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美西律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80 例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患者为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美西律治疗,观察组予以炙甘草汤联合美西律治疗,比较两 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 [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 水平、T 细胞亚群指标(CD4+ 、CD4+/CD8+ )水平、中 医证候积分、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Tc 离散度(QTcd)和血清抗 β 1- 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 1-AAB)水平。 结果: 治疗后,两 组 hs-CRP、IL-6、IL-8、QTcd、β 1-AAB、CD4+、CD4+/CD8+、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炙甘草汤 联合美西律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室性 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Tcd 水平和 β 1-AAB 水平,优于单纯美西律治疗效果。
【关键词】 炙甘草汤;气阴两虚;心律失常;美西律;炎性因子;T 细胞亚群;中医证候积分
Effects of Zhiganc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xilet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type
JI Yaok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Pingdingsh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ingdingshan 467092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Zhiganc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xilet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typ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typ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Mexilet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higanc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xiletine. The curative effects,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 level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terleukin (IL)-6, IL-8], the T cell subset index levels (CD4+ and CD4+/CD8+), the TCM syndrome score, the number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ttacks, the QTc dispersion (QTcd) level and the serum anti-β1-adrenergic receptor autoantibody (β 1-AAB) leve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hs- CRP, IL-6, IL-8, QTcd, β 1-AAB, CD4+, CD4+/CD8+, the number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ttacks and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Zhiganc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xil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type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cell subsets,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the number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ttacks, the QTcd level and the β 1-AAB level.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Mexiletine treatment.
【Key words】 Zhigancao Decoction; Qi and Yin deficiency; Arrhythmia; Mexiletine; Inflammatory factor; T cell subset; TCM syndrome score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等 [1] 。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其中美西律是治疗急 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 [2], 然而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何解决这些弊端已成为研究 的热点。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心悸的经典方剂,其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本文观察炙甘草汤联合美西律治疗气 阴两虚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 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室性心律失常相关诊 断标准 [3] ,且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中医符合气阴两 虚型诊断标准 [4] ;主证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次 证为头晕眼花,口干,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结,由 3 名医师共同辩证,以少数服从多 数原则确诊;年龄 40~75 岁;依从性好。排除标 准: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脏严重器质性 病变所致的心理失常者;合并其他严重肝肾脑系统 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患者对本研究 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 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 对照组: 男 19 例, 女 21 例; 年龄 50~74 岁, 平均(68.23±2.54) 岁; 心率 60~95 次 /min, 平均(74.55±6.69) 次 /min; 病程 1~6 个月, 平均(3.81±1.44) 个月。观察组: 男 20 例, 女 20 例;年龄 49~73 岁, 平均(67.82±2.47)岁; 心率 61~94 次 /min, 平均(75.49±6.40) 次 /min; 病程 1~7 个月, 平均(3.77±1.50) 个月。两组一 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美西律片(上海信谊 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1021874,50 mg) 口 服治疗,200 mg/ 次,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治疗。组 方:炙甘草 12 g,生姜、桂枝各 9 g,人参、阿胶 各 6 g, 地黄 30 g, 麦冬、大枣各 10 g。水煎取汁 200 mL, 早晚温服, 1 剂 /d。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 [5] 。显效:心 律失常症状消失,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 90%; 有效: 心律失常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 50%~89%; 无效: 心律失常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 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 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 细 胞亚群指标水平,包括 CD4+ 、CD4+/CD8+ ,采用流 式细胞仪检测。(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QTc 离散 度(QTcd)和血清抗 β 1- 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 体(β 1-AAB) 水平。 QTcd:记录两组复律时间及 治疗前后 PR、QT 间期变化并采用 Bazett 公式校正 心率后获得 QTc=QT/4RR, 然后计算 QTcd; 血清β 1-AAB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比 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次数。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由 2 h 动态心电图测定。 中医证候主证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次证为头晕 眼花、口干、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结。 主证按轻、中、重分别计 2、4、6 分, 次证按轻、中、 重分别计 1、2、3 分,总分为 0~27 分,积分越高 表示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hs-CRP、IL-6、IL-8 水平比较,治疗前, 两组 hs-CRP、IL-6、IL-8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 组 hs-CRP、IL-6、IL-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hs-CRP、IL-6、IL-8 水平比较(
x ±
s )
组别 |
时间 |
hs-CRP( |
mg/L) |
IL-6(ng/L) |
IL-8(ng/L) |
观察组 |
治疗前 |
9.36± |
2.06 |
17.92±1.68 |
42.63±5.12 |
(n=40) |
治疗后 |
2.29± |
1.08*# |
8.55±1.04*# |
21.20±4.18*# |
对照组 |
治疗前 |
9.41± |
2.10 |
17.88±1.59 |
43.47±4.99 |
(n=40) |
治疗后 |
6.59± |
1.13* |
13.47±1.58* |
36.25±3.03*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 QTcd、β 1-AAB、CD4+ 、CD4+/ CD8+ 水 平 比 较 治 疗 前, 两 组 QTcd、β 1-AAB、 CD4+ 、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治 疗 后, 两 组 QTcd、β 1-AAB、 CD4+ 、CD4+/CD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QTcd、β1-AAB、CD4+、CD4+/CD8+ 水平比较(
x ±
s )
组别 |
时间 |
QTcd |
( |
ms) |
β |
1-AAB(OD 值) |
CD4+ |
( |
%) |
CD4+/CD8+ |
观察组(n=40) |
治疗前 |
65.36 |
± |
8.06 |
|
0.37±0.08 |
53.63 |
± |
6.12 |
2.73±0.52 |
治疗后 |
42.29 |
± |
4.08*# |
|
0.25±0.04*# |
42.20 |
± |
3.18*# |
1.44±0.32*# |
对照组(n=40) |
治疗前 |
65.41 |
± |
8.10 |
|
0.38±0.09 |
53.47 |
± |
6.21 |
2.69±0.57 |
治疗后 |
50.59 |
± |
4.13* |
|
0.30±0.05* |
49.25 |
± |
6.03* |
1.85±0.34*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 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 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 比较(
x ±
s )
组别 |
时间 |
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 |
中医证候积分(分) |
观察组 |
治疗前 |
4203.36±202.28 |
24.13±1.08 |
(n=40) |
治疗后 |
1124.29±100.20*# |
12.55±1.74*# |
对照组 |
治疗前 |
4211.27±199.37 |
25.04±1.10 |
(n=40) |
治疗后 |
2025.44±99.46* |
18.47±1.88*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 高于对照组的 8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疗效比较 [
n (%)]
组别 |
|
显效 |
有效 |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n=40) |
20 |
(50.00) |
17( |
42.50 |
) |
3 |
(7.50) |
37(92.50) |
对照组(n=40) |
7 |
(17.50) |
26( |
65.00 |
) |
7 |
(17.50) |
33(82.50) |
χ2 值 |
|
|
|
|
|
|
|
3.322 |
P 值 |
|
|
|
|
|
|
|
0.001 |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常见疾病, 可单独发病, 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6]。已知 hs-CRP、IL-6、 IL-8 水平与心律失常的发病呈线性相关, QTcd 可用于评价心律失常发生程度,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 β 1-AAB 呈高表达, T 细胞亚群水平可反映人体免疫力状态 [7]。美西律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可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 降低动作电位 [8], 缩短浦氏纤维的有效不应期 [9], 治疗心律失常效果 显著 [10]。
中医学将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范畴,认为 本病多为阴血亏损、阳气虚衰,复感外邪,故气阴 两虚型是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型。炙甘草汤具有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功效,能改善患者气阴两虚 症状 [11]。方中炙甘草温通心阳, 人参补益元气, 共 为君药;生姜温中,桂枝温阳通脉,共为臣药;麦 冬滋阴, 为佐药; 地黄、阿胶、大枣等滋阴润补血, 为使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可调控心 律失常, 减少心肌耗氧量, 促进心肌重构 [12]。本研 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QTcd 评分低于对照组。这是 因为炙甘草汤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减慢心率 [13] ,方 中麦冬、人参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增加氧自由基的 数量; 大枣可减慢心室率 [14]; 炙甘草可缩短动作电 位时长, 降低心肌的兴奋性 [15]。本研究结果同时显 示, 治疗后, 观察组 hs-CRP、IL-6、 IL-8、QTcd、β 1-AAB、CD4+ 、CD4+/CD8+ 、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炙甘 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免疫 功能和心功能, 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与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增 效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炙甘草汤联合美西律治疗气阴两虚 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 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中医 证候积分、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Tcd 水平和β 1-AAB 水平,优于单纯美西律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芳芳, 赵金龙, 李大锋 . 炙甘草汤对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21, 56 (1): 27-28.
[2]张玉琴 . 保心宁胶囊与美西律联合治疗慢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8):60-61.
[3]医学论坛网 . 专家共识一 ESC 2014: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要点 [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68.
[4]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7.
[5]叶钊, 舒鸿飞 . 四逆汤合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9):1409-1411.
[6]李玉静, 杨涛 . 灸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增刊 1): 224-226.
[7]王永成,马度芳,李晓 . 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23(11): 165-170.
[8]王岑, 洪葵 . 美西律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应用前景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1):73-75.
[9]许红艳 . 炙甘草汤联合美西律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194.
[10]储兰 .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美西律片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54-55.
[11]杜海波, 智靖琦 . 自拟心悸宁 1 号治疗心悸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3):452-455.
[12]郑旭颖, 麻春杰, 陈永真, 等 . 基于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探讨炙甘草汤抗大鼠 MIRI 致室速和室颤的作用机制 [J]. 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7): 1-8.
[13]张春霞, 刘青, 张望杰, 等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4): 439-440.
[14]何俊明, 陈光, 李洪峥 . 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病方论新析及循证进展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3):1365-1367.
[15]张敬, 李君, 唐三华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1-AAB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2019, 25(7): 1069-10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