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中期宫颈癌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除常规护理之外,应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临床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如视患者个体化情况加以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生存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焦点解决;宫颈癌;心理弹性;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宋一雪,曹晶杰,李茂华,等.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1-12.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Focus-Solving Technique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Middle Stage Cervical Cancer
sonG Yi-xue,cao Jing-jie,li Mao-hua,liU Yong-lan*
(The 985th Hospital of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Taiyuan,Sh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focus-solving technique o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middle stage cervical cancer.Methods sixty-two cases of early and middle stage cervic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ith short-term focus-solv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routine nursing.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short-term focus-solving intervention,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short-term focus-solving technology has a good intervention effect on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medium-term cervical cancer.it can improve the resilience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focus solution;cervical cancer;Psychological resilience;clinical effect
0引言
心理弹性是近年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不幸事件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调节自己恢复正常的能力[1]。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弹性是个体对极端逆境经验的总结和对日常压力的调控[2]。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副反应和生存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理弹性越好,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越低,生存质量越高[3]。本研究通过应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对31例早中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早中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37.72±9.3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以上54例;有配偶55例,无配偶7例;Ⅰb期27例,Ⅱa期25例,Ⅱb期10例;城镇职工医保24例,新农合36例,自费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理分期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目前临床上通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治疗期间宣教、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采取每周进行会谈1次、40~60 min/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共干预4次。对已经出院的患者,主要借助电话进行远程干预。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分四个阶段:①构建会谈目标:首先共同讨论患者目前面对的问题,列出为解决问题其已经做过的努力,预测其是否具备资源或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其次探讨如果这些问题顺利解决,会有什么与现状不同的状况,可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在此期间要给予患者鼓励,大胆说出想法,以共同构建的目标作为临床心理干预的指导方向。②进行刻度评价:当引导患者对自己面对的问题、目前的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认清以后,刻度评价是将其描述进一步细化的一种技术。具体方法如下,让患者将自己解决某一问题的有利资源进行评估,以从1~10分标记,分数越高说明资源越多,以此来衡量其解决某一问题的有利资源的多少(例如:假设用0~10分来评估您的疼痛控制效果,0分代表效果最差,10分代表最好,您认为现在可以评几分?您感觉疼痛控制相对好时可以评几分?)。③寻找例外会谈:构建会谈目标成功之后,继续与患者探讨“是否在过去有类似问题被解决过?如果偶然被解决时是什么状况?”,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已经做过的努力,以及得到的满意结果。通过不断类似的探查例外,帮助患者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优势资源,同时及时给予患者肯定、称赞等正性反馈,增强其对实现构建目标的信心。④发展未来想象:发展对未来的想象,可以帮助患者从对现有问题的负向关注中摆脱出来,从而走向积极正向的关注状态。初次会谈时,患者经常是会过度深陷于当下的困扰状态而不能自拔,甚至不会去想“我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假如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生活会有哪些不一样?”。所以在心理干预的会谈开始、进行和结束前,都可以应用奇迹问话技术,调动患者积极性,引导其对未来的美好展开大胆想象,增强患者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在整个临床心理干预中,第1次干预主要是引导患者描述问题,构建目标,其余3次干预重点在于评估、了解患者情况有无好转,期间要对患者自身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予以肯定,强化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及决心。此外强调的是,应当以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作为中心,综合应用各阶段技术在临床心理干预过程之中。
1.3评价指标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心理弹性水平。CD-RISC[4]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onnor和Davidson基于特质论发展而来,包括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及精神影响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其在国外临床中应用较广。本研究应用的是于肖楠等汉化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5],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共25个条目,Cronbach’sα=0.91,信效度良好[6]。依然采用Likert 5级评分,每条目评分0~4分,0分表示“完全不是这样”,4分表示“几乎总是这样”。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临床干预前心理弹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应用短期焦点解决技术临床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50万,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15万,约占世界新发生病例的29%[7]。随着宫颈癌筛查及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中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预后明显改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近年逐渐成为医患双方广泛关注的一个评价指标,其中,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等[8]。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的研究认为其影响因素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等[9]。传统上,临床医护工作者会采取多种医疗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这些措施主要是以减少治疗副反应、并发症等改善躯体功能为主,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精神感受等心理方面[10]。而由于宫颈癌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治疗、术后放疗会涉及盆腔器官及淋巴结引流区,可能会导致其性功能改变、生育能力丧失和绝经期提前等,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冲击。
根据心理学的普遍观点,心理弹性的差异是导致具有相同境遇的患者各自对生活质量有不同感受的主要原因,并且,心理弹性可以在逆境中受到激发[11]。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除因先天遗传使个体对高危环境的脆弱性和易感性不同之外,后天环境对于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影响更大(如教育、干预训练等)[12]。如能够将心理弹性水平提升,不仅可以探索、挖掘个体心理调节的潜在能力,而且可以辅助构建个人心理防线,使逆境事件对自身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进而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在系统医学治疗辅助下,延缓甚至阻止病程的进展,从而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13]。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干预技术又称解决取向的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种短程的心理咨询技术。其关键理念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不讨论问题的成因,从描述的事实中关注例外,研究后从简单有效的路径入手。焦点解决技术不局限于探求问题所形成的原因,而是用正向的、面向未来的、面向目标解决问题目标的积极观点,引导当事人认清自己的期待,思考是否有改变的可能,从而促使改变的发生[14]。
本研究着眼心理弹性,以焦点解决短期干预技术为框架,探讨适合早中期宫颈癌患者个体化且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通过引导患者构建具体目标,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保护性资源,探求例外改变,逐步减轻因疾病打击而引起的负性情绪,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时慧洁,时秋英.心理弹性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227-1229.
[2]Dicorcia JA,Tronick E.Quotidian resilience:exploring mechanisms that drive resilience from a perspective of everyday stress and coping[J].Neurosci Biobehav Rev,2011,35(7):1593-1602.
[3]水会锋.肿瘤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1):100-103.
[4]Connor KM,Davidson J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 Anxiety,2003,18(2):76-82.
[5]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6]Yu Xiaonan,Zhang Jianxin.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Soc Behav Pers,2007,35(1):19-30.
[7]梁岩岩,李玉红.妇科癌症病人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18):2205-2207.
[8]Kwakkenbos L,Coyne JC,Thombs BD.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Psychosom Res,2014,76(6):485.
[9]周轶伦,耿艳玲.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2):333-334.
[10]黄华兰,程一霓,王妙君,等.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1,8(5):3-4.
[11]章新琼.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其在癌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12):2147-2149.
[12]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2007,47(5):127-130.
[13]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14]张田孟.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概述[J].文化教育,2016,25(8):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