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产后不同 时期出血量、治疗前和出院时血常规 [ 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 水平、出院时子宫收缩良好率,治疗前、产后 24 h 血流动力学 指标 [ 舒张压(DBP)、收缩压(SBP)]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后 2、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 Hb、RBC 水平和子宫收缩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 24 h, 两组 SBP、 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可减少出血量,提高 SBP、DBP、Hb、RBC 水平和子宫收缩良好率,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 治疗。
【关键词】 产后出血;马来酸麦角新碱;缩宫素;血流动力学;血常规
Clinical effects of Ergometrine maleate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XIE M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Taihe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aihe 3437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Ergometrine maleate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tocin,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rgometrine maleat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blood routine index [hemoglobin (Hb), red blood cell (RBC)] levels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at discharge, the good uterine contraction rate at discharge, the hemodynamic index levels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24 hours after deliver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2 and 24 h postpartum hemorrhage amou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t discharge, the levels of Hb and RBC and the good uterine contrac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4 hours after delivery, the levels of SBP and DB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Ergometrine maleate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n reduce the hemorrhage amount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SBP, DBP, Hb, RBC and the good uterine contractions rat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Oxytocin treatment.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Ergometrine maleate; Oxytocin; Hemodynamics; Blood routine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h 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 mL 或剖宫产术后出血超过 1000 mL[1],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与产道损伤、子宫收 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2] 。其中最常见 的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 70% 以上,胎儿娩出后,不同走向的子宫肌纤维会收缩 压迫肌束间血管进行止血,而宫缩乏力患者会减弱 或停止压迫血管,引发产后出血 [3] 。目前临床治疗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多采用缩宫素,但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且治疗缩复不良或宫缩无力性出血的效果较好 [4]。 本文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 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 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实用产科诊疗指南》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的相关诊断标准 [5] ;单胎妊娠,胎位正常;无凝血 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者;胎盘娩出异常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交 流障碍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 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 年龄 20~35 岁, 平均(25.14±3.48)岁; 孕周 36~42 周, 平均(37.59±1.48)周;阴道分娩 14 例, 剖宫产 16 例;经产妇 15 例, 初产妇 15 例。 研究组: 年龄 20~36 岁, 平均(25.83±3.18)岁; 孕周 36~41 周, 平均(37.73±1.37)周;阴道分娩 13 例, 剖宫产 17 例;经产妇 16 例, 初产妇 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等措施,休克 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输血。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采用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H32025280,1 mL ∶ 5 U)治疗。子宫肌层或 宫颈肌内注射 10 U,随后将 10~20 U 加入 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0.02~0.04 U/min, 24 h 内总量控制在 60 U。
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 液(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4526, 1 mL ∶ 0.2 mg)肌内注射治疗,0.2 mg/ 次,2~4 h 重复注射 1 次,共 5 次,总剂量 1mg。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后不同时期出血 量,包括产后 2、24 h 出血量。应用称重法称量, 在一次性产包内备两块特制会阴垫,胎儿娩出及羊 水流尽后,将 1 块会阴垫纵向平铺于产妇臀下,接 生完毕, 换第 2 块会阴垫至产后 2 h, 之后每 2 h 更 换 1 次。分别称第 1 块、第 2 块及之后更换的会阴 垫重量,减去原会阴垫的重量即为产后 2、24 h 的 出血量。(2)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时血常规水平。 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 5 mL 静脉血,采用全自 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迈瑞 Mindray, 型号 BC-20s) 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
(3)比较两组出院时子宫收缩良好率。收缩良好: 子宫降至脐部平行 1~2横指, 触之质硬;收缩较差: 子宫轮廓模糊,触之柔软。(4)比较两组治疗前、 产后 24 h 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采用血压测量仪检测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5)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不同时期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产后2、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产后不同时期出血量比较(mL,
x ±
s )
组别 |
产后 2 h |
产后 24 h |
研究组( n=30) |
831.23±7.28 |
1118.63±9.29 |
对照组( n=30) |
955.54±8.99 |
1351.82±8.92 |
t 值 |
58.858 |
99.171 |
P 值 |
0.000 |
0.000 |
2.2 两组治疗前、出院时血常规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 Hb、RB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出院时, 两组 Hb、RBC 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出院时血常规水平比较(
x ±
s )
Hb
组别
治疗前 |
(g/L) |
|
RBC |
( |
×1012/L) |
|
出院时 |
治疗前 |
|
出院时 |
研究组( n=30) |
103.25±1.23 |
|
137.28±1.53* |
2.85±0.79 |
|
4.37±1.17* |
对照组( n=30) |
103.14±1.08 |
|
126.48±1.42* |
2.86±0.80 |
|
3.64±0.95* |
t 值 |
0.368 |
|
28.338 |
0.049 |
|
2.653 |
P 值 |
0.357 |
|
0.000 |
0.481 |
|
0.005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2.3 两组出院时子宫收缩良好率比较 研究组子 宫收缩良好29例(96.67%),收缩差 1例(3.33%), 对照组子宫收缩良好 22 例(73.33%),收缩差 8 例(26.67%);研究组子宫收缩良好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
2.4 两组治疗前、产后 24 h 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比较 治疗前,两组 SBP、DBP 水平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 24 h, 两组 SBP、 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治疗前、产后 24 h 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
(mmHg, x ±s ) |
组别 |
|
SBP |
|
DBP |
治疗前 |
|
产后 24 h |
产后 24 h |
对照组( n=30) |
128.46±10.12 |
|
103.30±10.52* |
86.63±6.53 |
70.24±5.01* |
研究组( n=30) |
128.40±10.15 |
|
115.45±12.61* |
86.66±6.52 |
76.06±5.12* |
t 值 |
0.023 |
|
4.052 |
0.018 |
4.450 |
P 值 |
0.491 |
|
0.000 |
0.493 |
0.000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1 mmHg=0.133 kPa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n (%)]
组别 |
|
头痛 |
|
胸闷 |
|
恶心呕吐 |
心悸 |
|
发生率 |
研究组( n=30) |
1 |
( |
3.33) |
1 |
(3.33 |
) |
5 |
( |
16.67 |
) |
2 |
(6.67 |
) |
9 |
(30.00 |
) |
对照组( n=30) |
3 |
( |
10.00) |
1 |
(3.33 |
) |
3 |
( |
10.00 |
) |
1 |
(3.33 |
) |
8 |
(26.67 |
) |
χ2 值 |
|
|
|
|
|
|
|
|
|
|
|
|
|
|
0.082 |
|
P 值 |
|
|
|
|
|
|
|
|
|
|
|
|
|
|
0.774 |
|
3 讨论
产后出血为分娩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给予 治疗,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止血 [6]。产后出血的常见原 因为宫缩乏力,增强子宫收缩是止血的关键,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缩宫素进行预防与治疗,通过与受体 偶联促进钙通道的激活和肌浆网钙的释放,促进子 宫收缩, 压迫血管, 快速关闭子宫肌层创面的血窦, 达到止血目的。但产后出血往往是短期内大量出血, 单纯使用缩宫素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止血 效果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 2、24 h 出血量 均少于对照组,子宫收缩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这一 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9]。分析原因为马来酸麦角 新碱可通过调节钙离子浓度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 增强下段肌层的收缩力,对胎盘剥落位置的血管、 血窦起到较好的压迫作用, 从而加快止血速度[10-11]。 RBC、Hb 均为临床常用的血常规指标,机体失血 后 RBC、Hb 迅速流失,SBP、DBP 水平下降,极 易导致机体缺氧、免疫力下降,甚至休克。本研究 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出院时 Hb、RBC 水平均高 于对照组;两组产后 24 h SBP、DBP 水平均低于治 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马来酸麦 角新碱静脉注射可即刻见效,持续作用约 45 min, 节律性收缩持续 3 h,作用强而持久,故能快速止 血以减少后期失血量,维持血压稳定,更易于患者 恢复 [12-1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马来酸麦角 新碱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 较少、随访时间短等,其结果尚需后续进一步扩大 样本量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征。
综上所述,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产后出血患 者可减少出血量,提高 SBP、DBP、Hb、RBC 水平和 子宫收缩良好率,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舒晓芳,沈娟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713-2716.
[2] 冯晓云,韩冰,徐桂冉,等 . 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J]. 解放军预防医 学杂志, 2019,37( 1): 111-113.
[3] 杨帆,郑雪绒,杨鉴冰,等 . 米索前列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 90 例分析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 ( 1): 69-73.
[4] 杨艳芬,卢丽敏 . 欣母沛与马来酸麦角新碱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20(3): 258-259.
[5] 崔风华,朴贞华,尹可春 . 实用产科诊疗指南 [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61-65.
[6] 李娜,刘常燕,王茜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 19):4392-4394.
[7] 黄红莲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J]. 临床合理 用药杂志,2021,14(1):93-94.
[8] 汪俊丽,胡南英,魏岩 . 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与单纯应用缩宫素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J]. 中 国药理学通报, 2018,34(9): 1331-1332.
[9] 兰峰,吴媛 .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 150 例二次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 10): 1669-1670.
[10] 王丹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 (21): 4894-4897.
[11] 贾源君,焦娜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妊娠产后出血效果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28(3):345-348.
[12] 王静,陈阳 . 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J]. 贵州医药,2021,45(9):1423-1424.
[13] 李茜,刘彦醒,郭晓燕,等 .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生化指标 的影响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5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