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立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金匮要略》教学效果的提高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8 10:36: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受到了在线开放课程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正掀起了一轮高校寻求教学教法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热潮。本文以《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探索在《金匮要略》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金匮要略》;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荣宝山,钱占红,任存霞,等.立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金匮要略》教学效果的提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63,365.

0引言

《金匮要略》是中医专业“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是中医学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学习《金匮要略》,对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症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受到了在线开放课程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正掀起了一轮高校寻求教学教法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热潮。本文以《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探索在《金匮要略》教学中,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提升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

\

 
1《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其兼具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双重性质,其所研究杂病传变、制方规律等,于中医理论和临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拓展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具有独特作用。由于《金匮要略》与《伤寒论选读》、《温病学》这几门课程同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范畴,三者从理论到辩治存在天然的联系,所以,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在学习或讲授本门课程的同时,需要前后参考另两门课程的相关知识[1,2]。储成志等[3]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并运用微课、慕课、磨课、潮课等教学模式,来探讨中医内科学开放课程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发现虽有一定的成绩,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如人意。郝征[4]在《金匮要略》教学中,引入微信平台虽对于提高《金匮要略》的教学效果值得推荐,但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却并未得以明显体现。尤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没有把互联网和经典课程深度结合,几门课程间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关联衔接,因此造成学生学习《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气氛难免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5]。管维红[6,7]等通过研究发现:在线开放课程虽参与的人很多,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在师生交流、用户评价、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

2《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金匮要略》作为一部近2000年前的医学巨著,其文字古朴,医理深奥,融经典性、文献性、实践性于一体,故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教授起来亦比较吃力。所以加强重点、难点条文的注释、结合病案等[8,9]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丢弃,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开设了经方实践课,创办了中医临床模拟医院,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跟诊,编写了《四部经典医案》、结合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编写了《四部经典试题》、《四部经典等级考试》等,并结合在线开放课程中多种寓教于乐,增加知识趣味性的栏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能力。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在教育方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在线开放课程的网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主动的从开放课程教学平台搜索其学习相关的内容,并最终达到“学习无处不在”的崭新的学习方式[10,11]。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回归经典”的大趋势以及《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除了积极通过教研室内部教师的相互交流、外出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于《金匮要略》等临床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力、对于临床基础各课程知识的涵盖领域,以便于在自录教学视频、在线答疑等网络资源时能充分统筹临床基础各课程间的联系与贯通;在建设各自负责的开放课程时,以方便学生学习为主的前提下,除了按照课程中心要求的罗列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参考资料、学习方法等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所必需的资料,使学生能自由的根据自己时间的多少,灵活的通过课程中心,及时了解、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本教研室教师间还相互鼓励通过长期、持久的建立经方案例赏析库,经方运用小故事、名家学习经典感悟等多种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在形式上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运用经方的热情,辅助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充分利用现有较为普遍的微信、qq等通讯信息资源,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考试等,以弥补由于缺勤、落课等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

3《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考核评价

设置多元化的恰当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在线开放课程能否成功运营下去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设立了教师以及学生两方面的考核评价系统。教师方面,通过课程建设者的自我评价,不同课程间的互评,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等方面评价在线开放课程对于《金匮要略》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促进教师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方面通过发放教学效果反馈表、由在线题库随机抽取客观选择题的上线率、学生对于微信、qq平台等发布的主题讨论的参与度、期末成绩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回复率等评价在线开放课程对于《金匮要略》教学效果的影响。

\

 
4结语

在网络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是更积极的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渠道广泛的获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及时的变换自己的定位,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主动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变单纯的知识单向传递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渠道、多角度的传递,以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荣宝山,王乐平,任存霞,等.中医临床基础各课程整合的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164.
[2]荣宝山,王乐平,任存霞,等.优化中医经典各课程初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S1):6-8.
[3]储成志,张宏,王晓戎,等.高职高专院校精品开放课程中医内科学的改革与实践[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01):108-110.
[4]郝征.微信公众平台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8,37(01):83-85.
[5]李鑫辉,李彩云,苏丽清,等.中医经典开放式探究性教育模式构建及启示[J].科教文汇,2016(04):66-67.
[6]管维红,华驰,陈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在线开放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2):42-45.
[7]张国俊,孙爱平,赵铁锁,等.在线开放课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8):1254-1257.
[8]荣宝山,钱占红.加强条文注释及配合经典病案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体会[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S3):662-664.
[9]荣宝山,黄震洲,白雅雯,等.结合病案浅谈《金匮要略》奔豚气的证治[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773-775.
[10]李铭.“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5):9-13.
[11]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1):15-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