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层级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 ICU 护理人员 46 名为管理对象,并 以层级管理实施前(2018 年) 收治的 160 例危急重症患者为对照组, 实施后(2019 年) 收治的 160 例危急重症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层级 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职业倦怠感评分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实施后,护士的风险管理、消毒隔离、急救护理、护理文书书 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情感耗竭、去个性化评分低于实施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患者满意度为 98.13%(157/160), 高于对照组的 86.88%(13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管理用于 ICU 护理管理 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轻其职业倦怠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层级管理;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ICU nursing management
CHENG Ya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ingmei Shenma Medical Group,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46 ICU nursing staffs of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management objects.16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2018)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while 16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2019) were chosen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nursing quality, the job burnout score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cores of risk managemen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emergency nursing, and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quality of the nurse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deindividualization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sens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13% (157/16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6.88% (139/16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s: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used in the ICU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nursing staffs, reduce their sense ofjob burnout, and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集中收治危急重 症患者的部门,能提供最佳的人力、物力及救治技 术,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1]。ICU 患者病情危重、 进展快,对护理管理质量要求较高,同时 ICU 护士 工作繁重,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护理效果 [2] 。常 规护理管理是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及医院规章制度 实施与疾病有关的护理措施, 护理方法缺乏有效性、 科学性。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法,通 过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和各层级间的配合,使不同 级别护士的职责更加明确,从而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3] 。本文观察层级管理在 ICU 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本院 ICU 共有护理人员 46 名, 其中男 8 名, 女 38 名; 年 龄 20~48 岁,平均(32.61±3.82)岁; 学 历:中 专 2 名,大 专 8 名,本科及以上 36 名; 工作时间 1~25 年, 平均(12.68±2.49)年; 职称: 副主任护师及以上 2 名,主管护师 3 名,护师 12 名,护士 29 名。以层级管 理实施前(2018 年) 收治的 160 例危急重症患者为 对照组,实施后(2019 年)收治的 160 例危急重 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 92 例,女 68 例;年龄 25~68 岁, 平均(50.21±3.69)岁。观察组男 95 例,女 65 例; 年龄 25~66 岁, 平均(49.84±3.65) 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前(2018 年 1—12 月) 采用常规 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采用常规 APN 排班,每个 班次 8 h,护士职责分工不作具体要求;按照医院 规章制度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遵医嘱用药、治疗; 常规消毒灭菌,保持病房环境整洁、无菌。
实施后(2019 年 1—12 月)采用层级管理。(1) 层级设置。设置助理护士、初级护士、中级护士、 高级护士及护士长 5 个层级,明确每个层级的岗位 要求。助理护士: 4 名,从事护理工作时间 <3 年, 入科时间 <1 年。职责包括患者的清洁、鼻饲饮食、 生活护理及病房消毒等。初级护士: 5 名,从事护 理工作 3~5 年,入科时间 1~2 年。职责包括危重症 患者病情监测、遵医用药、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 及检查操作等,对清醒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中级 护士: 4 名, 工作时间 5 年以上, 入科时间 3~4 年, 负责危急重症、疑难病情患者的急救,并负责指导 初级护士、助理护士的工作。高级护士: 2 名,工 作时间 6~10 年,入科时间 5 年以上,负责危急重 症患者的急救及各项危机处理, 管理低层级护士, 对其进行 ICU 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并现场示范、 讲解。护士长 1 名, 负责管理科室所有护士, 定期 组织培训,制订考核标准和护理目标,完善护理流 程。(2)护理落实。创建 3 个护理小组,每组均 包含 4 个层级 15 名护士,由护士长统筹,高级护 士担任组长。采用 APN 排班, 每组负责 1 个班次, 确保每个小组、每个班次之间紧密团结、无缝衔接。 由组长协调小组成员的工作,每日带领组员共同查 房。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高危患者由中、高级护 士负责,每日向组长汇报患者病情。护士长定期考 核护理记录单的填写,监督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 及时发现护理差错,并督促护士纠正,不定期抽查 急救操作,确保各组护理质量达标。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 士的护理质量。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 (Cronbach’s 系 数 为 0.971, 重 测 信 度 0.861),对风险管理、消毒隔离、急救护理、护理文书书写 4 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满分 10 分。(2) 比 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采用护士 职业倦怠调查表(MBI)[4] 评价,量表包括情感耗 竭(9 个条目) 、去个性化(5 个条目)及个人成 就感(8 个条目)3 个维度,每个条目 0~6 分, 情 感耗竭、去个性化评分越低越好,个人成就感评分 越高越好。(3)比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 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包括护理技术、护 理沟通、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分为非常满 意(8~10 分)、基本满意(6~7 分)、不满意(<6 分)3 个级别。患者满意度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护理质量比较 层级 管理实施后护士的风险管理、消毒隔离、急救护理、 护理文书书写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比较 层 级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情感耗竭、去个性化评分低于 实施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8.13%(157/160),高于对照组的 86.88%(139/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ICU 患者病情危重,护士护理工作复杂、工作 量大,易出现负性情绪和职业懈怠,影响护理质量 和患者预后。常规护理管理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有 效发挥出每个级别护士的能力,护理效率较低 [4]。
层级管理是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工作年 限和能力将护士分层管理,并制订各层级护理人员 的责任、范畴,规范护理要求,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及流程,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护理管理水平 [5] 。本研究结果显示,层级管理实施 后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情感耗竭、 去个性化评分低于实施前,个人成就感评分均高于 实施前,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 因为,层级管理能明确每位护士的职责,合理安排 每个护理小组的工作, 由高级别护士负责高危患者, 并对低级别护士进行管理培训, 由护士长定期考核、 督查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差错,从而提 高护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减轻其职业倦怠感, 并使基础护理、人文护理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从 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6]。
综上所述, 层级管理用于 ICU 护理管理中能够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轻其职业倦怠感,并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高明榕,黎蔚华,史蕾,等 . ICU 专科护士工作效能与满意度相关性调查研究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35(9):673-677.
[2] 黄玉贤,申敏 .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初探 [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 18(5):510-514.
[3] 蒋明明,曹丽君 . 层级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率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2):56-58.
[4] 张剑菲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 ICU 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26(14):93-94.
[5] 胡世俊,楼海英,沈秋燕 . 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质量影响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 26(4):367-370.
[6] 秦君玫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 37(13):1843-1845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