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剂量甲氨蝶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6 11:12: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CD4+、CD8+ 百分比、 CD4+/CD8+ 比值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小儿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0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经过诱导缓解化疗和早期强化化疗,按照使用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为 A 组( 3 g/m2 )与 B 组( 5 g/m2 ), 各 45 例。比较用药 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消除速率,不同级别患儿四氢叶酸钙解救次数和解救总剂量,化疗前、化疗后 3 个月两组患 儿 CD4+ 、CD8+ 百分比、CD4+/CD8+ 比值,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用药后 30 min 比,用药后 12~72 h 两组患儿甲氨 蝶呤血药浓度呈降低趋势,且用药后各时间点 B 组高于 A 组;与用药后 12 h 比,用药后 24~72 h A 组患儿甲氨蝶呤消除速率呈先升高后 降低趋势, B 组患儿甲氨蝶呤消除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且用药后各时间点 B 组高于 A 组;B 组 C48 h 1~3 级、 C48 h 4~6 级患儿四氢叶酸钙 解救次数、解救总剂量高于 A 组;化疗后 3 个月两组患儿 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均高于化疗前,且 B 组高于 A 组, 而 CD8+ 百 分比均低于化疗前, 且 B 组低于 A 组;治疗期间 B 组患儿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 A 组(均P<0.05 )。 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可增加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药浓度,同时提高四氢叶酸钙用药时间和剂量,改善免疫功能,临床可对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以改善 患儿预后。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四氢叶酸钙; 免疫功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 B 系或 T 系淋巴 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等症状,高 发人群为儿童,部分患儿以骨关节疼痛、皮肤损伤为首 发症状,可引发肺炎、感染、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对患 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多采用化疗方式,经诱导巩固化疗后缓解后采用甲 氨蝶呤治疗,但由于患儿病情进展比较快,且化疗后容易 出现胃肠道反应,增加患儿痛苦 [1] 。故对化疗剂量把握较 为困难,化疗剂量不足或过度,均不利于病情缓解,甚至 会加重病情,故对甲氨蝶呤应用剂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 意义。常规剂量的使用对于疾病的改善效果已被证实。现 有研究报道,大剂量甲氨蝶呤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 解后的巩固强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分子生物学缓解率 高 [2] 。因此也提倡引入大剂量的给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但是关于具体作用效果与用药安全性尚且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对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患儿 CD4+、CD8+ 百分比、CD4+/CD8+ 比值的影 响,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绵阳市 中心医院收治的 90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 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按照甲氨蝶呤剂量不同分为 A 组 ( 3 g/m2 )与 B 组(5 g/m2 ),各 45 例。A 组中男患儿 26 例, 女患儿 19 例;年龄 2~15 岁,平均(7.87±1.28)岁;48 h 血药浓度(C48 h )分级 [3]:C48 h 1~3 级 28 例,C48 h 4~6 级 17 例。B 组中男患儿 27 例,女患儿 18 例;年龄 2~14 岁,平 均(7.85±1.25 )岁;C48 h 1~3 级 27 例,C48 h 4~6 级 18 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组间可进行比较。诊断标准: 参照《白血病诊断学》[4] 中 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经血 常规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患儿经诱导巩固化疗 后,其疾病发展得以控制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 障碍;合并其他器官或组织器质性病变;伴有全身性严重 感染症状;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者等。本研究已通过绵阳 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为中国儿童白血病组织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2008 方案(CCLG-ALL2008),包括诱 导缓解化疗(VDLD)和早期强化化疗(CAM ),VDLP 方案用药: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广东岭南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20065857 ,规格: 1 mg/ 支)静脉滴 注,1.5 mg/m2 ,共治疗 4 次(分别于第 8、15、22、29 天治 疗);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H33020925.规格: 20 mg)静脉滴注,30 mg/m2 ,共治疗 3 次(分别于第 8、9、10 天治疗);培门冬酶注射液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0015.规 格: 5 mL ∶3 750 IU)肌肉注射,2 500 IU/m2 ,共治疗 2 次 (分别于第 9、23 天治疗);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3021207.规格: 5 mg/ 片) 口服治疗,60 mg/m2.1 次 /d,共治疗 4 周;CAM 方案用 药:注射用环磷酰胺(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14023686.规格: 0.2 g/ 支)静脉滴注, 1 000 mg/m2 , 1 次 /d,共治疗 1 次(第 1 天);巯嘌呤片(陕西兴邦 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61021058.规格: 50 mg/ 片) 口服治疗,60 mg/m2 ,每晚 1 次,共治疗 14 d(第 1~14 天);阿糖胞苷注射液( 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注 册证号 H20120187 ,规格: 10 mL ∶ 1 g )静脉滴注, 75 mg/m2 ,共治疗 8 次(分别于第 3、4、5、6、10、11、12、13 天治疗)。

  两组患儿巩固化疗疗程阶段采用注射用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4022462 ,规格: 5 mg/ 支) 治疗, A 组总量为 3 g/m2.B 组总量为 5 g/m2. 前 30 min 输入总量的 1/6.最大剂量不超过 500 mg,随 后的 23.5 h 匀速输入剩余量。两组患儿均在甲氨蝶呤开始 输注后 12 h 以注射用左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718.规格: 25 mg/ 支)肌内注 射解救,首次剂量为 30 mg/m2 ,后续剂量为 15 mg/m2. 解救期间可根据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调整解救方案,隔 6 h 监测 1 次,持续监测 72 h。当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低于 0.25 μmol/L 停止解救。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患儿用药后 30 min 及 12、24、 36、48、72 h 采集静脉血 2 mL,采用快速血药浓度测定仪 检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记录消除速率,消除速率 = 消 除量 / 消除时间。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四氢叶酸钙解救 次数、解救总剂量。③于化疗前、化疗后 3 个月采集两组 患儿晨起空腹静脉血 2 mL,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全 血 CD4+、CD8+ 百分比,并计算 CD4+/CD8+ 比值。④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黏膜损伤、 骨髓抑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 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经 正态性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两组间相 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 t检验,组内不同 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消除速率比较 与用 药后 30 min 比,用药后 12~72 h 两组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 度呈降低趋势,且用药后各时间点 B 组均高于 A组;与 用药后 12 h 比,用药后 24~72h A 组患儿甲氨蝶呤消除速 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B 组患儿甲氨蝶呤消除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用药后各时间点 B 组均高于 A 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不同级别四氢叶酸钙解救情况比较 B 组 患儿不同级别四氢叶酸钙解救次数、解救总剂量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化疗后 3 个月两组患 儿 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均高于化疗前,且 B 组 高于 A 组,而 CD8+ 百分比均低于化疗前,且 B 组低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化疗期间 B 组患 儿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4.


\

\

\

  3 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干扰细胞代谢为主,进而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甲氨蝶呤属于抗细胞代谢类药物,是常见的抗肿瘤类药 物,但甲氨蝶呤具有非选择性,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 时,也会导致正常细胞产生毒性 [5-6]。大剂量甲氨蝶呤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作用速度迅速,而小剂量甲氨蝶 呤给药作用肿瘤细胞作用较慢,但对胃肠道影响较小。 因此选择合适剂量的甲氨蝶呤对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 意义。

\
 

  甲氨蝶呤的选择性较差,其主要作用于快速增殖的 细胞,不仅对癌症细胞具有杀伤功效,对所有分裂增殖的 细胞均可造成杀伤,且杀伤程度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注射后,往往给予四氢叶 酸钙,其可阻断甲氨蝶呤的作用过程,使核酸与蛋白质 的合成恢复,发挥解救效果 [7]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 30 min~72 h B 组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高于A 组,用药后12~72 h B 组患儿甲氨蝶呤消除速率高于 A组; B 组患儿 不同级别四氢叶酸钙解救次数、四氢叶酸钙解救总剂量均 高于 A 组, 表明大剂量甲氨蝶呤可增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患儿血药峰值浓度,同时也提高四氢叶酸钙用药时间和 剂量。

  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白血病在化疗杀 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明显降低患儿的肿瘤负荷,从而减 弱或解除肿瘤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化疗药物在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中性粒 细胞、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等的正常免疫活性细胞凋亡, 同时化疗药物还存在一定的骨髓抑制,剂量越大,骨髓抑 制程度越大 [8] 。大剂量的甲氨蝶呤给药,能够与二氢叶酸 还原酶有效结合,从而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发 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作用,减弱或解除肿瘤细胞 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是大剂量的甲氨 蝶呤给药可在机体蓄积,无法尽快被机体代谢消除,增加 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9]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 3 个 月 B 组患儿 CD4+ 百分比、CD4+/CD8+ 比值均高于 A 组, 而 CD8+ 百分比均低于 A 组,化疗期间B 组患儿胃肠道 反应、肝功能损伤、黏膜损伤、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高于 A 组,提示大剂量甲氨蝶呤用药可提高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但安全性较低,因为化疗 药物作用于快速更新的细胞,所以患儿常出现骨髓抑制和 消化道黏膜溃疡,临床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增加维生素 B12 的使用;另外在甲氨蝶呤用药过程中,对患儿甲氨蝶 呤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不仅能够明确最佳用药剂量,还能对四氢叶酸钙的剂量、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10]

  综上,大剂量甲氨蝶呤可增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 儿血药浓度,同时提高四氢叶酸钙用药时间和剂量,改善 免疫功能,临床可对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建议临 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岑 , 卢雨昕 , 徐刚 , 等 .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大剂量甲氨蝶呤药物毒性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实用药 物与临床 , 2020. 23(6): 561-566.

  [2] 李静 , 黄璟 , 何志旭 , 等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的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 [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4): 431-435.

  [3] 洪杏 , 盛超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观察 [J]. 现代仪器与医疗 , 2018. 24(6): 152-153. 156.

  [4] 卢兴国 . 白血病诊断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63.

  [5] 何霞 , 杜素雅 , 黄鑫 , 等 . 药物基因组学在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7. 36(11): 634-639.

  [6] 王瑾 , 刘海玲 , 姚欢 , 等 . 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 BAFF、APRIL 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22): 4376-4379.

  [7] 陈兆鑫 , 宋文琪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1. 26(1): 56-59.

  [8] 温丽 , 王丽 , 翟小颖 , 等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J]. 标记免疫分析 与临床 , 2017. 24(2): 171- 174. 225.

  [9] 蒋志平 , 彭骞 , 何莉梅 , 等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J]. 中国药物警戒 , 2019. 16(1): 13- 17.

  [10] 孙会静 , 代艳 , 韦彤彤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20. 40(4): 423-4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27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