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0:35: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其标本总共有403份,采用分析的方式,对不同茵株的数量进行分析,同时,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采用记录和全程监视的方式,对所有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最后,通过SPSS 20.0软件对经过药敏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相应的结果。结果设备与仪器、样本检测方法和人员技能水平等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403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其中有112株革兰阴性菌、240株革兰阳性菌、48株真菌,在这些病原菌中,耐药性较强的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对红霉素药物和头炮类药物等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在本次探究和研究过程中,对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明确的了解,所以,在后续的检验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干预,进而有效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和检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病原菌耐药性

本文引用格式:滕晓梅.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87+303.

0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滥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和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检测诊断的精准性,需要有效开展微生物检测和诊断工作,进而有效促进病患检测诊断率的提升[1]。在对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药物选择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水平和效率。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在对感染性疾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微生物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需要加强对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检验流程会多种多样的病原菌互相接触,这就对实践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影响。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搜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其标本总共有403份,同时,包括男225份,女178份。

1.2研究方法。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记录和全程监视的方式,对所有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对整个操作环境与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记录,在进行记录的过程中,主要对设备仪器的具体型号、设备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长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记录,通过记录,了解和掌握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各种因素。为了使本次研究和调查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按照具体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保证其各种操作技能的科学性,并且坚持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在对标本检验和分析的过程中,会对检验标本进行分离与鉴定处理,为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则采用MIC稀释方法对相应的标本做药敏实验,最后的判定依据主要根据CLSl相关标准[2]。

1.3统计学分析。在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Excel数据软件对存在的错误数据和具体原因进行类型划分,其有效保证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类型划分的过程中,会采用统计与整合的方式对结果进行整理。最后,根据相应的结果,了解和掌握影响微生物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在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根据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微生物培养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确定影响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则采用交叉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会将每组数据所呈现出的具体占比进行计算,同时,按照比例分析的方式对相关比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明确其他数据与统计学分析比例最高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确定其结果,会采用交叉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最终确定,并且通过SPSS 20.0软件对经过药敏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按照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对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误差的检验报告和检验标准共计生成80份,具体情况和数据为表1所示,在对标本进行实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血常规化验、尿常规化验、脑脊液化验等项目,在实验检测中发现,准确率最高的为尿常规检测,而且病原菌培养的准确率也很高。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P<0.05,其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2.2对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在本次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采集标本的质量与检测方法以及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微生物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具体情况和数据为表2所示。

\

 
2.3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是病原菌所主要包括的,具体情况和数据为表3所示,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确定P<0.05,其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2.4对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在对病原菌所包含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大肠杆菌在革兰阴性菌中的比例占据较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中含有较大比例。通过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表明,耐药性较强和较高的为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药率尤其显著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效果明显的为青霉素、红霉素等药品。大肠杆菌主要对阿莫西林和噻孢霉素钠的抗药性和耐药性较强[3]。

3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病原菌感染性疾病,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有效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发展,需要明确病原菌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要加快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从而有效使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人数降低,促进病原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4-5]。在本次分析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到采集标本的质量与检测方法以及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微生物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研究和收集样本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所选的样本和仪器要定期清除和整理,防止样本受到污染。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和专业性不强也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原因,所以,要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加强对操作人员操作环节的监督,同时,在具体检测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创建科学合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操作,进而有效提高和保证检验科微生物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平.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116-118.
[2]郭赟.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2):55-57.
[3]茅向阳.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大医生,2017,2(10):72+74.
[4]毛巧霞,孙美兰,陈锋,等.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920-3922.
黄声旗,齐伟翠.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7):2575-25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