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30 11:27: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124 例 AIS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124 例 AIS 患者溶栓后 24 h 内继发脑出血 37 例,发生率为 29.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既往 AIS 病史、发病至溶 栓时间、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与继发脑出血无明显相关性(P>0.05)  ;体温、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  量表(NIHSS)评分、梗死类型及合并房颤与溶栓后继发脑出血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体温 >37 ℃、 Fib>4 g/L、NIHSS 评分 >15 分、前循环梗死及合并房颤是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体温 >37 ℃、Fib>4 g/L、NIHSS 评分 >15 分、前循环梗死及合并房颤是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应针对此类患者提前 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脑出血;影响因素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LIU Yaoz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ang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4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4 A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may cause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AIS 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124 AIS patients, 37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occurr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rombolysis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29.84%.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age, gender, previous AIS history, time from onset to thrombolysis, diabetes or hyperlipidemia and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P>0.05);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plasma fibrinogen (Fib) level,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type of infarction and the combined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si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ody temperature >37 ℃ , Fib >4 g/L, NIHSS score>15 points,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and combined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eeding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AIS patients (OR>1, P<0.05). Conclusions: Body temperature >37 ℃ , Fib >4 g/L, NIHSS score>15 points,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and combined atrial fibrillation a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condary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AIS patients. Therefore, cli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advance for these patients.
      【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Cerebral hemorrhage; Influencing factor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具有发病急、病情发 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病因为大脑血管狭窄或闭 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 [1] 。静脉溶栓 是临床治疗 AIS 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药物有重组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 能够促进血栓溶解,使大脑恢复血流灌注 [2] 。但临床实践发现,部分 AIS 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会出 现脑出血并发症,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加重,甚至造 成患者死亡 [3]。本文分析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 脑出血的影响因素。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本 院 收 治 的 124 例 AIS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 2014》中相关诊断标准 [4] ;发病至入院时间 <4.5 h,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既往有脑出血史者;溶栓前有脑出血倾向或伴严重高血压者;合并脑部肿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124 例中,男 65 例,女 59 例;年龄 47~61 岁,平均(53.86±2.31)岁;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 1.5~4.5 h,平均(2.94±0.43)h。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发病至溶栓时间 <3 h 者采用 rt-PA,发病至溶栓时间≥ 3 h 者采用尿激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用药,溶栓后 24 h 内不使用抗凝药物,使用 CT 监测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脑出血。统计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和病情资料,分析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溶栓后 24 h 内继发脑出血情况。(2)单因素分析。①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既往 AIS 病史、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② AIS 病情与治疗情况:脑梗死类型(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4 g/L、≤ 4 g/L)、美 国 国 立 卫 生 研 究 院 卒 中 量 表(NIHSS)评分(≤ 15分、>15分)、体温(腋温 >37℃、≤ 37℃)合并房颤。(3)对单因素分析中 P<0.05 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相关性显著。

2  结果

2.1  患者溶栓后 24 h 内继发脑出血情况 124 例AIS 患者溶栓后 24 h 内继发脑出血 37 例,发生率为 29.84%。

2.2  影响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单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既往 AIS 病史、发病至溶栓时间、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与溶栓后继发脑出血无明显相关性(P>0.05);体温、血浆 Fib 水平、NIHSS 评分、梗死类型及合并房颤与溶栓后继发脑出血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 1。
\

2.3  影响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温 >37 ℃、Fib>4 g/L、NIHSS 评分 >15 分、前循环梗死及合并房颤是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 2。
\

3  讨论

      对于发病时间在 4.5 h 内的 AIS 患者,静脉溶 栓是其治疗的金标准,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5] 。但 部分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 24 h 内可能继发 脑出血,增加患者病死风险,研究溶栓后继发脑出 血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 者预后 [6]。

      已知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一 观点已被临床普遍认同 [7] ,因此本研究纳入患者排 除了该因素,  重点探讨以往少见报道的其他因素。 本研究单因素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体温 >37 ℃、Fib>4 g/L、NIHSS 评分 >15 分、前循环梗死、 合并房颤是引起 AIS 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 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NIHSS 评分 >15 分:NIHSS 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病情 越严重,梗死面积越大,梗死区域血管壁通透性增 加,  静脉溶栓后血流再灌注时易发生出血 [8]。(2) Fib>4 g/L:Fib是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其降解产物可直接损伤血管壁,  Fib 水平升高时, 其降解产物分泌增加,易引起血管壁破裂导致出  血 [9]。(3) 体温 >37℃:  发热会导致 AIS 患者分泌 过多兴奋性神经递质,加速缺血神经元去极化和胞 质蛋白水解,加重脑水肿,进而压迫周边血管导致 其破裂出血 [10]。(4)前循环梗死:研究发现,前 循环梗死患者往往梗死面积较大,脑水肿较重,水 肿组织会对周边血管造成压迫,溶栓后继发脑出血 概率相对较高 [11]。(5)合并房颤:房颤会导致患 者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流速度变缓,血液黏度增 加,导致脑血管栓塞加重,恢复血流灌注时易发生 脑出血 [12]。

      综上所述,  体温 >37 ℃、Fib>4 g/L、NIHSS 评分 >15 分、前循环梗死及合并房颤是 AIS 患者静脉 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此 类患者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可不进行溶栓治 疗,以免继发脑出血,增加患者病死风险。

参考文献

[1]    吴小杨,黄艮彬,林齐防,等 .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 26(3): 271-276.
[2]    万娟,  肖涛,  陈敏 . 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出血风险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病杂志,2019,17(20):  3205-3207.
[3]    韦潋滟,徐冬娟 . 基层医院采用静脉溶栓技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J]. 浙江医学,2019,41(15):1625- 1628.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5]    王倩 .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医药论坛杂志,2015,36(10):  121-122.
[6]    赵洁,常红,王晓娟,等 .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 24 小时内血压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7): 981-984.
[7]     陈颖,窦智,许雯蔚,等 . 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J]. 中华老年 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9):914-917.
[8]    朱健行,张蓓,李亚军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 [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6(5):638- 641.
[9]    谈毅,  郑云华 .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 D- 二聚体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及出院结局的关系研究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81(4):  281-285.
[10]   张法伟,王泽颖,兰希福,等 .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体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3):  319-320.
[11]   冯跃明,  杨辉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同部位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 (3):  63-65.
[12]   林胜利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1(5):  371-3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9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