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6:4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高龄老年白内障患者50例,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将患者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27只眼)予以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方式,对照组25例患者(29只眼)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手术进行治疗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视力≥0.5有11例,≥0.35有16例,<0.35有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视力≥0.5有8例,≥0.35有13例,<0.35有6例;并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虹膜炎以及前房积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老年白内障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视力,减少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周军.分析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58-59.

0引言

白内障最为眼科的常见病症,具有较强的危害性,能够致使患者视物能力受损,严重可造成不可逆性失明,此病症一般常发于中老年患者身上,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的几率会逐渐加大,除此之外现代医学依然证明了更多的致病原:①据有关实验显示,人体内微量元素的缺失容易引起白内障,常见的有磷、钙、维生素B2等。②原有眼部疾病,若患者本就伴随有虹膜睫状体炎、化脓性角膜溃疡以及高度近视等病症,能够引起患病率增加。③长期呆在温度和紫外线过高的环境中,容易致使晶状体出现钙化,影响其性质。④外力元素,部分患者是由于眼部受到剧烈伤害,从而诱发的白内障病症。⑤内分泌失调能够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增加眼部半乳化。⑥若患者常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患病率较普通人的几率高得多。⑦长期使用或解除特殊类药剂能够出现药物性白内障,常见的致病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三硝基甲苯以及缩瞳剂等[1]。由于白内障多数患者为中老年患者,其身体素质较差,难以承受复杂的手术,因此增加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次研究展开了高龄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研究,并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高龄老年白内障患者50例,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将患者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27只眼),男12例,女13例;年龄61-87岁,平均(72.8±6.45)岁;对照组25例患者(29只眼),男11例,女14例;年龄60-90岁,平均(76.8±6.45)岁。全部患者入院后先经初步检查患有高血压患者有3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29例,必要时手术可以增减术中监护。排除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身体耐受性极低,难以承受手术。

1.2方法。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方式:术前对患者患眼进行清理消毒,麻醉药剂选用1%的丁卡因,将患者前房出进行开口,于角膜边缘处注射角膜粘弹器,将晶状体,用假体进入替代,并进行有效调整后即可清洗包扎,包扎前使用庆大霉素进行注射[3]。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①术前进行眼部有效检查或全身检查,保障患者手术时各项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给予健康指导,增加治疗遵医性。②患者采用仰卧位躺于铺备消毒巾的手术台上,术前先进行局部表面麻醉,麻醉药物选择为:0.4%奥布卡因;仪器选用我院常规超声乳化仪器。麻醉有效后对患者角膜进行切口处理,通过小切口放置入针形器械,以此传导超声波,通过针输送入眼内,将患眼的晶状体进行乳化后吸出,在前房中注射入粘滞剂后再放置人工晶状体[4]。③术后每日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生产厂商:s.a Alcon-couvreur n.v;批准文号:H20140811;规格:0.3%×5 mL),1次/2 h,并且连续用药30 d[5]。

1.3效果判定。收集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手术7 d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并收集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虹膜炎以及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4统计学方式。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7 d后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比较。通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

\
 

2.2手术后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虹膜炎以及前房积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2。

\

 
3讨论

白内障病症出现后容易对患者视物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病发后通过手术治疗更够有效改善视力情况,增加预后效果。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方式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方式是早期治疗的常用方式,切口小对于患者伤害也较小,能够有效增加愈合,但此类手术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在手术中容易出现一定情况的静电效应,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7]。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乳化的方式,更够有效的较少患者手术时长,并发症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8]。

参考文献

[1]王岚,姚莹斐.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值入术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2):23-26.
[2]付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05-506.
[3]朱力,沈念慈,丁怡,等.高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4,4(2):331-333.
[4]颜美荣,李正贤,周一鸣,等.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2):316-318.
[5]李追.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6(20):176-177.
[6]姚克,汤霞靖,黄晓丹,等.双手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8,2(6):525-528.
[7]O.Øyvind Pedersen MD.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J].Acta Ophthalmologica,2010,68(1):59-64.
[8]Zhao BW,Jia TH,Zhang L,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cataract with high myopia[J].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2012,3(4):231-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