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共情护理在产后抑郁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7 16:4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共情护理在产后抑郁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76 例产后抑郁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 [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睡眠质量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  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 SDS 和 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身长、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 73.68%(28/38),  高于对 照组的 42.11%(16/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可降低产后抑郁初产妇 SDS 和 PSQI 评分, 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产后抑郁;共情护理;抑郁情绪;睡眠质量;母乳喂养;新生儿;体格发育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mpathic nursing in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I Shengy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Gush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Xinyang 4652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mpathic nursing in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76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empathic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pression scor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the sleep qualit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cor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 newbor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DS and PSQ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ody lengths and body weights of the newborn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68% (28/38), which was higher than 42.11% (16/38)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empathic nursing can reduce the depression scores and the sleep quality scores of the primipara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bor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Postpartum depression; Empathic nursing; Depression; Sleep quality; Breastfeeding; Newborn; Physical development

产后抑郁发病原因与内分泌、遗传史、环境 压力等因素相关,患者表现为情绪持久低落、自我 评价低、缺乏生活信心等抑郁状态,可影响患者的 睡眠质量,加重其内分泌紊乱程度,影响其泌乳及 新生儿生长发育 [1-2] 。常规护理多以产妇产后护理、 新生儿护理为主,共情护理指通过护患双方语言或 非语言沟通,使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可促进护 士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以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 求 [3] 。本文观察共情护理在产后抑郁初产妇中的应 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产后抑郁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 入标准:符合产后抑郁的诊断标准 [4] ;单胎妊 娠≥ 36 周;产前无抑郁症状;初产妇。排除标准: 合并精神类疾病病史、妊娠前睡眠障碍类疾病;有 妊娠史。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 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通过(审批文号:  186719)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年龄 22~35 岁,  平均(28.12±3.01) 岁;  孕周 36~41 周,  平均 (39.45±1.00) 周;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19 例,  妊 娠期糖尿病 6 例;  新生儿体质量 2.47~5.10 kg,  平 均(3.01±0.42)kg;   新 生 儿 阿 氏(Apgar)  评 分 7~10 分,   平 均(9.08±0.34)  分。  观 察 组:   年 龄 20~37 岁,  平均(28.43±2.05) 岁;  孕周 36~42 周,平均(39.51±1.03) 周;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21 例, 妊娠期糖尿病 8 例;  新生儿体质量 2.57~5.31 kg, 平均(3.04±0.25) kg;  新生儿 Apgar 评分 7~10 分, 平均(9.05±0.42) 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用 药指导、情绪疏导等,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予以 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1) 角色互换:组织护理培训,护士自由分组进行产后 环境模拟,包括模拟新生儿护理、喂养、家属环境 施压等,让护士体验患者的情感压力。(2)共情 护理。①角色共情:与产妇一对一沟通,了解其目 前自我护理情况、新生儿护理情况,以自身或他人 生育经历展开共情,表示理解其产后自我护理和新 生儿照护的困难,减少产妇的排斥情绪;与家属沟 通,通过列举案例使其明白产后抑郁的危险,帮助 产妇稳定完成角色转换;针对抑郁来源为家庭生育 观者,与家属沟通,纠正其错误的生育观。②情感 共情:与产妇分享自身分娩和产后生活经历,告知 其产后情绪变化的原因,使产妇明白产后情绪变化 是正常的,使其冷静客观看待自身情感变化;指导 患者合理宣泄情感, 通过深呼吸、培养兴趣爱好等, 鼓励产妇多与他人社交,并定期组织产后抑郁交流 会;对情绪状态改善难度大者,应用正念方法,必 要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③行为共 情:与产妇分享自身新生儿照护经历,理解并给予 安慰支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科学进行自我护理及 新生儿护理,叮嘱家属多关心产妇,帮助患者照顾 新生儿,协助其完成自我护理。

两组均于护理 1 个月后评价。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 评分。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 [5],共 20 个条目, 每条 1~4 分,总分 100 分,临界值为 53 分,分数 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2)  比较两组护理前 后睡眠质量评分。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价,总分 0~21 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4)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包括身长、体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D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PSQI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PSQI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2。

2.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 28 例,  母乳喂养率为 73.68%(28/38);  对照组母乳 喂养 16 例,  母乳喂养率为 42.11%(16/38);  观 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3, P=0.005)。

2.4   两组护理前后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护 理前,两组新生儿身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新生儿身长、 体质量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

3  讨论

产后抑郁患者可出现应激行为增加、食欲和睡 眠质量下降等,进一步影响产妇内分泌稳定性 [6]。 常规护理多以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角度多为医护人 员视角,共情护理是在充分理解产妇情绪状态的基 础上,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以保证满足产妇 的实际护理需求,提升护理效果 [7] 。本研究结果表 示,  护理后,  观察组 SDS 和 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为,共情护理护理前进行角色互换培 训,模拟产妇所处环境,让护士体会到情感压力来 源,以便了解产妇的实际心理护理需求;其中角色 共情可帮助产妇平稳、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同时情 感共情可帮助产妇客观看待自己情绪变化,提升自身不良情绪承受能力,行为共情可使产妇感受到自  身生理疲劳、新生儿照护方法掌握不足情况得到谅 解,减少其愧疚感,同时指导产妇科学进行产后自  我护理、新生儿护理,提升产妇护理的信心,改善 情绪状态,  提高睡眠质量 [8]。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护理后新生儿身长、 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考虑原因为,产后抑郁可影 响内分泌水平,影响其泌乳能力,共情护理可明显 改善产妇的情绪状态,从而提升母乳喂养率,为新 生儿提供充足养分,促进了新生儿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可 降低产后抑郁初产妇 SDS 评分和 PSQI 评分,提高 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体格发育水平,效果优于单纯 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马永红,韩海霞,李明,等 . 产后抑郁情绪高危影响因素的早期筛选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16(7):1337-1340.
[2]    徐甜甜,郑珊珊,李云丹,等 . 改善孕晚期睡眠质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 1082-1083.
[3]    黄惠仪,江艳嫦,周堪清,等 . 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 140-142.
[4]    产后抑郁防治指南撰写专家组 . 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 [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15(6):572-576.
[5]    曹永梅,任晓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与抑郁评分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41-2843.
[6]    张雅兰 . 产科心理护理对于孕产妇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增刊 2): 162-164.
[7]    邓义 . 共情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0):  227-228.
[8]    张娟,张跃,赵梅 . 强化自我护理能力对初产妇产褥期恢复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6): 2404-24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4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