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 p16、Ki-67 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水平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 析 2017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留取病灶组织送检,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 p16、 Ki-67 情况,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p16、Ki-67 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结果和效能。 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 示, 90 例宫颈病变患者中,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25 例, 宫颈鳞状细胞癌 31 例, 宫颈平滑肌瘤 34 例; 三种宫颈病变患者的 p16、Ki-67 阳 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16 联合 Ki-67 检测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 p16 或 Ki-67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16、Ki-67 在宫颈恶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 p16 联合 Ki-67 检测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 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 p16 或 Ki-67 单一检测。
【关键词】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法;诊断;效能
Expressions of p16 and Ki-67 in different cervical lesions and efficacies of their level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cervical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ZHONG Yanli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of Changtu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Tieling 112599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xpressions of p16 and Ki-67 in different cervical lesions and efficacies of their level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cervical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20 was performed. The lesion tissue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surgery and sent for examin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Ki-67 in each lesion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Using the pathological test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diagnostic results and efficacies of p16 and Ki-67 detection in cervical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9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25 had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31 had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34 had cervical leiomyoma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p16 and Ki-67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p16 combined with Ki-67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p16 detection or single Ki-67 det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p16 and Ki-67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cervical malignant lesion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p16 combined with Ki-
67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p16 detection or single Ki-67 detection.
【Key words】 Cervical lesio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p16; Ki-67; Immunohistochemistry; Diagnosis; Efficacy
已知宫颈癌变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阶段 性的进展过程,是良性病变、鳞状上皮病变的递进 发展和多途径改变后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并引发原位 癌 [1] 。且因宫颈病变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单一借助症状及体征无法做出有效诊断,需依照组 织学检查结果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p16 是作用于 细胞分裂周期的抑癌基因, p16 高表达可导致细胞 周期调节紊乱。Ki-67 为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可 揭示细胞活跃程度 [3]。本文观察 p16、Ki-67 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水平检测在宫颈良恶 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回顾性 分 析 2017 年 5 月 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初次确诊;无宫颈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史,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颈病变。排除标准:妊 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系统恶性病变者。患者 年龄 24~59 岁,平均(39.82±4.17)岁。
1.2 方法 (1)所有患者行择期手术治疗,术中 留取病灶组织送检, 获取标本后行常规石蜡包埋, 后制备 4 μm 切片备用。经由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病灶组织中 p16、Ki-67 表达情况,制备切片完成后加入 3% 甲醇双氧水,处理 10 min 后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5 min/ 次, 连续 3 次。后加入 PBS 并调整 pH 值为6.0,柠檬酸盐缓冲处理缓慢加热。缺损蛋白修复后于标本中加入山羊血清,密闭 20 min 并先后加 入 MDRI、ToPoIIα、Livin 蛋白一抗,洗涤后加热处理并加入二抗,于湿盒内持续孵育 30 min,后经PBS 洗涤后借助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并拍照留存。(2)结果判定标准: p16 在细胞质及细胞核内均有表达,而 Ki-67 在细胞核中表达。若细胞质或细胞核染色结果呈棕黄色,则将其判定为阳性细胞。随机选取 5 个视野,在高倍视野下选取 200
个细胞,如阳性细胞数不低于 5% 则判定结果为阳性 [4]。
1.3 观察指标 (1)病理学检查结果。(2)比较三种病变的 p16、Ki-67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p16、Ki-67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 例宫颈病变患者中,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25 例,宫颈鳞状细胞癌 31 例,宫颈平滑肌瘤 34 例。
2.2 三 种 宫 颈 病 变 患 者 的 p16、Ki-67 水 平 比较 三种宫颈病变患者的 p16、Ki-67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3 p16、Ki-67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p16 联合 Ki-67 检测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 p16或 Ki-67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宫颈癌变的筛查多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但该检查方式难度较大,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细胞学在恶性病变筛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p16、Ki-67 检测属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方法,其诊断结果并未完全依赖于细胞形态学,操作技术难度及仪器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同细胞学诊断方式相比更加便捷。已知 p16 为多重肿瘤抑制基因,其生物学作用机制为抑制 CDK4 功能并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及负性调节,在多数肿瘤细胞中均可见 p16 异常表达 [5] 。恶性肿瘤病变是遗传物质的异常增殖过程,其活跃程度多取决于基因调控因子的异常表达 [6] 。而 Ki-67 作为增殖相关核抗原,亦是临床公认的增殖能力高的基因,可将其作为反应性 增生、肿瘤性增生鉴别性诊断的免疫标志物 [7] 。除 细胞增殖作用外, Ki-67 亦可通过对组织蛋白酶活 性的激活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p16、 Ki-67 呈高表达, 且 p16 联合 Ki-67 检测诊断宫颈 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 p16 或 Ki-67 单一检测。提示同类型宫颈病变诊断时, 应尽量采用联合检测方式,以降低单一检测的漏诊 率和误诊率。
综上所述, p16、Ki-67 在宫颈恶性病变组织 中呈高表达, p16 联合 Ki-67 检测诊断宫颈良恶 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 p16 或 Ki-67 单一检测。
参考文献
[1] 张燕, 王一, 王建华, 等 . p16、Ki-67 在 440 例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病理诊断价值 [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3): 171-175.
[2] 陈彩萍, 詹雪梅, 罗中明, 等 . p16/Ki-67 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2 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38(4):469-474.
[3] 李菲 . 免疫组化检测 P16 和 Ki-67 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4): 630-631.
[4] 刘镜文 , 吴秋良 . p16 与 Ki-67 含量检测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7,16(2): 195-198.
[5] 张武霞,张秀珊,童砚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 p16 和 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中国 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20,29(2):119-124.
[6] 杨波,屈海蓉,高智达,等 . p16 联合 Ki-67 双筛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宁夏医学杂志, 2019, 41(12):1143-1144.
[7] 石琴, 徐玲, 杨荣, 等 . 宫颈组织中 p16 及 geminin 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J]. 中国综合临床, 2019,35(6):522-527.
[8] 周小会,王科芳,史艳丰,等 . 免疫细胞化学 P16/Ki-67 双染法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 应用价值 [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1):5036-50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