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6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后采用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 Ⅱ)评估其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效能等级(差、一般、良好、优),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 结果: 60 例冠心病患者中,自我管理效能差 10 例(16.67%) ,自我管理效能一般 15 例(25.00%) ,自我管理效能良好 24 例(40.00%) ,自我管理效能优 11 例(18.33%) ;自我效能优的冠心病患者自强、坚韧、乐观及 CD-RISC 总分最高,其次为自我管理效能良好者、自我管理效能一般者,而自我管理效能差的冠心病患者自强、坚韧、乐观及 CD-RISC 总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 Kendall's tau-b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相关(r>0, 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相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效能越好。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弹性;自我管理效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E Dandan
(Zhech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Zhecheng TCM Hospital, Zhecheng
4762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fter admis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and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I (HPLP II)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grade (poor, fair, good, excellent).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in th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0 (16.67%) had poor self- management efficacy, 15 (25.00%) had fair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24 (40.00%) had goo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and 11(18.33%) had excellent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18.33%).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self-efficacy had the highest total scores of self-improvement, tenacity, optimism and CD-RISC, followed by those with goo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and fair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those scores and the RISC total score of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poor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was the lowes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Kendall’s tau-b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 management efficacy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0, P<0.05). Conclusion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higher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evel is, the better the self- management efficacy i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Chinese version of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orrelation
自我管理效能是指个体为降低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而良好的自我管理效能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有利于控制病情[1]。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对外界已发生变化环境的一种心理、行为反应状态[2]。本文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内科学》中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 [3] ;凝血功 能正常;精神及认知功能正常,可独立完成相关量 表评估;参与本次研究前未有其他重大人生事件发 生, 如离异、丧事等。排除标准: 合并先天性疾病; 伴中重度感染性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恶性 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经临床系统治疗后仍未得到 有效控制。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 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 批 准文号:2019 审(101)号 ]。其中男 35 例, 女 25 例;年龄 40~80 岁, 平均(60.25±7.39) 岁; 病程 1~11年, 平均(6.10±1.39) 年; 合并症: 高血压 24 例,糖尿病 10 例。
1.2 方法
1.2.1 自我管理效能评估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采用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HPLP Ⅱ)评估 [4] 。采用 4 级评分法(1~4 分) ,包括营养(9 个条目,36 分) 、人际关系(9 个条目, 36 分) 、健康责任(9 个条目,36 分)、自我实现(9 个条目,36 分)、压力管理(8 个条目, 32 分)、运动和锻炼(8 个条目, 32 分)6 个维度,总分 208 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效能越好,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43,信效度较好。评分≤ 90 分为自我管理效能差;91~129 分为自我管理效能一般;130~168 为自我管理效能良好; 169~208 分为自我管效
能优。
1.2.2 心理弹性评估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评估 [5] 。采用 4 级评分法(1~4 分) , 包括自强(8 个条目, 32 分) 、坚韧(13 个条目, 52 分)、乐观(4 个条目, 16 分)
3 个维度,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 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10, 信效度
较好。
1.2.3 问卷质量控制 在量表评估前,需向患者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内容,并指导患者完成量表评估, 完成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漏填情况, 若存在漏填,应及时让患者补充完整。本次研究共发放 HPLP Ⅱ、PCD-RISC 量表各 60 份, 均回收60 份,回收率为 100.00%。
1.3 观察指标 (1)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现状。 (2)比较不同自我管理效能的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水平。(3)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均经 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 符 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采用 Kendall's tau-b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现状 60 例冠心病患者中,自我管理效能差 10 例,占比 16.67%;自我管理效能一般 15 例,占比 25.00%,自我管理效能良好 24 例, 占比 40.00%, 自我管理效能优 11 例,占比 18.33%。
2.2 不同等级自我管理效能冠心病患者 CD-RISC评分比较 自我效能优的冠心病患者自强、坚韧、乐观及 CD-RISC 总评分最高,其次为自我管理效能良好者、自我管理效能一般者,自我管理效能差的冠心病患者自强、坚韧、乐观及 CD-RISC 总评分最低,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不同等级自我管理效能的冠心病患者 CD-RISC 评分比较(分, x ±s ) |
组别 |
自强 |
坚韧 |
乐观 |
总评分 |
自我管理效能差( n=10) |
17.58±2.34 |
33.17±3.52 |
8.96±1.25 |
59.71±6.97 |
自我管理效能一般( n=15) |
19.85±2.41a |
36.94±3.74a |
10.37±1.23a |
67.16±7.18a |
自我管理效能良好( n=24) |
22.76±3.11ab |
40.19±3.58ab |
12.63±1.18ab |
75.58±7.89ab |
自我管理效能优( n=11) |
25.94±3.59abc |
44.68±4.26abc |
14.09±1.26abc |
84.72±8.21abc |
F 值 |
17.261 |
18.872 |
41.573 |
22.492 |
P 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注:与自我管理效能差比较, a
P<0.05;与自我管理效能一般比较, b
P<0.05;与自我管理效能良好比较, c
P<0.05
2.3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经 Kendall's tau-b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相关(r>0,P<0.05)。见表 2。
表 2 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的相关性 |
指标 |
r 值 |
P 值 |
自强 |
0.599 |
0.000 |
坚韧 |
0.713 |
0.000 |
乐观 |
0.775 |
0.000 |
CD-RISC 总评分 |
0.698 |
0.000 |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再入院率高等特点,患者在后续临床治疗中可能采取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其对后续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不利冠心病的病情控制, 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 [6]。因此,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及追求目标。心理弹性可反映主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及行为状态。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患者对疾病及相关不良事件的接纳程度越高,且对自身负性情绪的调节能力越强,更容易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优的冠心病患者自 强、坚韧、乐观等 CD-RISC 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 最高,其次为自我管理效能良好者、自我管理效能 一般者, 自我管理效能差的冠心病患者自强、坚韧、 乐观等 CD-RISC 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最低。提示 自我管理效能越好其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且进一步 经 Kendall's tau-b 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 冠心病患 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相关。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自强: 冠心病患者自强水平较高, 可使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增强患者对疾病引起 的相关身心变化的适应能力;自强水平较高,还有 利于患者克服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与疾病抗争,提高患者对后续 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 理效能 [7-8]。(2)坚韧:冠心病患者坚韧感较强, 可以使其在面对疾病时具有强大的耐受性及勇气, 有效克服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引起的意志 消沉等情况,振奋患者的精神,提高其对后续治疗 的信心及配合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9-10]。 (3)乐观:冠心病患者若较为乐观,可促使患者 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的缓解及释放,刺激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临 床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己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更易 调节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抗压能 力更强,更能沉稳处理冠心病相关的突发事件,增 强对自身不良行为的约束能力,从而提高其自我管 理效能 [11-13] 。临床上针对自我管理效能较差的患 者,应落实并加强健康宣教,充分调动患者亲属力 量,告知患者亲属需给予患者关怀与耐心,让患者 感受到来自亲属的关怀,激发患者对美好未来的向 往,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 效能 [14]。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 能呈正相关,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效能 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晨,彭德荣,杨芬红,等 . 上海市某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J]. 中华全科医师杂 志,2020,19(11):1020-1024.
[2] 陈兴萍,施平 . 心理弹性,反刍性沉思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J]. 实用心脑 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23-27.
[3]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 内科学 [M]. 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8-227.
[4] 曹文君,郭颖,平卫伟,等 . HPLP- Ⅱ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3):286-289.
[5] 雷阳, 张静平 . 中文版 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88-1193.
[6] Liu A,Wijesurendra R S,Liu J M, et al. Retraction notice to Gadolinium-Free Cardiac MR Stress T1-Mapping to Distinguish Epicardial From Microvascular Coronary Disease[J]. J Am Coll Cardiol,2018,71(9):957-968.
[7] 曾旭婧 . 肾移植受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5):25-28.
[8] 安云飞,曹仲茹,刘娟,等 . 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J]. 中华现代 护理杂志,2018,24(3):288-292.
[9] 黄琴, 关建萍, 李晓春, 等 . 240 例 HIV/AIDS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护理学报,2017,24(22):46-49.
[10] 李曼,李新辉,林陶玉,等 . 冠心病住院病人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J]. 护理研究, 2015, 29 (7):817-820.
[11] 明忠光,徐雷,李广成 . 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探讨 [J]. 心理月刊, 2021, 16(14):80-81.
[12] 林琳, 易琦峰, 李颖, 等 .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 水 平 相 关 性 调 查 分 析 [J]. 齐 鲁 护 理 杂 志,2014(21):61-63.
[13] 谭云飞,张庆刚 . 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自身应对 方 式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J]. 医 学 与 社 会,2015,28(5):274-275.
[14] 林静子,汪思平,揭贝贝 . 基于增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的目标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心血 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5):49-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