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结直肠 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 手术相关指标 [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 水平、肿瘤根治效果相关指标 [ 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切除长度 和下切缘距离 ] 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 3 年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切除长度和下切缘距离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0.05); 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 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结 直肠癌患者可取得与之相当的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 3 年生存率,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但其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 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降低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整体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好 发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近年来随着 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 率逐年升高,同时呈年轻化趋势 [1-2] 。手术为临床 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方案,包括开腹手术和腹 腔镜手术两种术式,关于二者的效果仍需论证 [3-4]。 本文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诊断标准 [5]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临床分 期为Ⅰ ~ Ⅱ期, 未发生远处转移;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既往有腹部大手 术史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肝、肾功能严 重异常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男26 例, 女 14 例;年龄 47~77 岁, 平均(63.22±5.38)岁;肿瘤部位:升结肠 5 例,横结肠 4 例,降结肠 5 例,乙状结肠 7 例, 直 肠癌 19 例;临床分期:Ⅰ期 15 例,Ⅱ期25 例。 观察组男 28 例, 女 12 例;年龄 45~78 岁,平均 (62.89±5.50)岁;肿瘤部位:升结肠 6 例,横结肠 2 例, 降结肠 6 例, 乙状结肠 8 例, 直肠癌 18 例;临床分期:Ⅰ期 13 例,Ⅱ期 27 例。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行气管插 管全身麻醉,取患者平卧位,于下腹部作一长约 20 cm 切口,逐层切开探查腹腔,观察病灶及周围 组织侵袭情况,分离肠系膜,仔细游离并清扫周围 淋巴结, 并结扎血管根部, 切除病灶并送病理检查, 直至病理结果显示为阴性,将近端肠管与远端肠管 吻合,冲洗腹腔后常规留置引流管,确定无出血后 缝合切口,术闭。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与体位 同对照组, 构建 CO2 气腹, 维持气腹压为 12 mmHg ( 1 mmHg=0.133 kPa), 采用 4 孔法,于脐下缘、 右麦氏点下方、左麦氏点下方和剑突与脐间各戳一 0.5~1 cm 小孔,分别作为观察孔(放置腹腔镜镜 头) 、主操作孔(放置超声刀) ,辅助操作孔(放 置操作器械) 。通过腹腔镜探查肿瘤情况,余同对 照组。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 住院时间。(2) 比较两组肿瘤根治效果相关指标 水平,包括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切除长度和下切 缘距离。(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比较两组术后 3 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
x±s )表示,用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肿瘤根治效果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切除长度和下切缘距离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术后 3 年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 3 年生存率为 90.00%(36/40) ,对照组术后 3 年生存率为 92.50%(37/40) ;两组术后 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1.000)。
3 讨论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发病多在 40 岁以后, 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6]。手术是临床根治结直肠癌患者最有效的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术式,其中开腹手术发展成熟,但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存在较多并发症,而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逐渐被患者接受认可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可归之于腹腔镜手术操作精细且复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为,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对机体创伤小,从而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切除长度和下切缘距离水平以及术后 3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术式的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 3 年生存率相当。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因此术后出血发生率较低,且切口疼痛轻微,有助于患者咳嗽、咳痰,从而使得肺部感染风险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可取得与之相当的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 3 年生存率,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但其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 时间,以及降低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整体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 陈宏达,代敏 . 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和控制的思考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10): 1627-1632.
[2] 王一冲,尹腾飞,彭红叶,等 . 生活方式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J]. 医学综述, 2021, 27(13): 2577-2582.
[3] 张仕林,韦国祥,彭厚坤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比较 [J]. 中国普通外科 杂志, 2019, 28(7): 897-902.
[4] 陈阳,邓涛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 28-29.
[5] 孙燕, 顾晋, 汪建平 .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J].上海医学, 2018, 41(8): 449-463.
[6] 武雪亮,王立坤,黄先涛,等 .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回顾性研究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20): 60-63.
[7] 白如,张经,王超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 术中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1): 1954-1956.
[8] 熊小勇,徐降兴,习举云 . 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评估 [J]. 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10): 1665-16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