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分析 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病例资料,为临床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抽取120 例我院手术室接诊患者病例资料 2014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收集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术后发生压疮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 例患者男性 72 例,占比 60%,女性 48 例,占比 40%;年龄分布,21 例患者年龄少于 60岁, 占比 17.50%,50 例患者年龄 60-70 岁,占比 41.46%,40 例患者 70-80 岁,占比 33.33%,80 岁以上患者 9例, 占比 7.5%,科室分布情况,骨科中心 50 例,占比 41.67%,胰腺外科 13 例,占比 10.83%,神经外科 15例,占比12.5%。其余各科室占比均少于 10%;压疮数量情况,压疮的患者仅有 1 处部位 89 例,占比 74.17%,2处部位压疮的患者 20 例,占比 16.67%,2 处以上多个部位压疮的患者 11 例,占比 9.17%;压疮部位分布情况,骶部压疮 39 例,占比 32.50%,髋部压疮,20 例,占比 16.57%,足部压疮与臀部压疮有 10 例,各自占比8.33%,其余部位发生压疮均少于 8%。结论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主要年龄段在 60-80 岁。患者多分布于骨科系统。患者发生压疮数量主要为 1 处,压疮部位以骶部、髋部足部、臀部多见。
关键词: 压疮;预防;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赵宁宁 .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病例分析与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9):76-77.
0引言
压疮是一种皮肤局限性或皮下组织局限性的破损,好发于体表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髋部等部位),对手术患者的住院及康复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1-2]。随着手术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效果得到普遍人所认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预防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3]。因此,本研究通过抽取我院手术室接诊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发生压疮的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运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我院 2014 年 7 月至2017 年 7 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 120 例。病例纳入标准:①术前无压疮,术后出现压疮。②住院过程均在我院治疗。
③病例资料完整,无重要信息缺失。④全程接受我院护理, 中途无因其他因素中断。
1.2临床资料收集。查阅患者病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组别、科室、压疮数量及部位等因素作为研究因素。
1.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SPSS 软件11.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120 例压疮患者年龄分布。120 例患者年龄分布,21 例患者年龄少于 60 岁,占比 17.50%,50 例患者年龄 60-70 岁, 占比 41.46%,40 例患者 70-80 岁,占比 33.33%,80 岁以上患者 9 例,占比 7.5%。
2.2120 例压疮患者性别分布。120 例患者,男性 72 例,占比 60%,女性 48 例,占比 40%。
2.3120 例压疮患者科室分布。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科室分布情况,骨科中心 50 例,占比 41.67%,胰腺外科 13例,占比 10.83%,神经外科 15 例,占比 12.5%。其余各科室占比均少于 10%。
2.4 120 例患者压疮数量情况。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数量情况,仅有 1 处部位压疮的患者 89 例,占比 74.17%,2 处部位压疮的患者 20 例,占比 16.67%,2 处以上多个部位压疮的患者 11 例,占比 9.17%。
2.5 120 例压疮患者部位分布。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部位情况,骶部压疮 39 例,占比 32.50%,髋部压疮,20 例,占比16.57%,足部压疮与臀部压疮有 10 例,各自占比 8.33%,其余部位发生压疮均少于 8%。
3讨论
3.1压疮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特点。本研究中纳入 120 例手术患者,男性 72 例,占比 60%,女性 48 例,占比40%。男性相对多于女性,性别是否是压疮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定论。对其年龄进行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压疮的病例中, 年龄 60-70 岁的患者为 50 例,占比 41.46%,占比最高,其次, 70-80 岁患者为 40 例,占比 33.33%,60 岁以下发生压疮 21 例,占比 17.50%,其余年龄段发生压疮人数较少。由此看来, 年龄为 60-80 岁发生压疮人数为 90 例,占比高于 70%,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该结果提示,60-80 岁年龄段患者发生压疮人数及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段,高龄患者是发生压疮的主要人群。高龄可能是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一个因素。蒋琪霞等 [4] 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手术患者发生压疮影响因素之一,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压疮患者科室分布特点。本研究抽取病例 120 例均来源我院外科系统,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手术。对其科室来源进行研究,数据显示,来源于骨科中心的病例为 50 例,占比41.67%,该比例占比最高,排名首位。其次,病例来源于神经外科为15 例,占比12.5%。此外,病例来源于胰腺外科13 例, 占比 10.83%,其余各科室占比均少于10%。由此可见,发生压疮病例以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居多,其次为神经外科患者(12.5%)与胰腺外科手术患者(10.83%)。基于该数据, 压疮患者分布于骨科中心占绝大多数比例,这可能与骨科患者病情有关,该类患者需要相对较长时间卧床休息、治疗、康复有关,以致发生压疮几率相对其他外科人数较多。因此护理上,对于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对该类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姜岚 [5] 等学者研究表明手术全期护理可以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因此可以借鉴其护理方法进行压疮预防护理。
3.3手术患者压疮数量及部位特点。此外,通过查阅患者病例资料,对 120 例压疮患者压疮数量及部位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数量情况,仅有 1 处部位压疮的患者 89 例,占比 74.17%,2 处部位压疮的患者 20 例,占比 16.67%,2 处以上多个部位压疮的患者 11 例,占比 9.17%。从压疮部位来看,骶部压疮 39 例,占比 32.50%,髋部压疮, 20 例,占比 16.57%,足部压疮与臀部压疮有 10 例,各自占比 8.33%,其余部位发生压疮均少于 8%。从数据结果来看,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以单处压疮为主,比例较高。可压疮发生部位较多,但以骶部、髋部足部、臀部多见。由此可见, 骶部、髋部足部、臀部可能是患者压疮的常见部位。因此对于需手术患者,护理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对患者的该类部位, 对其好发部位进行必要性的压疮预防护理。基于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分布特点,目前国内已有学者黄维健 [6-7] 等人提出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危险因素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 [8-9]。
参考文献:
[1]张锦锦,李影,李茵,等.院外压疮临床护理特点的回顾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738-1741.
[2]钱维明, 黄立峰, 项海燕, 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24-27.
[3]王英丽, 张圣洁, 蒲霞, 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骨科后路手术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906-908.
[4]蒋琪霞, 瞿小龙, 郭秀君, 等.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25-28.
[5]姜岚.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11(3):188.
[6]黄维健, 曲华.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2017,24(3):9-13.
[7]张晨, 张穗.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专用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558-1560.
[8]孙洪微.某医院270 例住院压疮患者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7.
[9]李润梅, 侯志艳, 刘素林.护理干预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 河北医药,2014(10):1575-1577.
《120 例手术患者压疮病例分析与探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0/2019011002311459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