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该 院收治的 100 例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0% (47/5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BDAE 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 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症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关键词】 针刺;脑梗死;失语症;神经肌肉电刺激;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atients with aphasia caused by cerebral infarction
XU Meng, GUO Yang
(Department of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Jiamus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脑梗死可造成多种后遗症,失语症是常见的一 种,其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往临床常采用脑保护 药结合言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1]。 研究报道,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症有 一定效果,但由于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病情较复杂, 单用电刺激治疗效果较差 [2] 。针刺穴位治疗脑梗死 后遗症有独特效果,在失语症中也有广泛应用 [3]。 本文探讨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 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1 月至 2020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临 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 诊治指南(2017) 》相关诊断标准 [4] ;运动性失语 症;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偏瘫、吞咽障 碍等其他后遗症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有晕针史或 不耐受电刺激治疗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 28 例, 女 22 例; 年 龄 64~73岁, 平均(68.65±2.44)岁;病程1~3个月, 平均(2.05±0.15) 个月;中医辨证分型:肝肾阴 虚型 14 例,风痰内阻型 14 例,瘀血阻络型 11 例, 痰热上蒙型 11 例。对照组男 29 例, 女 21例; 年 龄 63~72岁, 平均(68.72±2.36)岁;病程 1~3 个月, 平均(2.03±0.15) 个月;中医辨证分型:风痰内 阻型 15 例,肝肾阴虚型 13 例,痰热上蒙型 12 例,瘀血阻络型 1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语言功能训练,并口服丁 苯肽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H20050299. 0.1 g)治疗,2 粒 / 次,3 次 /d。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选用德国 Vocastim- Master 吞咽言语治疗 仪 [PHYSIOMED Elektromedizin AG,国食药监械 (进)字 2005 第 2213041 号 ],调至 T/R 模式,将 辅助电极接正极, 置于颈后正中, 刺激电极接负极, 置于双侧颌下三角区和喉结处。对喉部肌群行低频 脉冲电刺激治疗,脉冲输出时间 500 ms,电流强 度 20~40 mA,频率 30~80 Hz,30 min/ 次, 1 次 /d, 连续治疗 1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患者取 仰卧位,针对不同证型选取穴位,瘀血阻络取足三 里、丰隆、廉泉, 风痰内阻取太冲、丰隆、人中, 痰热上蒙取太冲、劳宫, 肝肾阴虚取太冲、太溪、 哑门、足三里。各穴留针 30 min, 间隔 10 min 行 针 1 次, 其中, 足三里、人中、太溪、劳宫采用提 插补法, 丰隆、廉泉、太冲、哑门用泻法。 1 次 /d, 连续治疗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语言功能恢复正常,发音清晰;有效:语言功能改 善,但发音不流畅;无效:语言功能未改善,发音 困难。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 100%[5]。(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选波 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 分0~5级。
0 级 :存在严重表达障碍; 1 级 :可说出较少词汇;2 级 :可表达简单短语; 3 级:日常用语表达无明 显错误; 4 级:可较好表达自身意愿,但言语不流畅; 5 级:仅自己感觉存在轻微表达障碍,听者无 法察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0%(47/5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 BDAE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6. P=0.980) ;治疗后,两组 BDAE 分级均较治疗前 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 χ2=20.553. P=0.000)。见表 2.
3 讨论
脑梗死引起的失语症可分为运动性失语症、感 觉性失语症及混合性失语症三种类型。临床治疗运 动性失语症多用电刺激、言语训练等疗法 [5] 。神经 肌肉电刺激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患者喉部神经和肌 肉,可促进患者发声功能恢复,并激活大脑言语功 能。但该方案治疗周期长,起效慢,而且语言中枢 的损伤很难完全恢复 [6]。
中医认为脑梗死失语症属于中风后遗症,主要 病机为元气耗伤、脑脉瘀滞,心、肝、肾三脏阴阳 失调,导致患者出现言语功能异常 [7] 。针刺是中医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手段,其通过刺激穴位,可 发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 医学研究表明,针刺能够刺激人体局部神经,调节 “皮层―丘脑―皮层”神经传导通路,重建语言活 动的神经环路,从而恢复语言功能 [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语言功能 BDAE 分级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本研究针刺治疗根据患者证型选取了不同 的穴位,其中足三里为胃经络穴,可健脾益气;丰 隆为足阳明络穴,有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廉泉可疏风泄热、清音利喉、清咽利舌;哑门可通阳开窍,主治舌强不语;人中可醒神开 窍、平肝降逆;太冲可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劳宫 可凉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太溪可滋阴补肾。针刺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可加强语言相关器官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激活语言中枢神经代偿功能,还可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损伤,从而提高语言 功能 [9]。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症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
参考文献
[1] 钟映芹 . 头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评价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10): 130-132.
[2] 杨泉,陈敬君,鲍晓,等 . 针刺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 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12): 49-52.
[3] 柳刚,孙健健,杨骏,等 . “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 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临床观察 [J]. 中国针灸, 2019. 39(4): 355-358.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 结合诊治指南(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 (38): 8-16.
[5] 齐国豪,常宝燕,赵全忠,等 . 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 38 例 [J]. 光明中医, 2017. 32(2): 256-257.
[6] 刘晟,裴子文,孟宪梅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及 Meta 分析 [J]. 中国康复, 2019. 34(8): 6.
[7] 马慧宇 . 自拟舒郁解语汤加减治疗气滞痰瘀型中风后运动性 失语的临床观察 [J]. 光明中医, 2018. 33(22): 92-93.
[8] 朱文敏,钟文娟,徐波,等 . 针灸结合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 Meta 分析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8): 2038-2043.
[9] 王艳珊 . 语言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早期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效果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 (6): 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