,诊断Ⅲ级损伤,见图 2-A、图 2-B、图 2-C。

\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制复杂,若 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导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性下 降,并易导致关节软骨损伤, 晚期可发展为膝关节不稳定, 此时再进行治疗,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 生活质量,因此及早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可对患者后续 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关节镜属于微创内窥镜技术,是诊断 膝关节损伤的金标准,在该技术直视状态下能够对上述两 种损伤类型进行明确,但其具有侵入性的操作特点,重复性较差,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医源性损伤,且该检查需 要较高的诊断费用,检查结果易受到医师水平的影响 [6]。 因此,临床亟需探究一种更简单易行的检查方式。

\

  MRI 检查膝关节疾病主要是应用磁场、射频电波对 患者的身体进行扫描,探测人体组织内聚的含量最丰富的 氢离子,从而形成人体解剖的图像,清晰呈现内部形态与 信号特征,并直观地显示组织走形和轮廓,对膝关节损伤 进行诊断,具有软组织分辨能力高、多方位成像、无放射 性、无疼痛等优点 [7] 。人体膝关节一旦受损,其局部的组 织液渗出,膝关节表面的关节软骨水肿、变性,内含的胶 原蛋白发生降解,而 MRI 对水肿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并 能够在多个平面上利用多参数特点清楚地显示膝关节各部 位受损伤的情况,从而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并给予后期 治疗 [8]。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在 MRI 图像中表现为低至中等信 号影,而当前交叉韧带发生损伤时,会出现一些形态以及 信号的改变,形态的变化在不同损伤级别中表现不一样, 主要有韧带肿胀、韧带走行迂曲、韧带断裂甚至于断端的 挛缩等;信号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其内部信号增高 [9] 。正常 的半月板由于含有Ⅰ型胶原,缺乏游离的氢离子,因此在 各个序列中均呈低信号,而当半月板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的不同,可表现为局限性的片状或圆形的高信号以及稍高 信号,水平、斜形的线状高信号,线条样、不规则形状或 弥漫性高信号等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 诊断前交叉 韧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6.25% 、 75.62%,MRI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特异度为 72.22%,灵 敏度为 90.32%,准确度为 86.25%,阳性预测值为 91.80%, 阴性预测值为 68.42%;MRI 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特异 度为 89.74%,灵敏度为 96.69%,准确度为 95.00%,阳性 预测值为 96.69%,阴性预测值为 89.74%,提示 MRI 诊断 前交叉韧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指 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 MRI 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具有 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但在临床检查中,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进展、实际情 况等,进而选择合适的诊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曾德更 . MRI 与关节镜在前交叉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 2018, 46(4): 381-384.

  [2]    常丽鹏 , 赵敏 , 龚国龄 , 等 . MRI 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中国CT 和MRI 杂志, 2020,18(8): 164- 167.

  [3]   李延皎 , 李超 , 张竞睿 , 等 . 探讨 MRI 检查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 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当代医学 , 2019,25(19): 71-73.

  [4]    丁建平, 李石玲, 殷玉明 . 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学 [M]. 2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240-255.

  [5]   敖英芳 . 关节镜外科学 [M]. 北京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2012:160- 166.

  [6]    王道安 . MRI 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意义及其与关节镜比较研究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 2017, 15(7): 146- 149.

  [7]   李樑 , 余剑峰 , 刘书奇 . CT 与 MRI 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价值对比 [J]. 重庆医学 , 2016, 45(4): 522-524.

  [8]    赵晓梅 , 黄耀渠 , 伍琼慧 , 等 . 2D 与3D MR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膝关节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 [J]. 放射学实践 ,2017, 32(1): 73-78.

  [9]    向以四 , 陆志前 , 张敏 .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 多征象与关节镜对照研究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9, 44(4): 516-519, 522.

  [10] 刘清波 , 李润霞 , 高思宇 . MRI 与 CT 在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海南医学 , 2019, 30(14): 1830- 18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4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