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40 例本科室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0 例,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对照组 20 例, 采用牵引。连续治疗 1 周,判定效果。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值得推广。
关键词:Mulligan;改良斜扳法;腰椎小关节紊乱
本文引用格式: 程康 . 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6):157,160.
0引言
腰椎小关节紊乱亦称腰椎小关节错缝,是指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多由于轻度的急性腰扭伤至关节突扭动使滑膜嵌插入关节内,造成脊椎活动受限和疼痛 [1]。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2 月,笔者运用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本病 40 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2-3]
(1)多有激烈对抗、弯腰、转身、摔倒或负重史,腰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2)腰部屈伸活动受限,呈僵直强迫位。触诊局部棘突与椎间隙有明显压痛感。腰肌条索状僵硬, 可见后凸或侧凸畸形。(3)腰椎正、侧位 X 线及 CT 检查可见棘突偏斜与关节突关节不等宽同时存在,棘突偏斜部位与压痛部位一致。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 18~60 岁;(3)同意接受本试验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纳入标准患者一共有 40 例,按入院日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在于 28-60 岁之间。观察组男 10 共有例、女 10 共有 20 例;年龄在 25-60 岁之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该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患者坐于治疗床边,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用带子绕过患者下腹部并绑于自己髋关节后下方,使患者与治疗师绕在一起,将右手尺侧放于需治疗脊柱的上一节棘突上,另一只手放在治疗床的左边做固定。嘱 患者分别缓慢地做腰部前屈和后伸运动,运动范围直到开始感觉到疼痛或不适,再要求患者稍微往回一点,接着让患者再继续运动,同时治疗师右手沿治疗平面给予一个治疗平面往上的持续推力,让患者停在运动终末几秒钟再恢复直立。重复治疗 3 次。
改良斜扳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依据先远后近的原则,按揉双侧委中穴 10~20 次,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然后在脊柱两侧竖脊肌部位施以揉法、㨰法,适度按压腰椎两侧夹脊穴,时间 10min 左右,腰部肌肉松弛后嘱患者双手攀住治疗床的前端,医者握住患者的双踝用力拉伸持续 20s,拉伸 3~5次。患者侧卧,面向医者,医者一手肘部按压臀部向近身处用力,另一手向远处推肩部,形成扭转力,推到接近最大限度时稍稍停顿,然后瞬间发力扭转,可听见腰背部“咔咔”的声响,对侧以同样手法治疗。病人当即感觉轻松为复位成功。
1.2.2对照组
该组采用牵引治疗。
骨盆带牵引治疗,疼痛明显者可先给予痛点封闭或关节腔注射,牵引重量两侧各 7kg,垫高床的尾端,利用患者体重对抗牵引,牵引 1 周。
1.3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触诊腰椎棘突无偏歪,腰部无压痛,腰部活动正常,能恢复原来工作,随诊半年无复发。(2)显效:腰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明显改善,下肢无疼痛。(3)有效:腰痛部分缓解,活动度有所增加。(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 SPSS 15.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结果
4 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 1。
3讨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腰椎在腰部的扭转、撞击等瞬间冲击力下发生的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关节囊的嵌顿等现象,以腰部疼痛并向腰骶部,大腿后侧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多见于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病症,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病也可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故门诊诊断时应注意两者症状、体征的差异以及导致患者不适的最主要病因,防止漏诊、误诊。一般认为,本病疼痛是由腰椎关节错位引起的腰背后皮神经的卡压以及局部肌肉紧张度增高导致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 徐徐和缝,脊膂始直。”“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因此我们认为,手法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重要手段,而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则是现代康复手法和传统手法的结合。
Mulligan 手法是由上世纪 80 年代末新西兰的物理治疗师 Brian R Mulligan 提出的一种关节松动术,但与其他关节松动术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在维持患者自然体位下进行有节律小关节活动,而这种节律性的小关节滑动能有效改善因退变引起的关节及上下关节突关节间的小关节紊乱。Mulligan 手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非常安全有效。但在采用Mulligan 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治疗前要确定正确的治疗平面,在治疗过程中确保滑动沿着关节面活动方向进行;(2)如果患者存在多种活动受限,治疗时应当从最重的症状开始;(3)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引起或者加重患者的疼痛,如有疼痛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并检查治疗平面是否正确以及手法是否恰当;(4)要及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反应,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技术;(5)Mulligan 手法是康复治疗中的一部分,其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可使疗效更好。
而斜扳法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手法 [5],在临床使用较为普遍,我们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对传统斜扳法加以改良,增加了远端取穴按摩,腰椎的手法牵拉复位,使这套手法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及较高的复位成功率。综上所述,经过本研究观察,发现两者结合,并且安全、高效、经济,值得临床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树椿, 赵文海. 中医骨伤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37- 338.
[2]杜春林 , 王庆普 , 黄沪 , 等 .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症状与影象学相关性的研究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18(10):20-21.
[3]张睿 , 李可大 . 腰椎定点牵扳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症 170 例 [J]. 中医正骨 ,2015,27(5):68-72.
[4]戴亚平 . 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 [J]. 中国临床医生 ,2012,40(6):444-445.
[5]金 灵 青 , 郎 伯 旭 , 刘 珏 . 腰 椎 斜 扳 法 的 研 究 进 展 [J]. 中 医 正骨 ,2012,24(6):42-44.
《动态关节松动术 Mulligan 结合改良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9/2018121903453975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