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90 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训练 前后 T 细胞亚群指标 [CD3+、CD4+、CD8+、CD4+/CD8+] 水平和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CD3+、CD4+、CD4+/CD8+ 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CD8+ 水平均低于训练前,且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 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训练前, 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营养指标水平,改善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吞咽 功能恢复情况,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 综合康复训练;脑梗死;吞咽障碍;吞咽功能;T 细胞亚群;营养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Xueli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 Henan No.3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odd and even numbers,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he levels of T cell subset indicators [CD3+, CD4+, CD8+, CD4+/CD8+] and the nutritional index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CD3+, CD4+ and CD4+/CD8+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D8+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training, the levels of albumin, hemoglobin and red blood cell cou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index levels, the T cell subset indicator levels and the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erebral infarction; Dysphagia; Swallowing function; T cell subset; Nutrition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而 引发的局限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多数 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反射延迟 及吞咽不协调、喉口遮盖不严等问题,饮食、喝水 时会引发误吸、呛咳等,进而诱发吸入性肺炎,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2]。常规康复训练效果有限, 综合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 症,促进患者整体康复 [3-4] 。本文观察综合康复训 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 院收治的 90 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5] ,通过 CT、磁共振成 像检查确诊;发病后 24 h 内入院接受治疗, 患者病 情稳定,具有正常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治疗后并发 吞咽障碍, 伴有饮水咳呛、吞咽乏力、吞咽黏滞感、 口腔内泡沫状痰等。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者;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肝 肾器官衰竭患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 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审批通过(审批文号:20190216)。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男25 例, 女 20 例;年龄 43~78 岁, 平均(54.26±1.81)岁; 病程 0.50~20 h,平均(5.43±0.24)h。观察组:男 26例,女 19例;年龄42~79岁,平均(54.31±1.72) 岁;病程 0.60~22 h,平均(5.37±0.30)h。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入院后对 患者开展常规健康宣教,明确告知康复运动对改善 预后的重要性,同时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 境;于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展主动、被动肢体功能锻 炼,每天坚持进行发声训练、咽喉收缩训练和面部 肌肉群运动训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遵医嘱 用药。
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 1 )由科室护士 长 1 名,主管护师 2 名,护士 7 名组成综合康复训 练小组,护士长为组长,所有成员均需有 5 年以上 的工作经验。分析患者现阶段存在的心理、吞咽困 难、饮食不当、行为认知错误等问题,并制订对 应护理措施。(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家庭成员、 情感关系等情况,分析患者内心情感需求及负性情 绪的来源,由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询问 患者生活中得意和成功的事情,诱导其讲述自身的 辉煌时刻,帮助患者提升自信;鼓励患者主动倾诉 情感并告知自身护理需求,给予言语鼓励。(3) 吞咽功能训练。①喉抬训练:指导患者做吞咽动 作感觉甲状软骨向上运动,让其面对镜子,将手指 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进行喉抬训练,之后做吞咽动 作;指导患者在吸吮后立即喉抬高,不断练习,直 到唾液不再从口中流出,3 次 /d。②冷刺激和空吞 咽:使用水打湿冷冻之后的棉棒,轻微刺激患者 舌根和咽后壁后做空吞咽动作,单个动作持续 5 s, 10 min/ 次,3 次 /d。 ③舌部锻炼:进行卷舌、舌打 响、刮舌、伸舌训练。④口腔锻炼:进行叩齿、呲牙、 鼓腮、张口训练,每个动作至少重复 20 次,早晚 各 1 次,每次餐后 1 h 开始训练,训练过程中可通 过语言或其他方式鼓励,要求患者尽可能超额完成 任务。(4)摄食训练。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把 握好食量,酌情增加食物,留给其充足进食时间, 保证患者可将食物全部吞咽下。(5)饮食指导: 早期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腻食物,可 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逐渐由流质食物过渡到软 烂易消化普食。(6)行为教育。列举近期康复出院的病例,为患者讲解坚持锻炼对吞咽功能恢复的 重要性和意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训练的作用 机制及重要性,纠正其错误认知,1 次 / 周,每次 至少 30 min。
1.3 观察指标 ( 1)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依据洼田饮水试验判定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分级,于 训练前及出院时让其一次性饮用温水 30 mL。1 级: 无呛咳;2 级: 2 次摄入无呛咳;3 级: 1 次摄入时 有呛咳;4级:需 2次之上方可摄入, 且有呛咳;5级: 饮水时频繁呛咳。(2)比较两组训练前后 T 细胞 亚群指标水平。于训练前和出院时检测患者 CD3+、 CD4+、CD8+、CD4+/CD8+ 水平。(3) 比较两组训 练前后营养指标水平。于训练前和出院时检测患者 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训练前,两组 吞咽功能分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n (%)] |
时间 组别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
对照组 |
(n=45) |
|
0 |
4 |
(8.89) |
27(60.00) |
9(20.00) |
5(11.11) |
观察组
训练前
Z |
(n=45)
值 |
|
0 |
2 |
(4.44) |
30(66.67) 0.188 |
7(15.56) |
6(13.33) |
P |
值 |
|
|
|
|
0.851 |
|
|
对照组 |
(n=45) |
18 |
(40.00) |
12 |
(26.67) |
7(15.56) |
5(11.11) |
3(6.67) |
观察组
训练后
Z |
(n=45)
值 |
25 |
(55.56) |
15 |
(33.33) |
3(6.67)
2.588 |
2(4.44) |
0 |
P |
值 |
|
|
|
|
0.010 |
|
|
2.2 两组训练前后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 训 练前,两组 CD3+、CD4+、CD8+、CD4+/CD8+ 水平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 两组 CD3+、CD4+、CD4+/CD8+ 水平均高于训练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CD8+ 水平均低于训 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训练前后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 x ±s ) |
组别 |
组别 |
CD3+ |
CD4+ |
CD8+ |
CD4+/CD8+ |
训练前 |
对照组( n=45)
观察组( n=45)
t 值
P 值
对照组( n=45) |
51.31 ±4.65
51.24 ±4.73
0.071
0.472
58.33±5.72* |
26.13 ±3.04
25.94 ±3.12
0.293
0.385
29.72±3.15* |
33.16 ±2.97
33.05 ±3.04
0.174
0.431
32.41 ±3.04* |
0.69 ±0.16
0.72 ±0.12
1.006
0.159
0.88±0.15* |
训练后 |
观察组( n=45)
t 值
P 值 |
64.29±5.87*
4.878
0.000 |
34.68±3.44*
7.133
0.000 |
27.19±2.85*
8.403
0.000 |
1.26±0.19*
10.530
0.000 |
注:与训练前比较, *
P<0.05
2.3 两组训练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训练前, 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白蛋 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训练前,但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训练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x ±
s )
时间 |
组别 |
白蛋白(g/L) |
血红蛋白(g/L) |
红细胞计数( ×1012/L) |
训练前 |
对照组( n=45) 观察组( n=45)
t 值
P 值
对照组( n=45) |
38.50±2.16
38.46±3.04
0.072
0.471
33.50±2.40* |
131.08±3.20
131.84±2.40
1.275
0.103
121.60±4.80* |
4.65 ±0.34
4.72 ±0.26
1.097
0.138
4.08±0.53* |
训练后 |
观察组( n=45) t 值
P 值 |
36.70±1.70*
7.299
0.000 |
128.60±5.64*
6.340
0.000 |
4.29±0.24*
2.421
0.008 |
注:与训练前比较, *
P<0.05
3 讨论
脑梗死导致的吞咽障碍主要发生于咽喉期和 口腔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运动不协调、咀 嚼食物不受控制。常规康复训练重视脑梗死后偏瘫 的预防及护理,对吞咽功能障碍并不重视,因此 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较差 [6] 。综合康复训练通过反射 性刺激中枢神经,能提高舌肌局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增加神经网络的反射灵敏度 [7] 。有多项研究指 出,加强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相关动作的重复训 练,可有效引发吞咽反射 [8] 。多数患者因过于担忧 自身病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综合康复 训练通过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需求,纠正其错误认知,并列举近期康复案例以增 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引导其回忆生活中得意和成功 的事情,讲述自身的辉煌时刻,从而缓解其负性情 绪 [9] 。吸吮训练重视患者唇部肌肉功能与舌的配合 运动;冷刺激和吞咽训练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吞咽 功能 [10-11] 。舌部锻炼可锻炼舌部肌肉,有效提高舌 头灵活度 [12]。在口腔锻炼基础上进行摄食训练, 可 提升患者的饮食能力 [13]。本研究结果显示, 训练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康 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 计数、血清白蛋白为判定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本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训练后,观察组 CD3+、CD4+、 CD4+/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 组;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均低 于训练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免疫 功能的改善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综合康复训 练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患者吞咽功能逐步恢复 后,可通过日常饮食补充体内消耗的营养物质,从 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 [14-1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后吞咽 障碍患者可提高营养指标水平,改善 T 细胞亚群 指标水平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效果优于常规康复 训练。
参考文献
[1] 范转平,朱长春,姚伟玲,等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 1): 64- 66.
[2] 董凯生,王颖,宋海燕,等 . 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4): 960- 964.
[3] 范俐 . 早期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对 ACI 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 ADL 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2018,42( 11): 1352-1353.
[4] 黄军军,曹常娥,张雷,等 .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J]. 中国卫生统计,2021,38 (4): 563-565.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J]. 中华神经科 杂志,2010, 43(2):146.
[6] 陶庄,尹凯宁,孙林娟,等 . 益气养阴化痰方结合吞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研 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8): 1142- 1144.
[7] 李冰,党庆浩,周光 . 早期 VitalStim 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康复,2020,35(8): 400-403.
[8] 靳荣 . 综合性康复训练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5): 82- 83.
[9] 雷玙 .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华养生保健, 2021,39(3): 29-30.
[10] 李沛,冯卫星,张军 .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 2121-2122.
[11] 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 .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 28(6): 569-573.
[12] 李燕妮 . 冷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28(10): 67-68.
[13] 周菲,徐立,范天伦,等 .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应用研究 [J].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021,20(24): 2667-2670.
[14] 陈晓艳 . 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5): 244- 246.
[15] 方杰,张亚琴,姚依吟,等 . 改变食物形态配合吞咽训练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39(21): 3928-39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