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 S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05 14:0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02 例 STEMI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 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  水平、心肌损伤相关指标 [ 心肌钙蛋白 I(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 胱抑制素 -C(Cys-C)] 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和静脉 通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cTnI、CK-MB、ICTP、IMA、Cys-C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胸痛中心标准化 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 STEMI 患者可缩短急救处置时间,改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急救护理效果。

【关键词】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急救处置;心肌损伤;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for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est pain center
LI Feini
(Shenyang Emergency Center, Shenyang 110006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for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est pain center (STEMI).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STEM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nursing in the chest pain center. The emergency treatment-related time (rescue time,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completion of triple therap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completion time of electrocardiogram, the time from onset to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the establishment time of venous access),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injury- related indicator levels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ICTP),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 cystatin-C (Cys-C)]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cue time,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completion of triple therap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completion time of electrocardiogram, the time from onset to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the establishment time of venous acc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injury-related indicators such as cTnI, CK-MB, ICTP, IMA, Cys-C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the chest pain center for the STEMI patients can shorten the levels of emergency treatment-related, improve the levels of the myocardial injury-related indicator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Key words】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hest pain center;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Emergency treatment; Myocardial injury; Nursing satisfaction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率较高, 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术后给予患者科学、 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而常规急救护理 易延误急救处置时间,不利于有效救治 [3-4] 。本文 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 STEMI 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0 月 本院收治的 102 例 STEMI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 标准:符合《2015 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 断和治疗指南解析》中相关诊断标准 [5] ;行 PCI 治 疗;临 床资料完整。排除标 准:严重器质性疾 病;精神、视听障碍;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患 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准文号: K201914)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组各51例。对照组男24例,女27例;年龄52~80岁, 平均(65.13±2.46) 岁; 合并症: 高血压 17 例, 糖尿病 13 例。观察组男 26 例,女 25 例;年龄 50~79 岁, 平均(65.29±2.41) 岁; 合并症: 高血 压 18 例,糖尿病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救护车到 达患者家中,急救医生询问病情,了解基本情况, 做出基本诊断;在救护车上指导急救护士为患者进 行验血、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是 否为 STEMI;若为 STEMI 将患者经急诊科送至心 内科就诊,由心内科医生确定手术方向,安排护理 人员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由家属办理相关住院 手续,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监控患者心电情况,做好 抢救准备。

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护 理。(1) 院前急救单元: 由 1 名急救医生、1 名 急救护士及 2 名急救救护员组成。(2)急救准备: 急救指挥中心接听到急救电话后在 3 min 内安排急 救单元出发,途中需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指导其 做出基础应急措施。(3)病情评估:急救车到达 现场后,急救医生根据患者相关症状判断病情严重 程度,实施吸氧及各项急救措施,必要时可给予药 物进行镇痛。(4)急救车监护:患者在急救车上 经诊断为 STEMI 后,立即开展胸痛中心抢救流程, 急救护士于 3 min 内连接心电图、吸氧,密切监测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于 2 min 内完成血压、脉搏等 各项检查和血液标本采集;途中急救护士密切关注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联系目标胸痛中心,通过车 载传输系统传输患者心电图及治疗数据信息,做好 患者交接记录,胸痛中心同时准备导管室。(5)联系导管室:到达目标胸痛中心,急诊科护士做好 交接准备工作, 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相关信息,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采用适宜方式治疗,护理人员需 记录患者转送过程中各时间点,填写胸痛中心转 送表。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水 平,包括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所需时间、心 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及静脉通路 建立时 间。(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肌损伤相 关指标水平。护理前、护理后各抽取患者静脉血 5 mL,离心取血清,采用心肌钙蛋白 I(cTnI)检 测试剂盒(上海容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 cTnI 水平;采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试剂 盒(瑞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 CK-MB 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CTP)水平;采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检测 试剂盒(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 IMA 水平;采用胱抑制素 C(Cys-C)测定试剂盒(上 海贞元诊断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检测 Cys-C 水平。  (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 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2,重测效度为 0.863,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 术等方面。评分≤ 60 分为不满意;评分 61~89 分 为满意;评分≥ 90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 =(非 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抢 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所需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 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和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水平比较(min, x ±s )  
组别 抢救时间 心梗三联完成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 静脉通路建立时间
对照组( n=51) 57.38±10.94 36.21±5.82 10.22±2.45 185.79±30.25 12.26±3.94
观察组( n=51) 42.14±9.13 20.15±2.42 5.83±2.02 124.73±25.26 5.82±2.27
t 值 7.638 18.196 9.873 11.065 10.11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 组 cTnI、CK-MB、ICTP、IMA、Cys-C 水 平 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 组 cTnI、CK-MB、ICTP、IMA、Cys-C 水平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x ±s )
组别 cTnI(μg/L) CK-MB(U/L) ICTP(ng/mL) IMA(U/mL) Cys-C(mg/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 n=51) 6.28±1.06 4.64±1.33* 56.14±2.18 44.97±2.50* 9.31±0.93 5.33±0.69* 58.94±6.53 52.71±5.64* 1.29±0.14 1.07±0.25*
观察组  ( n=51) 6.27±1.04 2.69±0.10*# 56.09±2.32 28.91±3.87*# 9.35±1.10 3.21±0.35*# 59.11±7.14 48.25±5.12*# 1.30±0.15 0.84±0.09*#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12%,高于对照组的 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n=51)
观察组( n=51)
χ2 值
P 值
19(37.25)
23(45.10)
21(41.18)
25(49.02)
11(21.57)
3(5.88)
40(78.43)
48(94.12)
5.299
0.021

3  讨论

临床对于 STEMI 的治疗原则是保护、维持 心脏功能,尽可能地缩小心肌缺血范围。而降低 STEMI 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是快速急救治疗,但送医 不及时、急救时间过长等因素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 治疗时机 [6-7]。

\

cTnI、CK-MB 是心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 其中 CK-MB 具有较高特异性,cTnI 是心肌肌肉收 缩的调节蛋白。患者发生心肌损伤过程中,cTnI、 CK-MB 水平显著升高。IMA 为典型缺血标志物, 具有较高灵敏度。ICTP 具有特异性,可反映心肌 损伤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患者 ICTP 水平显著上 升 [8-9]。Cys-C 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 在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早期发挥作 用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抢救时间、心梗三 联完成所需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 疗时间及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TnI、 CK-MB、ICTP、IMA、Cys-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流程强调多学科合作,要求在患者发生胸 痛后能够做好急救相关准备工作并进行及时诊断, 将急救流程标准化,可缩短急救相关时间,改善 STEMI 患者预后 [11]。标准化急救护理以规范护理流 程为主,组建急救护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相互合作,以较快速度对患者实施抢救措施,保证 急救指挥中心接警至患者抢救全过程无缝隙衔接, 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治疗,以尽早控 制患者心肌损伤,防止病情恶化 [12-13] ,同时还可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确切性,有利于提高救治成 功率,故护理满意度高 [14]。

综上所述,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 于 STEMI 患者可缩短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水平,改 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优于常规急救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作兰,冯娜娜,车京津 .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J]. 天津医药,2018,46(4):400-405.
[2]  鲍克娜,黄蔚萍,任冬梅,等 . 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建设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18(4):327-329.
[3]  刘艳萍,杨红蕾,丁艳丽,等 .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J]. 中 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7):2204-2206.
[4]施鹏,郭瑞威,李世霖 .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 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对比分析 [J]. 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81-84.
[5] 沈卫峰,张奇,张瑞岩 . 2015 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 断和治疗指南解析 [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4):217-219.
[6] 马郡雄,金音子,张琳,等 . 胸痛中心建设对 S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40(10):58-61.
[7] 鄢涛,谢雯雯,刘小琴,等 . 胸痛中心建设对 ST 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J]. 西部医学,2019,31(12):1883-1886.
[8] 黄燕梅,刘强强,陈月娥,等 . 胸痛中心模式下 ST 段抬高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临床路径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3):232-234.
[9] 刘璇,李树仁,杨国慧 .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救治现状研究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9, 35(5) :
[10] 余雯静,王大新 . 急性感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 炎症指标相关分析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7):615-619.
[11] 汪东亮,刘玮,张凌峰,等 . 胸痛中心救治急性 S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14(3):280-281.
[12] 彭倬,杨丽霞 .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 者救治效果的分析 [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21,48(3):141-144.
[13] 谢上才,韩炳江,张建勤,等 . 基于专科医联体的标准版 - 基层版胸痛中心体系对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 影响 [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12):666-669.
[14] 冯婉蓉,郭晖,白兰 .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 ST 段抬高 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广西医学, 2018, 40(14):1640-16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0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