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盆底康复操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22 13:55: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操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06 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后盆底肌力分级、 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 评分,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护理 7 d 后, 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为 9.43%(5/53), 低于对照组的 37.74%(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缓解焦虑 和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盆底康复操锻炼;自然分娩;产妇;并发症;负性情绪;盆底肌力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natural puerperae
  
  YU Lingling
  
  (Obstetric Clinic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puerperae. Methods: 106 puerpera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the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nurs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3% (5/53), which was lower than 37.74% (20/5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after the nursing,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relie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Natural delivery; Puerpera; Complication; Negative emo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女性盆底肌肉承托着膀胱、子宫等各种盆腔器 官,不仅能维持这些盆腔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还 能控制排尿、排便及阴道紧缩感等多项生理活动。 妊娠、分娩会导致产妇盆底肌肉损伤,进而引发盆 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PFD 虽不会威胁产妇 生命,但可使产妇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并降低其生 命质量 [1] 。分娩后需给予产妇有效护理措施以改善 其盆底肌力,加快产妇康复,但常规护理多为基础 护理,对盆底肌康复的关注不足,多数产妇康复效 果不佳 [2] 。已知盆底康复操锻炼可使产妇正确掌握锻炼要领、技巧, 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力及预后 [3]。 本文观察盆底康复操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 于本院行自然分娩的 106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 标准:单胎、头位;初产妇;依从性良好,可配合 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存在盆腔脏器脱垂、 尿失禁、精神病等病史者;患有抑郁症者;合并 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者;临 床资料不全者。产妇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批准文号:2020062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3 例。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 , 平 均(23.39±4.09)kg/m2; 年龄 24~39 岁, 平均(34.23±1.11) 岁。 研究组 BMI 18~28 kg/m2,平均(24.17±1.97) kg/m2 ;年龄 24~39 岁, 平均(34.17±1.07) 岁。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分娩指导、 产后肛提肌训练,观察产妇的恶露、会阴情况,鼓 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按时进行产后检查;实时了 解产妇心理状态和恢复情况, 并给予常规心理疏导; 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操锻炼。 (1)强化健康宣教。向产妇详细讲解盆底肌锻炼 的目的、方法以及如何评估锻炼效果;定期组织相 关讲座;指导家属给予产妇语言鼓励和情感支持; 向产妇分享盆底肌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以提高其 锻炼依从性;组建康复锻炼交流群,定期分享正确 康复锻炼视频, 并鼓励产妇积极交流康复锻炼经验。 (2)盆底康复操锻炼。选择柔和的音乐,以 Kegel 运动为基础,参考广播体操的节拍设计动作。①提 肛运动。指导产妇提肛,并进行原地冲刺跑、大步 或小步跳跃等。②臀部运动。指导产妇取平卧位, 缓慢进行臀部、盆底肌肉的收缩、放松。③全身运 动。产妇取站立位,逐渐加快盆底肌肉的收缩、放 松速度,之后将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缓慢进行盆底 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再行下蹲和起立动作。④扭 胯运动。指导产妇将臀部向外转动,并最大程度将 臀部提高,扭胯并保持倾向一侧的状态。产后 2 d 即进行上述训练,产后 1~2 周,先行臀部运动, 3 次 /d,10 min/ 次;产后 3~6 周,在臀部运动基础 上进行扭胯运动, 3次/d,15 min/ 次;产后 7~10周, 增加全身运动, 3 次 /d,20 min/ 次;产后 11~14 周, 进行上述全部运动,3 次 /d,20 min/ 次。
  
  1.3  观察指标  ( 1 )护理 7 d、3 个月后,比较两 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通过徒手肌力评估,由检查 者将一根手指插入产妇阴道,嘱产妇用力收缩盆底 肌,并以收缩持续时间和重复次数进行分级[4]。0级: 手指感觉不到阴道肌肉收缩;1 级:能感觉到阴道 肌肉轻微收缩(颤动) ,但不能持续;2 级:能感 觉到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可持续 2 s,重复 2 次;
  
  3 级:能感觉到阴道肌肉完全收缩,可持续 3 s,重 复 3 次,无对抗;4 级:能感觉到阴道肌肉完全收缩,可持续 4 s,重复 4 次,有轻微对抗;5 级:能 感觉到阴道肌肉完全收缩,可持续 5 s,重复 5 次, 有持续对抗。(2)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抑郁 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 两个量表均包括 20 个条目,各条目 1~4 分,总分 20~80 分, SDS>41 分表示存在抑郁,SAS>40 分表 示存在焦虑,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越严 重 [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盆底肌力分级比较  护理 7 d 后,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9.43%(5/53),低于对照组的 37.74%(20/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
  
  3  讨论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及分娩过程中的机械性撕裂 可损伤产妇的盆底肌组织, 导致产妇出现阴道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等 PFD[6-7] ,产妇生理机能、心理状 态的最佳恢复期是产褥期,因此积极给予产妇有效 的康复锻炼对改善其盆底肌力、负性情绪和生命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8-9]。

\
  
  盆底康复操锻炼是针对产妇的一种盆底肌肉锻 炼方法, 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可有效减少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等 PFD 的发生,唤醒产妇盆底肌肉、 神经,使阴道恢复到产前状态,有利于提高产妇生 命质量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 7 d 后,两组盆底肌力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盆底康 复操锻炼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规范性,能充分考 虑产妇的生理状态,产后初期指导产妇进行低强 度的锻炼,盆底肌改善效果不明显,但之后依据产 妇的实际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可进 一步提高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力;另外盆底康复操锻 炼还可提高盆底神经兴奋性,加快盆底肌力的恢 复 [11-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盆底康复操锻炼可减少 因盆底功能障碍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可缓解产 妇负性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进一步降低了 并发症发生率。分娩痛是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 然生理反应,易使产妇出现负性情绪,尤其是初产 妇,表现为明显的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而此类负性情绪会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尿失禁 以及产后出血等症状,加重其心理负担的同时影响 康复效果 [13-14]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研究 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盆底康复操锻炼中向产妇详细讲解盆底肌锻炼的目的、 方法,定期组织相关讲座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锻炼认 知水平;指导家属给予产妇语言鼓励和情感支持,向 产妇分享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鼓励产妇积极交流康 复锻炼经验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锻炼依从性和康复效 果,进而缓解了焦虑和抑郁情绪 [15-16]。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 用盆底康复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盆底肌力分级情 况,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 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Mathé M,Valancogne G,Atallah A,  et al . Early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fter obstetrical anal sphincter injuries for the reduction of anal incontinence[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6(199): 201-206.
  
  [2]  郭丽芳,邢忠兴,吴金梅,等 . 水中分娩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效果 [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33(9): 1239-1242.
  
  [3]   陈艳敏,陈丽莲 . 盆底康复训练操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0): 79-81.
  
  [4]浦静,刘艳,哈丽努尔·吾买尔江,等 . 督导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观察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4):274-276.
  
  [5]蒋维,韩炜,刘维红,等 . 孕产期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对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率及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 [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3):342-344.
  
  [6]刘芳,钱永华,林丽 . 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护理学杂志,2015,30(12):97-100.
  
  [7]朱玲,范伟荣,苏爱芳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J]. 浙江医学,2020,42(1):59-61.
  
  [8]高丽娜,蒋晶,林跃群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166-168.
  
  [9]洪丽丽 . 盆底康复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盆底肌力与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234-237.
  
  [10] 侯佳丽,刘雪杰 . 盆底康复操锻炼联合磁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171.
  
  [11] 翁铭娜,刘柯伶 . 盆底康复操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与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 [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8):779-781.
  
  [12] 王伟芬,刘嘉,邹丽青,等 . 护理干预配合盆底康复操锻炼对产妇盆底肌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9):142.
  
  [13] Qi X, Shan J, Peng L, et al . The effect of a comprehensiv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enhancing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s and preventing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J]. Medicine (Baltimore),2019,98(35):16907.
  
  [14] 曹玲香 . 盆底康复操锻炼对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盆底肌力的作用探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5):53.
  
  [15] 王文璐,王琦,张岩 . 盆底康复操锻炼对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盆底肌力的作用 [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9):1954-1956.
  
  [16] 胡慧红 . 盆底康复操锻炼配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4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