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培训对感染科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本 院感染科轮转的 35 名规培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选取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9 月在本院感染科轮转的 35 名规培医护人员为观察组。 对照组 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授课培训,观察组采用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培训,比较两组培训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时间指标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分。 结果: 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人工气道建立时间、胸外 按压中断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心电监护落实时间、除颤落实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培训可提高感染科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成绩和团 队合作评分,以及降低心肺复苏时间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心肺复苏授课培训。
【关键词】 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培训;感染科;心肺复苏;团队合作
感染所致的呼吸骤停是感染科常见的危重症, 患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 [1] 。就吧是抢救呼吸 骤停患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随着抢救时间延长 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下降 [2] 。常规培训仅注重于医 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团队成员相互协 助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是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 根据教学大纲及内容,运用一定的情景设计出仿真 场景,让参与者扮演相关角色的一种教学方法 [4-5]。 本文观察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对感染科医护人员心肺 复苏技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 在本院感染科轮转的 35 名规培医护人员为对照组,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9 月在本院感染科轮转 的 35 名规培医护人员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医护 人员工作时间 >1 年,且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医护 人员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培训途中因 事、因病请假的医护人员;培训过程中不配合研究 的医护人员。对照组男 8 名,女 27 名;医生 7 名, 护士 28 名; 年龄 23~38 岁, 平均(28.6±3.2) 岁; 学历:大专 10 名,本科 20 名,研究生 5 名。观察组男 10 名, 女 25 名; 医生 8 名, 护士 27 名; 年龄23~37岁, 平均(28.4±3.6)岁;学历:大专11名, 本科 18 名,研究生 6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授课培训, 共计 8 课时, 每课时共 60 min, 前 30 min 由带教 老师采用 PPT 讲授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后 30 min 由带教老师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示范,带教老师操作 完毕后让培训学员每人进行 10 min 复苏技能操作, 并由带教老师轮流巡查学员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组采用基于团队协作的情景模拟培训。 (1)心肺复苏知识讲解及分工合作的要求:课时 要求与对照组相同,每节课共 60 min,前 30 min 采用 PPT 向患者讲解心肺复苏理论知识, 后 30 min 讲解心肺复苏过程中团队协作的角色及分工要求, 包括医护人员抢救时站位、抢救先后顺序各自职责、 抢救核心要点及注意事项。(2) 心肺复苏情景模 拟演练:理论课程结束后,将规培人员分为 7 组, 每组 5 名,每组均安排 1 名高年资医师及 1 名主管 护师担任培训老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1 例心肺复 苏案例, 要求培训者根据案例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 模拟临床场景并进行相应操作。带教老师根据案例 对培训者进行角色分工,分别扮演组织中抢救的主 治医生、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等,然后以人体模型 为患者,根据案例情景,让团队成员扮演各自的角 色, 培训途中由带教老师根据规培者情况从医疗、护理等不同角度设置相关障碍,鼓励规培生完成设 置的障碍, 提高团队成员抢救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设置常见的障碍如下:患者首次应用肾上腺素后无 反应该如何处理;血压低至无法测出;患者双侧瞳 孔散打,呼吸非常浅;患者心电图显示室颤;抢救 期间负压吸引器损坏;家属对抢救结果有异议,要 求封存病历等。(3)情景模拟结束后,由带教老 师组织规培人员对进行案例讨论及总结,首先让培 训者进行自我总结,然后提出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 的地方,面临的困难及相关问题的处置方式等。然 后由带教老师对团队情景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指 导及点评,指出每个培训者角色扮演、心肺复苏技 能、应变处理能力、团队沟通、团队协助、抢救记 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带教老师指出培训者存在的 问题后,指导团队成员再次进行模拟演练,演练结 束后再次总结培训者存在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培训考核成绩,包 括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 成绩。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成绩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评 价,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由护理部护士长通 过现场观看进行评价,成绩总分均为 0~100 分, 分 数越高提示培训效果越好。(2) 比较两组心肺复 苏时间指标水平。记录两组人工气道建立时间、胸 外按压中断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心电监护落 实时间、除颤落实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时间。人 工气道建立时间指从导管插入口腔到置入气管所需 的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是指从上一次胸外按 压至下一次胸外按压中途停顿的时间;静脉通道建 立时间是指从穿刺见血至静脉导管固定所需的时 间;心电监护落实时间是指下达医嘱至连接上心电 监护仪所需的时间;除颤落实时间是指从下达医嘱 至第一次除颤所需的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是指 从输液器开启至输液器关闭所需的时间。(3) 比 较两组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应用本院自拟的《培 训生团队合作能力量表》进行评价, 该量表信度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36,内容效度为 0.907, 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 量表包括团队成员沟通能力、团队角色职责、应急措施落实能力、施救过 程配合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团队 成员包容能力、成员获得支持能力等方面,每方面 赋值 0~10 分,总评分 0~8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 团队合作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培训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后, 观察组心 肺复苏理论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2.2 两组心肺复苏时间指标水平比较 培训后, 观察组人工气道建立时机、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静 脉通道建立时间、心电监护落实时间、除颤落实时 间和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培训前后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比较培训前,两组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培训后,两组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均 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3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课授课方式单一,导致 学员缺乏学习兴趣 [6] 。同时传统教学模式的操作技 能培训时仅限于单人或双人标准复苏手法,与临床 团队协助抢救存在差距,且影响学员相关技能的 掌握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肺复苏理论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在于,团队协作情景模拟训练能最大限度地 还原临床抢救时的场景,能为培训者营造出急救时 的氛围及情景,提高了培训者模拟操作时积极性及 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培训者的操作技能 [8] 。另外, 在情景模拟时带教老师特意设置相关障碍,激发培 训者去理解及感受课堂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培训 者理论培训效果 [9]。
已知心肺复苏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尽量缩短 救治时间,简化救治流程可为患者心肺复苏获得宝 贵的时间 [10]。本研究同时结果显示, 培训后观察组 人工气道建立时机、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静脉通道 建立时间、心电监护落实时间、除颤落实时间和肾 上腺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团队协作 情景模拟是由多人组成的团队协调完成,团队各成 员在情景模拟时相互协调及配合,各司其职,能有 效避免传统抢救时现场混乱的情况,使每项复苏工 作能有序开展,节省了心肺复苏时间,提高了心肺 复苏时效性 [11-1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团队 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团队协作情景模拟 培训实施小组式管理,将职责落实至个人,从而确 保了急救工作能有效开展,提高了团队间相互协助 能力 [14-15] ,可避免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或个人不清楚 自身职责而引起抢救场面混乱,从而提高了团队成 员协调、协作能力 [16-17]。
综上所述,团队协作情景模拟培训可提高感染 科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成绩和团队合作评分,以及降 低心肺复苏时间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心肺复 苏授课培训。
参考文献
[1] 周文娟,吴奋生,张新霞,等 .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9,16(11):19-21.
[2] 康子华,翟恒,马俊杰 . 医护联合团队复苏演练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3494-3496.
[3] 黄强,周冬娜,黄翠青,等 . 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规培护士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J]. 中国临床护理,2018,10(4): 344-346.
[4] 李晨,徐军,吴杨鹏,等 .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对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2):190- 194.
[5] 刘晋,鲁迪,孟祥冰 . 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手术室团队应急能力中的应用 [J]. 中国医院,2020,24(6):70-71.
[6] 杨娟,刘明秀 . 传统培训结合团队情景模拟演练在内镜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 (5):133-135.
[7] 赖晓波,黄红丽,李萍 . 情景模拟教学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现代医院,2020,20(1):46-48.
[8] 张美月 . 情景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分析 [J]. 全科护理,2020,18(11):1389-1390.
[9] 刘娜,岳波,刘薇,等 . 情景模拟联合案例分析在急诊科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41(11):1444-1446.
[10] 孙燕妮,宋娟,韩敏,等 . 情景模拟式教学程序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中 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6):727-729.
[11] 陈宏毅,袁静 . 情景模拟教学对住院医师规范化急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1):1662- 1665.
[12] 郭飞,陈志祥,居来提·艾尼瓦尔,等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剧 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安徽 医药,2019,23(4):843-845.
[13] 徐永娟,刘志梅,王淑娟,等 . 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 [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7): 57-59.
[14] 胡静 . 情景模拟演练在培养急诊低年资护士抢救应急能力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89-2491.
[15] 付丹,董梅花 . 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儿科低年资急诊分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及分诊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5(21):127-129.
[16] 马榆,朱惟惟 . 基于案例的情景模拟演练法在儿科急诊带教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2018,16(11):1396-1397.
[17] 邵芳,李苏静,徐焕畅,等 . 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J]. 贵州医药,2017,41(11):1219- 12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