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6 10:57: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 143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是否 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 23 例) 、未发生脑积水组( 120 例)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 脑积水 组患者术后颅内压、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 β 1  蛋白( TGF-β 1  )水平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颅内感染、脑内血肿、硬膜损伤的患者占比均显 著高于未发生脑积水组;年龄、骨窗面积均显著大于未发生脑积水组;中线移位距离显著长于未发生脑积水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年龄≥60 岁、骨窗面积大、中线移位距离长、术后颅内压升高、脑脊液 TGF-β 1  水平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均为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OR= 1.135 、1.267 、2.038 、1.964 、2.042 、2.149 、2.016 ,均 P<0.05 )。 结论   年龄≥60 岁、骨窗面积大、中线移位距离长、术后颅内压升高、脑脊液 TGF-β 1  水平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均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 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应体征给予针对性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危险因素
  
  颅脑损伤多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进而造成脑组织 发生器质性损伤,多伴有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等表现, 且随工业化的发展,其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 [1] 。目前,国 内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多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脑积水是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 术后脑脊液循环与吸收发生障碍,导致颅脑内脑脊液量不 断增加,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压迫,加大颅内压,严重时还 可发生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因此,对于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了解影响其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对 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了 143 例于院内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 料,旨在为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与干预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现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 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 143 例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 分为脑积水组( 23 例)、未发生脑积水组( 120 例)。纳 入标准:符合《实用颅脑损伤诊疗学》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脑积水组患者同时符合《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 共识(2013 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者;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者;格拉斯 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5]  ≤ 8 分者;无其他合并损伤者 等。排除标准:既往有颅脑损伤史者;伤前已发生脑积水 者;合并有脑部肿瘤者;伴有重要器官严重衰竭者等。本 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开颅手术过程遵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 南》[6]  中的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术后按照其是否发生脑积 水分为脑积水组(23 例)、未发生脑积水组(120 例)。术 后发生脑积水判定标准:CT 征象显示侧脑室的前角或颞角 扩大,而且额角周围有明显的透亮区,成像显示第三、四 脑室及基地池扩大,脑沟正常或消失;MRI 显示侧脑室前 角扩张与脑室周围间质性水肿带,T2 加权图像显示明显的 高信号,两侧脑室顶之间的夹角通过冠状面测量 <120°, 通过矢状面显示两丘脑之间的第三脑室呈球形扩张 [4]。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并进行单 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骨窗面积、中线移位距离、 血肿量、术后颅内压、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 β1    ( TGF- β 1  ) 水平(于患者术后收集脑脊液 4 mL,放于离心装置中进行离心,设置时间: 15 min,转速: 3 000 r/min ,取上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 TGF-β1  水平),有无蛛网 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疝, 是否悬吊硬膜、硬膜有无损伤及手术时间等,并对其进行 单因素分析。②以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作为 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 变量,进行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多因素非 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均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并以 ( x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单因素分析  143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积水的发生率为 16.08% ( 23/143 )。 脑积水组患者术后颅内压、脑脊液 TGF- β 1  水平及蛛网膜 下腔出血、有颅内感染、脑内血肿、硬膜损伤的患者占 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脑积水组;年龄、骨窗面积均显著大 于未发生脑积水组;中线移位距离显著长于未发生脑积水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作为因变量,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 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 岁、骨窗面积大、中线移位距离长、术后颅内压升高、脑 脊液 TGF- β 1 水平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均为影 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OR= 1.135、1.267、2.038、1.964、2.042、2.149、 2.016,均 P<0.05),见表 2。

\

\

 
  
  3    讨论
  
  颅脑损伤属于外科常见疾病,且脑组织受损程度与患 者预后紧密相连,具有较高的伤残与死亡风险,因此应尽 早进行开颅手术以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有效降低颅内压, 进而降低死亡风险 [7] 。但所有手术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 险,而对于颅脑损伤手术并发症,以脑积水最为常见,严 重者甚至会导致脑组织发生萎缩,也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 的主要因素。
  
\

 
  郑维涛等 [8] 统计了 33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现, 术 后出现脑积水的有 53 例,发生率为 15.77%,略低于本研 究的 16.08% ( 23/143) ,可能与入组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 度有关,颅脑损伤越重,则术后出现脑积水的概率越高。 同时,本研究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 龄≥60 岁、骨窗面积大、中线移位距离长、术后颅内压升高、脑脊液 TGF-β 1 水平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均 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脑积水的发生率会随着 年龄的增高而升高,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自愈能 力也在到达巅峰期后逐渐下滑,其脑组织的脑室顺应性也 会随之降低,导致代偿能力变差,脑膜发生纤维化,对脑 脊液的吸收能力下降,一旦脑组织发生损伤,其颅内出血 会导致脑膜吸收能力进一步下降 [9] 。因此年龄较大者一旦 发生颅脑损伤,其术后并发脑积水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对此,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控此类患者生命体征, 并给予高质量针对性干预,尽可能降低术后脑积水风险。 骨窗面积较大一方面代表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严重或者出 血量加大,导致蛛网膜颗粒吸收的脑脊液更少;而另一方 面,手术会破坏患者颅骨的正常生理结构,导致脑室发生 变形移位,进而可能会出现低颅压,对脑部血液与脑脊液 循环形成影响,促使颅内脑脊液代偿性生成增多,最终促 进脑积水形成 [10] 。临床可针对此类患者积极进行术后 CT 复查,一旦出现脑积水现象及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通过 脑室分流以快速缓解颅内压力,避免病情进步一发展。张 寅等 [11] 研究表示,对于中线偏移≥ 10 mm 的患者,其中 线与骨瓣距离较近,可导致大脑自身搏动运动受到影响, 继而引发脑脊液流动性下降并积聚于脑室内,导致脑积水 的发生与加剧。而本研究中脑积水组患者中线移位距离显 著长于未发生脑积水组,同样也证实了上述论证。对此, 医护人员可进行脑脊液引流置换,清除脑内液体,使其恢 复原有的循环系统,以减少脑积水。开颅手术后,由于脑 室内初始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存在一定的差值,导致脑室逐 渐扩大,待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则可达到脑内循环的一 个新的平衡, 反之, 则可导致脑积水引流于此 [12]。因此,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时刻监测其颅内压,若水平偏 高,则可在改变患者体位的同时使用甘露醇,以降低患者 颅内压,减少术后脑积水可能。TGF-β 1  与脑组织纤维化 密切相关,可引起蛛网膜颗粒纤维化,导致脑脊液回流受 阻, 破坏脑脊液循环的平衡;同时, TGF-β 1 还可改变血管 细胞外基质环境以促进出血,进而可产生交通性脑积水。 陈明等 [13] 研究也指出, TGF-β 1 可促进纤维化因子的表达, 如层黏蛋白、透明质酸等,从而引起蛛网膜及其颗粒纤维 化,导致脑内出现大量胶冻样或絮状沉积物,进而引发脑 积水。而对于该类患者,可针对性使用 TGF-β 1 拮抗剂以 阻断其原有作用,避免脑积水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 内感染会导致脑脊液中的红细胞、炎症渗出物增加,从而堵塞蛛网膜绒毛,以致于脑脊液循环机制受阻,同时蛛网 膜受损也会影响脑脊液吸收功能,导致自由基与血管活性 物质水平升高,引发脑动脉水肿,以致于脑积水循环通路 受损,而脑脊液在炎症渗出物刺激下分泌量增多,恶性循 环下脑脊液循环失衡进而出现脑积水 [14- 15] 。因此针对该类 患者,可进行冲洗并同步进行脑脊液置换,以减轻堵塞, 快速恢复原有循环系统,进而降低患者术后脑积水可能。 在欧洋等 [16] 研究中, 脑内血肿、硬膜损伤也是导致颅脑损 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其认为,血肿位于脑 内时,血液易流入蛛网膜下腔,引发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继而出现脑积水;而硬膜的完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维持颅内压梯度并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硬膜损伤与 脑内血肿亦会引起脑积水。而在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中 脑积水组脑内血肿、硬膜损伤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 生脑积水组,但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未分析出该 2 项指标的意义,可能受主效应与交互效应的影响,导致该 结果出现差异,因此,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 年龄≥60 岁、骨窗面积大、中线移位距离长、术后颅内压升高、脑脊液 TGF-β 1 水平高、蛛网膜下腔出 血及颅内感染均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 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应体征给予针对性措施,从而 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风险。但鉴于本研究多 因素分析可能受主效应与交互效应的影响,导致对脑内血 肿、硬膜损伤的检出结果与相关报道存在差异,故还建议 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成佩霞 , 胡国清 . 创伤性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现状 [J]. 中华创伤杂志 , 2018, 34(1): 78-83.
  
  [2]    陶治鹤 , 胡伟 , 毛进鹏 .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20,18(8): 1315- 1319.
  
  [3]    王继军 . 实用颅脑损伤诊疗学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8- 15 .
  
  [4]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 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 (2013 版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2013, 29(6): 634-637.
  
  [5]    程宝珍 , 林文风 , 冯志华 , 等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 10(10): 967-968.
  
  [6]    江基尧 .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M]. 上海 :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15: 113- 117.
  
  [7]    王建海 , 白应斌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临床研究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0, 49(14): 1863- 1865.
  
  [8]   郑维涛 , 高强 , 熊东胜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2018, 46(6): 711-713.
  
  [9]    揭家广 , 邢红伟 , 刘金龙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相关风险Logitic 多因素分析 [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 医学版), 2021, 30(10): 122- 123, 126.
  
  [10] 李海涛 . 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分析 [J]. 中国实 用乡村医生杂志 , 2015, 22(11): 53-54.
  
  [11]  张寅 , 江毓敏 , 李永财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 险因素分析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2017, 39(2): 170- 173, 177.
  
  [12] 宋波 , 王琨 , 巨涛 . 重度颅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预 防措施分析 [J]. 贵州医药 , 2022, 46(1): 64-65.
  
  [13]  陈明 , 孙彤 . 基于主成分分析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 志 , 2021, 16(3): 289-292.
  
  [14]  强京灵 , 闵怀伍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 析 [J]. 临床急诊杂志 , 2018, 19(10): 663-666.
  
  [15] MENG E P, DUAN Y, WANG X J .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based 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 Saudi J Biol Sci, 2020, 27(3): 873-880.
  
  [16]  欧洋 , 宋宝新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多元回 归分析 [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2015, 42(2): 148- 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32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