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87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 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 和观察组(n=45)。 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转移 因子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 [ 呼气峰流量(PEF)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水平、 共刺激因 子 [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B7-H3(sB7-H3)、 γ- 干扰素(IFN- 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43/45), 高于对照组的 76.19%(3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 PEF 和 FEV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sB7-H3、IFN- γ 和 GM-CS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4% (2/45), 低于对照组的 21.43%(9/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 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共刺激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关键词】 阿奇霉素;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支原体肺炎;患儿;共刺激因子;肺功能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类型,治疗 时间长、并发症多,若未及时、合理治疗,甚至威 胁患儿生命 [1-2] 。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用抗生素,但随着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多 数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的主要 有效成分为多肽、核苷酸及 18 种游离氨基酸,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在短期内控制病情 [3] 。本文观 察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 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87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 象。纳入标准:经咽拭子检查,符合小儿肺炎支原 体肺炎相关诊断标准 [4]; 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入组前 2 周接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 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合并先天性心、脑、肺等脏 器疾病;伴有重度哮喘。患儿家长知情本研究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 会审核批准(20171026)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 n=42)和观察组( n=45)。对照组: 男 24 例, 女 18 例; 年龄 3~7 岁, 平均(5.09±0.52) 岁; 病 程 1~13 d, 平均(6.61±0.61)d。观察组: 男 25 例, 女 20 例; 年龄 3~7 岁, 平均(4.97±0.55) 岁; 病 程 1~12 d, 平均(6.58±0.65)d。两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止咳平喘、舒 张支气管痉挛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 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先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 (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3020, 0.25 g), 10 mg/(kg·d),1 次 /d,最 高剂量 不 超过 0.5 g, 用药 3 d 后停药 4 d 为 1 个周期, 共治 疗 2 个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溶 液 [ 南京海鲸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3424,10 mL ∶ 10 mg(多肽) ∶ 300 μg(核糖)] 口服治疗,10 mL/ 次,1 次 /d,连续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痊愈: 治疗后, 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痰等症状消失; 显效: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痰等症 状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发 热、咳痰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 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5] 。总有效率 =(痊愈+ 显 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2) 比较两组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 检测仪(合肥健桥医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皖械 注 准 20162210290, 型 号: FGY200 型) 测定呼气 峰流量(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3)比较两组共刺激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采集两 组患者 3 mL 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B7-H3(sB7-H3) 、 γ- 干扰素 (IFN- γ )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43/45), 高于对照组的 76.19%(32/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PEF 和 FEV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两组 PEF 和 FEV1 水平均高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 。见表 2。
2.3 两组共刺激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sB7-H3、 IFN- γ 和 GM-CS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sB7-H3、 IFN- γ 和 GM-CSF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 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见 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恶心 1 例,腹胀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4% (2/45); 对照组出现恶心 3 例,腹胀 3 例,头痛 1 例,腹 胀 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43%(9/42); 观察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74, P=0.017)。
3 讨论
阿奇霉素是治疗肺炎支原体的一线药物,其属 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半衰期长、吸收迅速、不良 反应少, 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可促使支原体凋亡, 降低促炎因子表达 [6] ,但部分患儿单独使用效果不 理想 [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率、 PEF 和 FEV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8]。 分析原因为,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是一种免疫调节药 物,可增强机体体液与细胞免疫,并对感染细胞进 行标记, 提高 T 细胞攻击性,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提高患儿耐受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肺 炎支原体可直接损伤肺组织,刺激淋巴细胞、中性 粒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一系列免疫反应, 促使疾病发生、发展,加重肺损伤。 sB7-H3 是参 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可加重肺泡上皮的损伤 程度; IFN- γ 能造成免疫机制紊乱; GM-CSF 可 加重肺泡炎症程度,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 [9]。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sB7-H3、 IFN- γ 和 GM-CS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转移 因子口服溶液能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肺部炎症。
综上所述,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 能指标水平,降低共刺激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 阿奇霉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姜之炎,王雪峰,王力宁,等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中心流行性特征分析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376- 379.
[2] 盛江吟,李昌崇,张海邻,等 . 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比较 [J]. 儿科药学杂志, 2018, 24 (1):10-12.
[3] 朱亚君 . 阿奇霉素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 131-134.
[4] 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联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 年制定)[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32(12): 881-885.
[5] 徐湘, 周春, 胡磊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Clara 细胞分泌蛋 白表达的影响 [J]. 广西医学,2018,40(7):839-841.
[6] 宋莉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 [J]. 临床研究, 2020, 28(7):50-51.
[7] 陆丽骏,乔晓辉,李保法,等 . 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7):1100-1103.
[8] 靳玉红,付存稚 . 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 IL-1β、IL-6、IL-8 及 TNF-α 的 影 响 [J]. 中 国 妇 幼 保 健,2018,33(6): 1310- 1312.
[9] 吴爱萍, 朱斌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 sB7-H3、IFN-γ、GM-CSF 的变化观察 [J]. 临床肺科杂志,2019,24(6): 1042- 10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