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5:57: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3月至2018年7月40例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黛力新每日早、午饭后各1片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5 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右佐匹克隆片(2.5 mg)每晚睡前口服改善睡眠状况。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PSQI)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焦虑状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黛力新;右佐匹克隆;卒中后焦虑;睡眠障碍

本文引用格式:王淑慧.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47-148.

0引言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卒中后焦虑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也很高,有研究表明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焦虑与神经功能缺损部位有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此外,还可作为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导致卒中的复发。反复的脑卒中不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治疗卒中后焦虑及睡眠障碍,避免恶性循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纳入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1];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7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8分,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抗精神病及镇静药物治疗。

1.1.2排除标准

除外其他全身性疾病;除外合并严重呼吸、循环、血液等系统疾病;除外活动性癫痫或无法配合完成整个疗程,影响疗效评价的患者。

1.1.3研究对象

2015年3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卒中后焦虑伴睡眠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2~78岁,平均56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52~83岁,平均6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调脂稳斑;活血化瘀、扩血管、改善脑代谢、脑保护治疗,以及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黛力新每日早、午饭后各1片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5 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右佐匹克隆片(2.5 mg)每晚睡前口服。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标准详见表1。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夜间醒来次数、多梦或噩梦、困倦感、疲乏程度等进行定量观察及疗效评价。

总分: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以>7分作为评判睡眠障碍的标准,详见表2。


\

 

1.4统计学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
 


3讨论

据统计,有10%~20%的脑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焦虑和睡眠障碍,也有报道显示,其发生率远高于此[2-3]。Palomaki等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焦虑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8%。脑卒中合并焦虑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还可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促使脑卒中复发:如出血性卒中或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75%~9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10%~25%。

脑卒中后焦虑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脑卒中损伤部位,有研究表明左侧大脑半球脑实质损害后焦虑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4];②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患者担心脑卒中留下的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视觉障碍、肢体活动、感觉障碍、吞咽障碍等,加上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半夜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睡眠质量较差等;③另外,可能与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关,如兴奋性氨基酸或其他有害物质释放增多,作用于网状系统,使睡眠觉醒周期紊乱,NE和5-HT等递质含量降低,可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生[5]。

目前治疗睡眠障碍的常规方法是以口服镇静类药物为主,可以同时辅以心理治疗。黛力新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HT的再摄取,促进多巴胺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增高,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抗焦虑、抑郁的作用,达到改善睡眠的功效[6]。右佐匹克隆是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其达峰时间短、活性成分半衰期短,使得其在较低剂量服用时,也能保持原有的疗效。而且,右佐匹克隆的半衰期短,一般不会产生日间困倦,多次给药无明显蓄积作用。有研究显示右佐匹克隆片能快速、有效地改善睡眠,缩短睡眠潜伏期,诱导患者快速入睡,能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从而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显耐受现象[7]。在安全性方面,右佐匹克隆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苦、头晕,有时会有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轻度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轻微,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且能自行缓解,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8]。本临床观察发现,黛力新与右佐匹克隆片联合服用一个疗程后,治疗组HAMA评分显著降低,对照组HAMA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SQI比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此研究结果显示,黛力新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Schuiling WJ,Rinkel GJ,Walchenbach R,et al.Disorders of sleep and wake in patient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05,36(3):578-582.
[2]蒋安杰,裴正斌.急性脑卒中病灶发生部位与患者的睡眠障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80-81.
[3]吕长武.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4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8):1176-1177.
[4]邹玉凤,刘晓楠,靳峥.卒中后睡眠障碍与多导睡眠监测[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5):475-478.
[5]于岚,武祺,关颖,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5):373-374.
[6]王成强.黛力新的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6):180-181.
[7]李媛媛,潘妍婷.右佐匹克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4,58(7):774-775.
[8]张鸿燕,原岩波,黄兰,等.右旋佐匹克隆I期耐受性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20(4):258-2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