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4:02: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42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小儿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设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IgA、IgG、IgM。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G、IgM值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免疫指标;IgA;IgG;IgM

本文引用格式:陶立安,侯昕,杨光.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184.

0引言

近些年来,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发病率具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与普通支原体肺炎(MPP)相比较,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程更长,而且病情进展速度更快,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肺部遭受严重损伤,若未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肺外并发症、全身免疫系统紊乱等情况的发生,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未得到清晰阐明,通常认为与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具有一定关系,因此了解患者免疫指标,并根据相关指标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治疗,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选取42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探讨免疫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42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设定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05±0.68)岁。并选取同时期小儿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10±0.59)岁。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普通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儿年龄均小于14岁;近1个月未发生其他部位感染;患儿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系统性疾病患儿;近1个月中采取免疫调节剂治疗患儿;无法配合完成临床诊疗的患儿;同时参与到其他研究中的患儿[2]。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免疫指标检测,通过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经离心分离,对上清液进行体液免疫指标的指标检测,包括IgA、IgG、IgM,通过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采取微量免疫比浊法完成检测。按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相关内容对患儿实施临床对症治疗[3],7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A、IgG、IgM水平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取SPSS 20.0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通过2进行对比验证,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对比验证,若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G、IgM值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3讨论

患儿在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机体往往会产生严重免疫应答反应,而且其变化与患儿疾病转归、发展具有严密相关性。因为小儿肺部发育未完全成熟,过度免疫应答往往导致患儿肺部损伤更为严重,使得病情出现迁延不愈情况,使得小儿支原体肺炎预后受到不良影响。当患儿机体因肺炎支原体而出现病毒感染时,免疫复合物会大量激活,由此使得补体浓度、活性显著下降,此时患儿血清内IgA、IgG、IgM具有显著上升趋势。若患儿长时间受到病毒感染,而且未将病因合理治愈,会导致肺组织损伤进一步发展,导致病情更为严重[4]。而且因为免疫复合物会使得补体得当激活,从而形成较多趋化因子,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明显诱导作用,导致患儿病情出现迁延难愈的情况,而且有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受到影响[5]。

在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前IgA、IgG、IgM值均低于观察组,由此表明,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而且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即便是在恢复期通常也难以使得IgA、IgG、IgM水平快速下降,而且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通常认为,IgA、IgG、IgM水平对于病情程度、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6]。在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IgA、IgG、IgM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患儿在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由于长时间在感染状态下,并未将病因完全去除,从而导致肺组织受到进一步损害,导致趋化因子大量形成,从而使得病情迁延难愈[7]。虽然治疗后IgA、IgG、IgM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其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需要继续对其进行治疗[8]。

总之,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疾病治疗、预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娟,沈伊娜.小儿7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6,37(1):111-11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83-90.
[3]中华医学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304-1308.
[4]周兰芝,牟丹丹,李婷婷,等.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6,3l(8):1786-1788.
[5]吴小磊,张慧玉,田玲,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4):6-9.
[6]张利.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ll(2):240-241.
[7]饶群,朱宇芳,黄华.免疫指标检测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15-1420.
[8]陈欣,赵涛,郭建光,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及免疫状态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2):2186-2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