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程序在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共计36例由于乳腺包块手术治疗住院的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每组患者1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乳腺包块切除手术,其中,我们对对照组患者给与一般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围术期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痊愈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程序对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治疗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程序;乳腺包块手术;围术期
本文引用格式:陈云.心理护理程序在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43-344.
0引言
随着现代生存压力增大,女性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临床疾病。由于女性对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快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手术舒适度,术中术后有足够的心理支持和一定的心理治疗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因此,为了尽可能提高乳腺切块手术的治愈水平,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心情乐观,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本文将对乳腺切块手术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意义[1]。本文对我院36例临床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心理护理程序在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前来进行乳腺切块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18例,年龄17-78岁,平均(46.65±5.85)岁,病程12-30个月,平均(18.25±3.24)个月,所有患者肿块经检查均为良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配准,患者及其家属全部知情同意。所有患者排除乳腺增生或者存在恶性病变患者;排除心脏有重大疾病和存在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和精神病患者等。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乳腺包块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辅以一般的常规护理方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性质的常规护理方式包括疾病知识的讲解、针对性治疗、用药指导等,同时对改组患者进行有计划地简单康复指导,并时时关注患者的病患情况。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性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术前: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解决切身问题,并制定详细的精细化工作流程计划书,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加强心理疏导,让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愉悦的情绪了解自身病情,减轻患者自身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乳腺包块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案、治愈率、术后风险等治疗过程中一般知识进行宣传讲解,使患者对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降低其心理压力,帮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而更好的接受和配合治疗。同时,术前要准备好麻醉、手术刀等手术设备,做好相关的紧急情况预案。术中:必须保证安全保障的精细化,及时有效的发现潜在危险,加强巡视,采取有效的预防风险措施,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无菌化,严格把控患者在手术中的各项生命指标。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手术体位,固定患者的四肢,使手术部位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下。术中要保证所有手术设备系统情况稳定,相关检验参数准确,对呼吸设备的管道通气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手术进程中保存好肿块标本,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造成标本掉入患者其他器官内部造成阻塞。术后:要进一步落实管理制度的精细化,护理人员根据学历水平、护理经验等进行分工护理和日常管理,帮助患者制定合理高效的康复计划和饮食计划,监督和陪同患者计划的积极执行,对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解决。避免患者伤口感染,可依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服用消炎药物,定期检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叮嘱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胸部发力的体力劳动,肩部活动注意活动范围。为提高手术恢复速度,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同时对术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心理治疗,鼓励患者积极战胜疾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活动性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总人数。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有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t进行检验,进行试验后所得指标经统计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乳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女性多发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女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大,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乳腺疾病也浮出水面,暴露在大众视野下。同时女性对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快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手术舒适度,术中术后有足够的心理支持和一定的心理治疗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所以为了尽可能提高乳腺切块手术的治愈水平,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心情乐观,现代医学模式之下,应该探索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充分考虑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
乳腺包块是良性的乳腺肿物,通常采取包块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切除手术由于切口较大,通常会给女性身体上留下较明显的疤痕,非常影响女性的爱美心理,导致部分女性术后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女性带来生理及心理上较为严重的创伤,非常影响手术治疗整体效果。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加入心理护理的全新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优质护理,排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体现了精心服务理念。本文择我院由于乳腺包块手术治疗住院的患者,分析心理护理程序在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将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上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包块手术围术期的女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恐惧、失落等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4]。
综上所述,对乳腺包块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使患者在术前对治疗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树立乐观的治疗心态,同时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女性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接受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的增加,缩减治愈时间,减少术后不良情绪导致的并发症的出现率,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饶婷.心理护理程序在乳腺包块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1):203-205.
[2]蔡丽,朱小风,左莹.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353-354.
[3]蔡雨廷,朱敏,张素清,等.青年乳腺包块患者日间麦默通手术围手术期失眠相关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11):1661-1666.
[4]姜建利,席琳.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行乳腺包块切除手术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8(19):77-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