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61 例 AM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1)。对照 组采用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B 型脑钠肽(BNP) 、左心室射血 分数(LVEF) 、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 、心肌耗氧量(CMO) ] 水平、心肺功能指标 [ 最大摄氧量(VO2max) 、二 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 、无氧阈(AT)、最大代谢当量(METmax) ] 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 组 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E/A、CM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 VO2max、METmax、AT 水平高于对照组,VE/VCO2slope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9.36%,低于对照组的 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AMI经PCI术后患者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肺功能指标水平, 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关键词】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功能;心肺功能;心脏不良事件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CI
LIANG Qiuhua, HUANG Caiyu
(Pany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Panyu District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61 patients with AMI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1)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dex leve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early and late filling velocity ratio (E/A),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CMO)],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levels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equivalent slope (VE/VCO2slope), anaerobic threshold (AT), maximum metabolic equivalent (METmax)]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BNP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LVEF, E/A and CMO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 VO2max, METmax and 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VE/VCO2slop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36%, which was lower than 4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trategy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AMI after PCI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and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Key words】 Early cardia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rdiac function;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dverse cardiac event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可达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目的 [1] 。但仅通过 PCI不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因此术后床 常需进行康复指导 [2] 。以往康复指导多于术后 1 d 后开展,术后严格卧床 24 h 可能会延迟康复训练, 影响心功能的恢复 [3] 。而早期心脏康复于术后 12 h 开展 [4] 。本文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 AMI 经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0 月 本院收治的 61 例 AM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 标准:符合《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 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5] ,且经心电图、冠脉血 管造影等检查确诊;胸痛至入院时间≤ 12 h;首次 行 PCI 术;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 神障碍;伴有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 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术后 24 h 内出现严重血栓。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 号:LWTG-20211219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1)。对照组男 25 例, 女 5 例; 年龄 30~72 岁, 平均(62.78±7.21) 岁; Killip 分级: Ⅱ级 18 例, Ⅲ级 12 例;梗死部 位:高侧壁 8 例,下壁 13 例,前壁 7 例,其他 2 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Ⅰ级 18 例, Ⅱ级 12 例。 观察组男 27 例, 女 4 例; 年龄 31~73 岁, 平均 (63.57±8.35) 岁; Killip 分级: Ⅱ级 19 例, Ⅲ级12 例;AMI 部位: 高侧壁 11 例, 下壁 8 例, 前壁9 例,其他 3 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Ⅰ级 17 例, Ⅱ级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术后遵医嘱绝对卧床 24 h,穿刺部位进行 8~24 h 加压包扎(桡动脉穿刺 8 h 和股动脉穿刺 24 h) ; 对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四肢关节活动等护理;术 后第 3 天指导患者逐步进行下床站立、病房慢走、 室内热身等活动;第 4~7 天开展走廊慢走活动,2 次 /d,150 m/ 次,持续 1 周后根据患者身体情况 增加运动强度,从慢走向正常行走、上下楼梯等运 动过渡。4 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慢跑、脚踏车、太 极拳等有氧运动,25 min/ 次。
观察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1)成立早 期心脏康复护理小组。由科护士长和科主任带队, 选取 4 名护师和 2 名心血管内科主治医生为小组成 员,经培训和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2)护理内 容:依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 专家共识》制订康复方案 [6] ,并在康复前对患者体 质量、血脂、运动心肺功能等基本状态将其术后 康复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开始于 PCI 术后 第 1 周。术后 12 h 内,予以低流量持续吸氧,保 持绝对卧床休息,期间注意保护穿刺部位;术后12~24 h,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翻身、坐起以及床边 大小便, 3~4 次 /d,10 min/ 次;术后第 2 天进行坐 位热身, 床旁行走 20~30 步, 2 次 /d,5~10 min/ 次; 术后第 3 天在护士监护下进行室 内热身、步行 30~50 m等训练, 2~3次/d,5~10 min/次;术后第4天 进行站立热身、走廊慢走 50~100 m、上下楼梯等 训练,3~4 次 /d,10 min/ 次;术后第 5 天在走廊或 室外慢走 200~300 m,3 次 /d,15 min/ 次;术后第 6~7 天, 室外慢走 300 m 以上, 2 次 /d,30 min/ 次。 ②第二阶段:于术后第 2~4 周开展。在护士指导 下进行以行走、骑自行车为主的有氧运动和以弹力 带为主的抗阻运动,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及运动 耐力由低到高进行, 每周 3~5 次,1 h/ 次。③第三 阶段:术后 1 个月后,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在护士远 程监控下居家进行户外行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3~5 次/d,1 h/ 次, 并根据病情调整运动强度。(3) 训练期间观察患者动态,时刻监督患者运动量、运 动时间、运动方式及身体不适的情况,以便修订 康复计划。(4)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及时引导干预有负面情绪患者;组织下棋、阅读、 看电影等患者感兴趣的活动,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 力;嘱家属多陪护患者,予以精神支持。(5) 饮 食护理:由营养师制订低盐、低脂的个性化饮食方 案,同时督促患者戒烟、戒酒,食物以清淡易消化 为主, 多食膳食纤维。(6)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 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并实时告知患者现状。
两组均连续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室舒张 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北京普朗新技 术,京械注准 20182220295, 型号 PUZS-600A) 通 过免疫荧光法检测 B 型脑钠肽(BNP) ;采用彩色 多普勒超声系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粤械注准 20172231361, 型号 DC-N3S) 检查左心室射血分 数(LVEF) 、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 值(E/A)、心肌耗氧量(CMO)。(2) 比较两组 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心肺功能运动试 验检测最大摄氧量(VO2max)和二氧化碳通气当 量斜率(VE/VCO2slope) 、无氧阈(AT)及最大代 谢当量(METmax)。(3) 比较两组心脏不良事件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水平比 较 护理前,两组 BNP、LVEF、E/A、CMO 水平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BN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 LVEF、E/A、CMO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 前, 两 组 VO2max、VE/VCO2slope、METmax、A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 后,两组VO2max、METmax、AT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VE/VCO2slope 水平均 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脏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9.36%,低于对照组的 4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3 讨论
AMI因冠状动脉阻塞, 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 以心前区持续压榨样疼痛、濒死感为主要表现 [7]。 PCI 是临床治疗 AMI 的常用方法,但不能消除冠心 病危险因素 [8] 。已知心脏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建立 冠脉侧支循环,以恢复病情 [9] ,但常规康复指导多 于患者绝对卧床 1 d 后开展, 导致康复训练推迟 [10]。 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将心脏康复训练提前至术后 12 h,有利于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LVEF 是检测左心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E/A 是评估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比值越高表明心室 功能越好;BNP 可调节血容量,舒张血管;CMO 可 评估心脏泵血做功能力;VE/VCO2slope、AT、METmax 和 VO2max 主要用于评估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是反 映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 BNP、 VE/VCO2slope 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LVEF、E/A、CMO、VO2max、AT、 METmax 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早期康复护 理通过早期低强度的四肢运动和有氧运动,可提高 心肌摄氧能力,增加心肌供血,以达到改善心功能 的目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旁慢走、上下楼梯等 康复运动, 可有效加速血液循环, 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摄氧能力,纠正心肌异常指标,恢复身体 机能 [13-14] 。同时将院内行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训练 与院外家属监督相结合,可有效减少运动风险,进 一步增强心肌摄氧,提高心功能 [15]。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营养师根据患者 身体实际情况对其制定饮食方案,有利于保证患者 术后的营养供给 [16] ,并开展慢走 - 正常走 - 骑自 行车等规律训练,均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脏不 良事件发生率 [17]。
综上所述,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 AMI 经 PCI 术后患者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肺功能 指标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 常规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 龚艳辉,谭力权,肖樱,等 . 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 (16):109-110.
[2] 于成娟,顾爱峰,张晓芳 . 改良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 (19):2632-2635.
[3] 苟仓伟,周希胜,赵江龙 .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 与实践,2020,5(23):63-65.
[4] 贲跃宏,范建华 .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10(35):28-30.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2015,38(8): 675-690.
[6]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 [J]. 中国介入 心脏病学杂志,2016,24(7):361-369.
[7] 董威 .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干预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33): 217-218.
[9] 马晶茹, 邰玉玲 . 早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49(9):803-806.
[10] 蹇祥玉,路海云,叶秀莲,等 . Ⅰ期心脏康复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 PCI 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循证 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12):1484-1486.
[11] 朱雪梅, 杨继媛, 姚全 . 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急诊 PCI 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解放军 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35-36.
[12] 海瑞,张莉,王倩梅,等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 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J]. 中国医学 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5):35-39.
[13] 邵利辉,王艳娟,李敏,等 . PCI 术后早期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研究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9, 28(5): 571-575.
[14] 冯舒爽, 华俊, 魏睿宏, 等 . 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9):1330-1335.
[15] 吴经纬 .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 2187-2189.
[16] 江彩霞, 郭杰文 . 早期心脏康复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20,36(11):818-823.
[17] 邵丽香,张艳红,伦爱美,等 . 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 PCI 术后患者的效果 [J]. 齐 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3):1710-17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