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3:5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64 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口服米那普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88%,高于对照组的 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36 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米那普仑治疗。

【关键词】 米那普仑;改良森田疗法;躯体形式障碍;生命质量

0  引言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难以解释的躯体不适症状,对本身躯体症状的持续过分关注,认为疾病本质是躯体性的,从而会反复治疗,且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及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 [1-2]。临床主要采用抗焦虑和抗抑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3]。本文观察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4 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 [4];患者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患者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病程 >6 个月;年龄 >18 周岁。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患者监护人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8-102-0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男 13 例,女 19 例;年龄 30~52 岁,平均(40.99±7.62)岁;病程 1~6 年, 平均(3.26±0.77)年。观察组:男 14 例,女 18 例; 年龄31~52 岁,平均(41.75±7.42)岁;病程1~5 年, 平均(3.18±0.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盐酸米那普仑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52,25 mg) 口服治 疗。药物起始剂量 12.5 mg/ 次,1 次 /d; 第 3 天调整为 25 mg/ 次,1 次 /d;第 7 天调整为50 mg/ 次,1 次/d;第14 天调整为100 mg/d,2 次/d, 以后维持此剂量,连续治疗 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改良森田疗法共分为 4 期:(1)第 1 期为绝对卧床期(4 周)。安排患者安静休息,将患者看护起来,严禁患者与他人见面、交谈,或进行读书、抽烟及其他解闷活动。除进餐、如厕行为外,要求患者绝对卧床。让患者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顺其自然,直面自己的环境、烦恼。(2)第2期为生活训练期(2 周)。减少卧床时间,要求患者的卧床时间限制在 7~8 h,白天到室外感受太阳和清新的空气,在护士的监督下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整理房间等,晚上要求患者记日记,早上起床及入眠前要求患者诵读,打破情绪本位;严禁患者交谈、出门等。(3)第 3 期为一般作业期(2 周)。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能活动,适当增加活动强度,可结合患者的爱好选择活动形式,如单人跳绳、复杂的手工制作、健身操等。但严禁人际交往、手机游戏等,仅一人做事。(4) 第 4 期社会适应训练期(1 周)。开展融入外部转变的训炼,为回归正常的生活做准备,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设置具体的生活环境,鼓励患者参与并完成各项内容;组织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积极与他人交流;告知患者每日记录自己的行为,并交给医师审阅。共治疗 9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5]。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 9 个方面评价。痊愈: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 75%;显效:50% ≤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 <75%;有效:25% ≤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 <50%;无效: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2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6]。采用36 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 评价,涉及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情绪角色功 能(RE)、活力(VT)、社会功能(SF)和总体健康(GH)8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PF、RP、BP、MH、RE、VT、SF 和 GH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RP、BP、MH、RE、VT、SF 和 GH 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者本身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临床易漏诊、误诊 [7-8]。米那普仑可通过选择性抑制 5- 羟色胺(5-HT)受体及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抑制 5-HT、NE 的再摄取,缓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但单纯采取抗抑郁药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效果不佳。

已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多在儿童时期经历过心理创伤,或生活在逆境中,或长期与慢性疾病者一起生活,从而造成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9]。改良森田疗法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循序渐进地改善患者的状态,使患者能正确的认知周围的事物,促进和周围人的交流、沟通,从而缓解躯体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SF-36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能发挥协同作用,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改良森田疗法联合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米那普仑治疗。

参考文献

[1]褚叶青,蒋仙英 . 米那普仑联合正念减压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J]. 心理月刊,2020,15(15):115.
[2]徐阳 . 针灸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效果及其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 [J]. 光明中医,2020,35(13):2037-2039.
[3]张霜梅,吉晶,王安荣,等 . 针灸疗法治疗躯体化形式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 Meta 分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 26(5):674-682.
[4]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 184-188.
[5]符少剑,姚乾坤,卓东炳,等 . 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22):2840-2843.
[6]杨小湜,王阳,李秀君,等. SF-36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J]. 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383-385.
[7]祁继鹏,魏冬,平丽慧,等 . 米那普仑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J]. 精神医学杂志,2018,31(2): 133-135.
[8]邢双红,丁昊 . 认知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应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25(2):191-195.
[9]秦静 . 度洛西汀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述情障碍和人格特征的干预效果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179-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