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集中消毒供应室应用综合管理的临床价值,以供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 我院于 2017 年 5 月至2018 年 5 月实施了此种模式,通过研究讨论设置调查问卷,将 20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监督小组,对环境和物品进行管理等措施,比较试验前后数据,选择评价指标:差错发生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以保证该项试验前后有可比性。结果 经结果统计,进行综合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差错事件发生率低 P<0.05,比较试验前后两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应用综合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可得到降低。
关键词:综合管理;护理;集中消毒供应室
本文引用格式:郑欣欣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228-229.
0引言
对医院各个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设备、器械、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场所是集中消毒供应室,通过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无毒的医疗用品,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 避免出现由于科室消毒不完善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所以其工作人员有患感染疾病、意外、环境污染、噪声等危险,并且在生理和心理上容易疲劳。集中消毒供应室并未直接服务于患者,只为临床各个科室提供服务,工作内容主要是: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全院的可重复使用物品。工作特点为:数量大的无菌物品,周转快, 单位涉及广等。由于其工作质量与发生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所以医疗护理质量受到直接影响。人们常称集中消毒供应室为医院的“心脏”“肝脏”,其已从原有辅助科室的位置“晋级”到医院关键科室的行列,并将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为了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医院应将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成立监控小组。此次试验分析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如下为具体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资料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在我院实施了综合管理,制定护理人员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评估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填写调查问卷的护理人员有 20 名,年龄 21~45 岁,医护人员在综合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未发生任何变化,可用于比较分析。
1.2方法
集中消毒供应室于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进行综合管理,如下几方面为主要的管理办法和手段。
1.2.1专门建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
明确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对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改革工作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如果有新入职的员工,要注重对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提高其服务意识、工作态度、安全意识等。针对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文件,可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学习讨论,如有问题需为其详细讲解,学习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设置奖惩措施,如奖励成绩优良人员,警告成绩不理想的成员,目的是将小组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水平努力提升,让学习不扎实的员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可以全面掌握自己份内的工作。
1.2.2进行环境管理
由于集中消毒供应室存在不同的工作区域,所以这些区域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各个科室都能享受优质的护理服务,应该专一性管理各个科室使用的物品、设施,科室之间要有团队意识,注重合作。针对公共区域:为保证空气质量,需消毒空气,消毒方式为:循环空气消毒机。另外需定时检测空气质量和细菌。为了保证合格产品是经过消毒灭菌的,由专门的消毒工作人员检查消毒灭菌产品 [2]。
1.2.3物品管理
按照分类回收的原则和物品的需求,选择合理的清洗、消毒的方式,详细记录消毒工作。为了避免污染医院环境, 做物品处理工作的时候,以物品的不同属性为依据,做科学合理的处理 [3]。密合包装消毒灭菌的产品,标签上的消毒灭菌日期和介绍要标明确切。
1.2.4根据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程序
详细工作是: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送等流程, 对不同的器材进行分类整理,消毒灭菌方法要准确掌握。
1.2.5严格规定接送程序
各项操作执行的时候,需对下送车、下收车的应用严格分开,醒目的标识要做好,根据清洁、消毒和分区域性的规范要求,严格停放。
1.3评价指标
选择以临床满意度、差错发生情况做为指标,来指导数据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软件整理分析以下各项表格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看出护理人员在经过综合管理模式后,对于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比较高,与实施前的差距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 1。通过数据比较,观察到临床满意度于供应室较高,较实施前数据,有较大差距 P<0.05,临床存在统计学意义。
以下表格为综合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治疗过程中差错发生情况,综合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治疗过程中差错发生详细情况见如下表格,进行综合管理模式后,大大降低了差错发生率,较实施前,有较大差异 P<0.05,在临床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下表 2 为具体数据。
3讨论
医院医疗器材卫生安全得到保证的重要部门即集中消毒供应室,其可做到对医院集中消毒灭菌,特别是对重复应用的诊疗器材和物品所带的病菌。为了防止医疗器械感染,提升治疗患者病情的疗效,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可有所减少,重要工作是做好对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干预措施,以避免出现工作纰漏。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即消毒供应室,也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可有效保障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依据消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受直接影响 [4]。
医院的医疗器械消毒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消毒供应室,通过具体工作可以对医院的医疗器械卫生和安全做保障,因为医院的工作性质,需要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相关物品,因此携带病菌不可避免,集中消毒供应室能够严格消毒这些器具,做好管理方面的质量监控工作,以防止院内感染 [5]。
常规护理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应用于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乃至整个部门中的原因是:(1)常规管理模式未进行相应管理不同功能区;(2)监管科室的各个工作环节的力度不理想;(3)对采购科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不能保证医护用品质量和患者对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所以,本院的规章可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以帮助树立本科室和全院的共同行为准则 [6]。此次试验将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集中消毒供应室,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培训入岗位之初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专门成立管理小组,对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严格监管各个工作环节,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各个功能区域都要进行相应护理,具备针对性的措施,消毒清洗物品,做好物品管理工作,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努力提高工作质量。此项试验的目的是: 为各个临床科室提供无菌的诊疗器械和相关物品。
通过本次试验,观察到,进行综合管理后,提升了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减少了差错事件发生率,经过试验前后比较,有较大的差异 P<0.05,将综合管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得到验证。
总之,综合管理应用于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可将科室医务人员认可度得到提高,并且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欢欢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2(22):5093-5095.
[2]魏碧 . 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促进 [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6,20(12):981-982.
[3]王敏 . 探讨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信息 ( 上旬刊 ),2017,21(3):147-148.
[4]兰丽萍 , 易秀连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1(9):1886.
[5]李宝芬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J]. 农垦医学 ,2012,34(4):340-341.
[6]孙丽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3(29):171-173.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7/2018122705380677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