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尿沉渣法联合尿干化学法检测在诊断 尿路感染中的效能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1 14:13: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尿沉渣法联合尿干化学法检测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该院收治的 50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检测,  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尿沉渣法、 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经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50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确诊为尿路感染 40 例。 其中上尿路感染 16 例、下尿路感染 24 例;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两者 单项检测( P<0.05)。  结论: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效能高于两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

【关键词】  尿常规;尿路感染;诊断效能;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

Efficacy of urine sedi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in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JIA Xiaona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of Baofe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ingdingshan 4674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icacy of urine sedi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in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20. The urine sample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urine sediment method and urine dry chemistry method. Using the urinary bacterial culture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efficacies of single urine sediment method, single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urine bacterial culture showed that 40 of 5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them, 16 cases suffered from upp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24 cases had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The detection rate, the accuracy, the sensitivity and the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urine sediment method and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detection (P<0.05). Conclusions: The efficacy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urine sediment method and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detection.

【Key words】  Urine routine tes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iagnostic efficacy; Urine sediment method; Urine dry chemical method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由病 原菌感染所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频、 尿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病原菌会沿尿路上行 感染肾脏组织,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肾周围脓肿或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 [1-2]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 染的金标准,但该诊断方式需耗费大量时间,且价格较为昂贵, 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4]。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是常见的尿常规检验方法,但单一检测 存在局限性,容易提高误诊、漏诊率 [5-7] 。本文探讨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效能。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50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存在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存在 血尿、发热等症状。排除标准:近期使用过抗生素 治疗;  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 并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通过。其中,  男 10 例,  女 40 例;  年龄 23~68 岁, 平 均(39.54±3.65)  岁;  体 质 量 42~70 kg,  平 均  (56.35±3.54)kg;  尿急尿频 22 例,  膀胱区或会 阴部不适 15 例,尿道烧灼感 6 例,排尿困难 7 例。 1.2   方法   采集患者晨起中段尿 10 mL 作为检测 标本,将其分成 2 份,分别进行尿层渣法与尿干化 学法检验。

尿沉渣法:采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爱威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AVE-766)对标本进行检验, 通过鞘液作用获取尿液中的白细胞、细菌成分, 并给予荧光染色处理,利用氩激光照射与计算机生 成最终检测结果。若患者的细菌计数≥ 2750/μL、 白细胞计数≥ 20/μL,则视为阳性 [8]。

尿干化学法:采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AVE-752)  ,通 过双波长发射测光法及其配套试剂条对标本进行检 测,通过反射型曲折率测定法获得尿比重,检验过 程中的质控品由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若患 者的白细胞酯酶水平≥ 1+、亚硝酸盐为 1+,则视 为阳性 [9]。

尿细菌培养: 采用 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 物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将尿液标本放 置在血琼脂平板上进行接种,随后将其放置于恒温 培养箱中进行培育,  16~24 h 后对尿液中的菌落数进 行计数。若标本中的革兰阳性菌数量 >104 cfu/mL、 革兰阴性菌数量 >105  cfu/mL 则视为阳性,若检测 结果显示存在≥ 2 种杂菌,则说明该样本已遭受污 染,需重新进行鉴定 [1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 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结果与尿细菌培养结果 的一致性。(2)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 断尿路感染的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细菌培养结果   经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 50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被确诊为尿路感染 40 例,确诊率为 80%,其中上尿路感染 16 例、下尿 路感染 24 例。

2.2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 尿路感染检出率比较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 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检出率高于两者单项检测诊 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检出率比较 [n (%)]
检测方法 上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 检出率
尿沉渣检测( n=50)
尿干化学检测( n=50)
联合检测( n=50)
13(26.00)  12(24.00)  15(30.00) 15(30.00)
14(28.00)
23(46.00)
28(56.00)
26(52.00)
38(76.00) *
注:与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检测比较,  *P<0.05

2.3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尿 路感染的效能比较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 测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 两者单项检测诊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3。

表 2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结果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对照
尿细菌培养 尿沉渣检测 尿干化学检测 联合检测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20 20 18 22 36 4 40
阴性 8 2 8 2 2 8 10
合计 28 22 26 24 38 12 50
表 3  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效能比较 [%( n1/n2 )]
 
检测方法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尿沉渣检测
尿干化学检测
联合检测
50.00(20/40)
45.00(18/40)
90.00(36/40) *
20.00(2/10)
20.00(2/10)
80.00(8/10) *
44.00(22/50)
40.00(20/50)
88.00(44/50) *
注:与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单项检测比较,  *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及奇异变形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临床根据其 感染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 以往临床在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验时,多采用尿 细菌培养法,但该方法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快速明  确患者病情 [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  50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 被确诊为尿路感染 40 例,确诊率为 80%,其中上 尿路感染 16 例、下尿路感染 24 例;尿沉渣法、尿 干化学法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检出率高于两 者单项检测。分析原因为尿沉渣法是尿常规检查 方法的常用手段,通过将尿液标本离心后,经显微 镜检查沉淀物中的有形成分,以判断尿液中是否 存在炎性物质。尿沉渣法可减少尿液中单核细胞 与淋巴细胞的漏检情况,但无法识别标本中已溶 解的红细胞;尿干化学法则通过采用干化学试带 模块的吲哚酚酯、重氮盐与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浆内特异性酯酶反应,使模块颜色改变,以此判 断尿液中是否含有中性粒细胞,但单核细胞与淋 巴细胞不含特异性酯酶而容易漏检。因此,采用 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法联合检测可产生互补 增效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尿沉渣法、尿 干化学法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度、灵敏 度、特异度均高于两者单项检测诊断。这一结果与 文献报道相似 [13] 。分析原因为尿干化学法可有效 获得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酯酶水平、亚硝酸盐数 值,以此诊断疾病。但若尿液中缺乏亚硝酸盐或尿 液在膀胱停留时间小于 4 h,则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14-15] 。尿沉渣法的优势在于可准确获取尿液中 白细胞、细菌的数量,为感染严重程度判断提供依 据。另外尿沉渣法可清晰显示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的形态,故能够排除尿干化学法检测假阴性或 假阳性情况。但该方法容易受细菌大小、类型以 及标本放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降低结果的准确 性 [16-17]。因此, 联合检测可以互相弥补缺陷或不足, 从而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率。另外,在红细胞 检测时,尿液标本放置太久会导致红细胞溶解,尿 沉渣分析法只能检测完整的红细胞,所以该检测方 法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而尿干化学法既能检测完 整的红细胞,又能检测不完整的红细胞。结合尿沉 渣法、尿干化学法两种方法,能取长补短,减少干 扰因素,提升检出率,保证诊断效果。值得注意的 是,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为了代谢和繁殖,不断 产生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物质,易导致 红细胞检测产生假阳性结果。对此,在行尿常规检 测时, 应尽快检测尿液标本,  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其结果尚需后续加大 样本量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综上所述,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联合检 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效能高于两者单项检测诊断 效能。

参考文献

[1]    杜颖,  冯景,  杨传信,  等 . 尿常规及尿液定量分析参数在早期尿路感染经验性用药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  2020,  35(10): 86-88.
[2]    张彦峰,邹新辉,方宇泉,等 . 神经外科不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4):543-546.
[3]     陈曼娜,林少荣,张俊钿 . 尿十联检验联合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医学工程,  2021, 29(2):82-85.
[4]    刘晓舟 . 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及对预后疗效、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8):45- 47.
[5]    金萍萍,钟富琴,王远行,等 . 雌激素干预对围绝经期患者尿路感染的改善作用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4): 598-601.
[6]     陈敏,陈鸣,刘小伟,等 . 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 [J]. 医疗装备,2020,33(10):39-40.
[7]    吴苑,郑微,李靖,等 . 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和白介素 6 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对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 [J]. 中华 检验医学杂志,2019,42(4):312-317.
[8]    杨丽华,樊爱琳,刘家云,等 . 尿液吞噬细胞检测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  35  (5):63-67.
[9]    王晓英,葛瑛,马小军 . 尿常规及尿培养与尿路感染诊断相关性探讨 [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7):570-573.
[10]   金力芳,葛秋华,刘小香 . 尿液肝素结合蛋白检测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7): 66-68.
[11]   沈张平,  樊春笋 . SysmexUF-1000i 尿液分析仪细菌通道参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  (21);3094-3095.
[12]   沈玉萍,尹健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作用研究 [J]. 系统医学,2021,6(4):55-57.
[13]   汪升学,彭佳琼 . 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尿常规检测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81-82.
[14]   仇爽 . 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0):107- 108.
[15]   杜小春,朱敏娟 . 探讨尿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和尿培养联合检测对于尿路感染的检验方法及效果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21):166.
[16]   刘瑛 .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对比 [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2):188-189.
[17]   霍彩虹,梁彦 . 尿液分析对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脓毒血症及疑似尿路感染的价值 [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 25(3): 219-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4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